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报

净界法师  2024/11/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若实无我,谁能造业,谁受果报

首先我们要先从空性的角度来解释人生,这个中道它也是先从假入空,别教的中道解读人生,它是分成次第的,它是次第三观的,先空、次假、后中,不像圆教直接地契入即空即假即中。所以别教的思想,它解读人生是分成三块:

第一个,它先从假入空,就是一切法无我。

那么一切法无我,有人就问:如果生命是不能主宰,你得到一个果报,你就不能有一个我来主导它,因为它要老病死,你是不能决定的。那么既然一切法无我,谁能够去造业,又谁去受果报呢?

因为凡夫跟外道的思考认为,生命一定要有一个我,因缘果报才能建立。欸,我去造善,前生的我去造善,所以今生的我来得果报。就像说:欸,我今天有个房子,这个房子破了,我没有破坏,这个我又跑到另外一个房子去嘛,那才能够构成因果相续,如果人生没有一个我,那到底谁去造业呢?又是谁去受用这个快乐痛苦的果报呢?

就这个凡夫外道,在大乘佛法讲空性的时候,他们会疑惑。因为大乘佛法它不否定外境,只否定我执,它把那个我抽掉就好,那么把这个我抽掉的时候,我们来看它这个假观因缘怎么建立呢?“然诸有情,心心所法,因缘力故,相续不断,造业受果,于理无违。”因果的相续不必靠我,靠一念心识的活动。

诸位!你今生的果报,不是前生的我造作的,不是,是你前生的心。你前生的生命里面有一个明了的心识,这个心识当然主要是第六意识,它能够思考,它接收到一个什么信息,可能产生一种错误的思考造了罪业;也可能得到一个正确的思考,布施持戒,所以让你今生快乐。那前生造业是谁呢?是你那个前生的心态。那么你的心态经过辗转的相续,你今生得果报,也是你今生的一念心识去感受快乐痛苦,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一念的心去造业,一念的心得果报,不必有一个我。

所以这个观念很重要!我们从一种业感缘起的思考,走入中道的时候,你要怎么解释人生的因果。就是说,首先我们要看一个事情,就是说,流转三界中,蕅益大师说,流转者谁?是谁在流转?你一定要搞清楚这个观念,谁在流转?凡夫说:欸,我在流转啊。

错!其实你就是一念愚痴颠倒的心在流转,这个心识从过去到现在还是那一念心。你看你来的时候,什么也没有带来,你就是一念心来投胎;你走的时候,什么也没带走,也是一念心识离开。所以蕅益大师说,来的时候是现前一念心识,走的时候也是一念心识。那中间是什么呢?当然是如梦如幻了,哪里有什么?你不能够说来的时候是一念心识,走的时候也是一念心识,那中间都是真的,那怎么可能呢?刚开始来无所从,走的时候也什么都没有。

所以你人生没头没尾的时候,你中间的解读,那当然就是“依他如幻”。所以,我们从一切法是业力所变现,你现在的思考要提升了,一切法不是业力变现,是你的心识所变现!人生是你的心识创造出来的。如果你今生富贵,那是你前生的心识,打了很多布施的妄想,对不对?因为你只要不跟空性相应都是妄想,但是至少是善的妄想,就是你前生可能受到别人的鼓励,也可能你自己有这种观念,总而言之你内心当中,经常有一种布施的思想活动,所以你今生富贵了。

如果你今生很庄严,那是你前生的思想里面有一种忍辱的思想,你遇到事情自己会产生一种——我一定要退步、要包容的思考模式,你有这种思想,你今生才可能庄严,跟业力其实没有关系,业力只是参考用的。因为佛法里面,很多都是业力很少,果报很大;也有很多是业造了很多,没什么果报,所以业力仅供参考,就是你造业的时候,你用什么心态,这个才是根本,就是心为业主。

净土宗更明显。你如果说,念佛是造善业的话,有些人一辈子念佛,他也没往生,但是你佛号没有他念得多,是吧?你临终的时候才念佛,平常不念佛,到了临终的时候地狱相现了,你念了十句佛号往生了,你是靠净土的净业往生的吗?那如果说完全从业力的角度,为什么他每一天念几万声他没往生,你临终才念十念往生呢?业力仅供参考,因为那个操作业力的是你一念心识,因为你信愿具足,你心力强啊。

