佛弟子文库

懂得舍弃便是拥有

2012/08/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些东西一旦拥有了就是负担,拥有的越多,负担就越重。有些东西明明拥有了,却不属于你的;有些东西看似没拥有,却属于你的。那么,什么该拥有,什么不该拥有呢?拥有多少才好呢?

由此,我想起了一句禅语——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

每一个年龄阶段,我们想要拥有的东西都不一样。孩童时,我们想拥有成长;少年时,我们想拥有知识;壮年时,我们想拥有物质,拥有爱情;中年时,我们想拥有家庭,拥有事业;暮年时,我们想拥有健康,拥有天伦。这样的拥有,是人之常情,是一种快乐,会带给你满足感。

同样的年龄阶段,我们想要拥有的东西也不一样。譬如说,人到中年,有人想拥有金钱,有人想拥有妻妾,有人想拥有父母,有人想拥有儿女,有人想拥有辉煌,有人想拥有平庸……这样的拥有,因人而异,有喜有忧,还不一定给人带来满足感。

还有一些东西,是我们所不想要的,但它却如影随形。痛苦,畸形,离去,等待,病痛,丑陋,煎熬,杀戮,灰暗……这些东西,我们都不想要。但这些东西,我们或多或少都拥有过。即使一样也不曾拥有,但我们都为之困扰过。

于是乎,每个人的眼里,都会觉得别人拥有的东西比自己的多,也比自己的好。真正想要拥有的东西都在别人那里——别人经历过的生活,别人到达过的风景,别人感悟过的感情,别人遭遇过的奇迹,别人梦见过的将来。仿佛,别人拥有的,才是自己想要的,而自己只能是望洋兴叹,看着一件件东西被人拥有了,自己望眼欲穿,还是无法拥有。这样一来,别人拥有的东西,就具有了诱惑力,成了你拥有的目标。

更可怕的是,那些有诱惑力的东西让你拥有了一种新的东西——欲望。

你想要拥有的东西越多,你的欲望就越强烈。你的欲望越强烈,你能够拥有的东西反而越少。有一个故事如是说:有个富商去学禅,禅师看了看他,端起一杯满满的水,然后继续往杯里倒水,结果水溢出杯子,溢了一地。富商顿时醍醐灌顶,起身离去,从此乐善好施。

是啊,拥有有度,我们无法超越。想要拥有更多东西就要学会舍弃。

拥有和舍弃就是此消彼长的关系。拥有了快乐,就舍弃了痛苦;拥有了诚实,就舍弃了虚伪;拥有了健康,就舍弃了病痛;拥有了感情,就舍弃了冷漠;拥有了爱,就舍弃了恨;拥有了踏实,就舍弃了浮躁;拥有了宁静,就舍弃了喧嚣。能拥有多少,就取决于你能舍弃多少,不管你曾经拥有过多少东西,只要懂得了舍弃,拥有再多也不觉得多。

舍弃便是拥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者为什么必须节制淫欲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

如何调伏对三界的爱取

佛法的修学啊,当我们开始从教理的学习而生起一种智慧...

放下与放弃

什么是放下?什么是放弃?大多数人把放下与放弃,混为一...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

身体尚且无常,何必劳心外物

法因,字刳心,俗姓顾,明州(今浙江慈溪)人,学法于...

诸苦所因,贪欲为本

在劫初时期,世界将要形成之时,福报将尽的光音天天人...

化妆的比丘尼

佛陀时代,一位沙门在山中修苦行,一天,忽然看见山间...

不废世间法而成就佛法

问: 师父好,我的困惑是,都说只要一心不乱专念阿弥陀...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

吉祥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

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卷第一 集会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

【注音版】往生论注

...

外财布施与内财布施

我们要知道,财布施有两种,一种是外财布施,一种是内...

即心是佛,云何识自心

洪州黄檗希运禅师。上堂云:即心是佛,上至诸佛,下至...

何不为自己积点福

我有位朋友在昆明的钱局街做了几年服装,店小乾坤大,...

宏海法师:信解行证

好各位,我们尊敬的上果下道和尚慈悲,各位在座的法师...

【佛教词典】佛祖问讯

禅林中,面对诸佛或历代祖师像前,行合掌、曲躬低头之...

【佛教词典】四种怛特罗

怛特罗,梵语 tantra,西藏语 rgyud。本为相续之意,...

星云大师《人生的大病-贪》

有个仙人收了两个徒弟,为了让他俩证得仙道,就把他们...

适合职场发展的「六度」

每次新员工欢迎会,我一定会请我们的总裁与大家见个面...

人死以后真的就能一了百了吗

问: 根据统计,目前不少国家都有自杀人数逐年攀升的...

【佛学漫画】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禅宗二祖慧可大师...

阿弥陀佛今天就来接引,我们会作何反应

一、一个设问 如果阿弥陀佛今天就现身来接我们往生极乐...

佛是日中一食,过午可以供佛吗

现在有一种说法说佛是日中一食,所以过午不能供佛。但...

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之境界如何

原文: 既得往生,则莲华化生,无有生苦。纯童男相,寿...

净宗文化理念有利世界和平

和平是人类幸福生存的前提,然自有人类以来,地球人却...

敬老也是孝道的一种表达

成为老年人是每一个人不可避免的。年老了,头发白了,...

烦恼炽盛时专心念地藏菩萨圣号

【随所在处。若诸有情。贪欲瞋恚。愚痴忿恨。悭嫉憍慢...

心念是吉凶祸福的根源

为什么会有吉凶祸福的现象呢?原来只要我们一动念,我...

死后的去向与临终处理的关系极大

实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