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净界法师  2018/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无常」道破整个人生

二乘人的切入点,第一个是无常。要是感受不了无常,那你娑婆世界就很难放下了,因为要放下娑婆世界,要迈出的第一个槛,就是破坏你的常见。

我们凡夫有一个问题,就是面对事情,我们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只有第一念知道外面是怎么回事,只有在那一刹那,就是这样。第二念以后就开始打妄想了,因为昨天看到我的车子在,今天看到车子也在,明天看到车子还在,我们就打妄想:喔,结论——这个车子是不可破坏的,所以我们很容易被妄想遮盖了生命的本质。

其实,我们很少看到生命的本质,绝大部分都活在心中的妄想。我们举个例子,什么叫诸法因缘生,它的无常相。

请维那师父本松法师敲一下那个磬。这是一个生灭的现象,音声,对不对?它的相貌有两个:第一个,诸行无常。它从大声变到小声,不是稳定的状态,它有曲折变化。第二个,它的变化过程,什么时候结束,它自己不能主宰,是敲的那个力道在主宰,是那个业性。就是你敲得大声,它的声音就延续得久;你敲得小声,它的声音就延续得比较短。所以声音本身,它没有主宰性。

诸位!声音如此,你的生命,所有的色受想行识都是这样。如果这个声音是你的生命的话,今生的变化你都不能决定的。敲声音的那只手,就是你过去的业力。当你过去生把业造了的时候,你今生就大概决定了。所以,你来到这个人生有两个目的:第一个,把过去的业还掉;第二个,创造一个来生新的业力,就这两件事情。

我们一般人太重视果报,忽略了去创造来生。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重视业力,就是重视过程——怎么面对人生。但是凡夫的世界是重视结果,其实结果已经决定了,重视结果不是浪费时间吗?所以,无常观就是说,你要看到无常,就会得到很大的觉悟,你自然会从人生里面慢慢跳脱出来。

无常观,我们再举一个实际的例子。就是《阿含经》说到,有一个村庄住了很多人家。这一天刚好有一个大众的集会,所有人都必须把自己家里的好东西,水果、物品等拿出来供养天神。富贵人家当然会拿出美好的东西。有一户贫穷人家,他们家虽然贫穷,但是他的祖先以前是做官的,留下一个很漂亮的檀香盘子,材质很好,雕刻也好,这个贫穷人家平常不随便拿出来,但是今天供养天神,他就把这个碟子拿出来,摆一些水果,摆在大供桌上,来供养天神。

法会结束以后,大家就把自己的东西各自收回去。这个贫穷人家去收这个盘子时,大富人家就把它抢过去了。他说:“这个是我的。”贫穷人家说:“这是我的传家之宝,我祖先留下来这个檀香碟子,怎么说是你的呢?”两个人就吵起来了。

吵起来,只好请村庄的长老出来主持公道。富贵人家说:“这个贫穷人他怎么会有这种檀香的碟子呢?这肯定是我的。”贫穷人说:“我虽然没有,但这是我祖先留下来的。”

长老也没办法决定,怎么办呢?到天神的庙去卜卦,由天神决定。两个人卜卦的结果出来了:喔,天神的卦象说,这个碟子是富贵人家的。当然这个贫穷人家就很冤枉,回去以后晚上睡觉时越想越不甘心,半夜就起来跑到天神的庙里,跪在天神的庙里就开始抱怨。

他说:“天神!你是我最尊敬的,但是你今天没有讲真话,你怎么说这个碟子是富贵人家的呢?”就把今天的冤屈,唠叨了一阵子。唠叨完后累了,就回去睡觉。

睡到半夜时,在梦境里天神出现了。天神说:“你说的没有错,这个碟子是你的,我也知道。但是那个富贵人家的福报这么大,我惹不起他。你不要着急,我看这两世,富贵人家的果报,到今生享尽以后,他第二代就衰微了。那你刚好相反,你到第二代会富贵起来。到时候你吃的亏,你就可以讨回来。”贫穷人家也就忍着吧。

诸法无常,有福报也不是长久。有福报你不修,富贵求道难,放逸就把福报给花完了,那个富贵人家到第二代果然贫穷了,第二代的儿子跑去放牛。

这个贫穷人家到第二代变成有钱了,到处去游玩。他在郊外游玩时看到这头牛,说:“欸,这只牛是我的。”就把它牵回去了。两个也是吵起来,也是告到天神去,也是卜卦,结果天神的卜卦结果,是这个富贵人家的,他还是判给这个富贵人家的。

当然《阿含经》的意思是告诉我们:诸行无常,十年河东十年西,莫笑穷人穿破衣。就是说果报本身是不决定的。

所以整个《阿含经》的思想,它用“无常”一语道破整个人生。

这个无常观很重要。所以你看藏传的喇嘛修行者,他第一个一定要念死无常。调伏对三界的贪爱最好用的,就是把死亡这件事情提前告诉你。你看看印光大师也很强调这个观念,把“死”这个字贴在额头上。不管你喜欢什么,当你想到死亡总有一天要到来,而死亡到来时你所有的因缘都要被破坏,这时你对三界的贪爱攀求会降低。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把妨碍修行的事统统放下,功夫自然就现前

说一个故事你们听,我听虚老和尚他自己讲,他在安徽黄...

弯腰拾起的尊严

很久以前,一位挪威青年男子漂洋过海到了法国,他要报...

逃离复杂,奔向简单的人生

生命驰速,人生苦短。生命脆弱,无法负重太多。人生易...

证严法师:最健康的人生

现在的社会,尤其令人感受到这种身心不调和的状况。因...

【推荐】从空性的真如中启动佛号

一个念佛人必须要以此缘生无性之一念,念彼无性缘生之...

星云大师《人生三间》

在人间的生活当中,三间最重要!三间如果处理得好,幸...

从勤劳奋发中去打发时间

一天有二十四个小时,一生也有六七十年的岁月。在这一...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天亲菩萨把八识分成三类

唯识学认为一切法都是我们的心变现出来的,那么到底我...

《别行疏钞》的十种礼佛

《别行疏钞》中讲了十种礼: 一、我慢礼: 像上下捣米...

感受痛苦和死亡的逼迫

你不能确定何时死去。虽然你拥有宝贵人身,但它全然是...

「心不在内、不在外」是什么含义

当我们谈到心的实相,世尊曾经说:心不在内、不在外。...

【佛教词典】离系得

即得离系果。于有部宗指择灭无为,以无漏慧简择四谛之...

【佛教词典】羯磨十缘第三集僧方法

亦名:集僧方法 子题:净人打犍槌、沙弥打犍槌、犍槌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顿断生死流

人身难得而易失,三途时长而苦重 深心誓出爱欲海,念佛...

钝根众生先培福

【原文】 《十轮经》云:若有钝根众生,为欲发起善根因...

10种易患癌症的人群

从理论上讲人人都有可能患上癌症,但是,经美国科学家...

吃素戒杀是阻断怨怨相报的恶性循环

杀业是人类行为当中非常深重的一种恶劣的冲动。众生都...

念诵这部经所得的功德,是尽虚空遍法界的

【须菩提。我念过去无量阿僧祇劫。于然灯佛前。得值八...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

凭一只死鼠致富的乞儿

佛陀广开法门,希望弟子能通达佛知见、力行佛本怀之法...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报

首先我们要先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生,这个中道它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