所以我们思考事情,必须要从业感缘起而提升到万法唯识,生命是你的心识创造出来的,你是什么心态,就是说,你今生有这个结果,与其去怪你的业力,倒不如去怪你前生的心态有问题。所以你可以从今生的生命,去检讨你过去有什么心态。

富贵从布施中来,如果你很富贵,你前生的思想里面一定有一个布施的心态,一定有的;你今生如果身体不太好,有钱,你前生有布施的心态,可能你的脾气也不是很好,有瞋心的心态,容易跟人家对立。就是说你从今生的结果,可以去推断你内心的思想遇境逢缘大部分都是什么思想。

当然你平常的思想,“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你日常生活当中,经常生起什么思想,你大概也知道来生将往哪里而去了。所以生命就是“心心所法,因缘力故”,就是你不断地去串习造作,然后就造业,然后来生就得果报了,这个就是中道的万法唯识,不是业感。

业力是个工具,诸位!身口是个工具,你的心是主导者,心为业主,这才是真理。所以心态比业力更重要,这个观念套在净土宗更明显!“往生与否在信愿之有无”,这个都是心态问题,是你的心理素质。

往生是考验你的心理素质,你对弥陀的皈依,对净土往生的愿力,你是一定要往生,还是你只是很想往生,这个概念就不一样了。那么你的佛号只是决定品位的高下,那是资粮力,那是种资粮,它本身没有主导能力的,它是一个配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你内心不动,外面的世界便不会动

邪复成非:迷本圆明,是生虚妄,妄性无体,非有所依,...

【推荐】一念成魔,一念成佛

我们的本来面目,我们叫做日用而不知啊!古人说:有一...

一个人要健康,要常常感恩你的色身

古时候有一个公案说:在饥荒的时代,有一个母亲,她要...

《持经利益随心论》白话译

(印光大师著 圆涛法师白话译) 【原文】 大觉世尊,所说...

心灵美容

漫步大街小巷到处都是美容店,这美容店的作用的确不小...

学佛是为了修心

进佛门是为了修行,不是旅游,例如,以前有人办禅定营...

委曲求全算不算无我

我有一个朋友,某天受到家人一致地指责,他为了顾全家...

星云大师:如何去除心理上的毛病

我们的身体常常有头痛、肚子痛、胃痛等毛病,我们的心...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梵网经菩萨戒诵戒仪式...

【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做到这二十五法,就能开发禅定和智慧

禅堂的居士身上穿的禅褂上都有止观两个字,在我们修行...

现代传播方式让弘法触手可及

编者按:2012年4月25日至27日,第三届世界佛教论坛在...

腊八粥的由来与营养价值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进入了腊月,就是中国农历的十二...

一切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一位年轻人向清净苦述,由于自己性格耿直,心直口快,...

【佛教词典】轮宝

梵语 cakra-ratna,巴利语 cakka-ratana。为古代印度...

【佛教词典】迷悟为因

迷于事理为迷,开真实之智见为悟。迷之义亦多矣,如曰...

苦乐双忘名极乐,死生俱尽说无生

西方极乐世界为什么又称为极乐?我们一般谈乐,都马上...

【推荐】你有业障,但是你不要去刺激它

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来建立正见的时候,当然我们就...

专访净旻法师:出家人,大丈夫

刀剃下娘生发,除却尘劳不净身,投入到大觉法王的怀抱...

大安法师:至诚到了极点之人,就可以感物

如果真的有至诚心的话,那各种不可思议的神妙都会出来...

如何为亲人善巧助念

问: 若人濒死或已命终,当地没有助念团或居士,如果...

净心十要

总持戒律伏客尘,永断淫根去无明。 永消亿劫颠倒想,...

受持八关斋戒的12条利益

受持八关斋戒的功德利益,有十二条: 一、脱离病苦 《...

波罗奈人身贫供养因缘

佛弘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之时,那时,国中有一位大...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

奶奶走了,家人念佛助她往生

奶奶走了,在这世间走完了她八十六年的人生旅程。 四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弘一大师《普劝净宗道侣兼持诵地藏经》

予来永春,迄今一年有半。在去夏时王梦惺居士来信,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