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净界法师  2016/01/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

讲完信、愿、持名,佛陀为什么又讲今现在说法呢?

这个地方有一层意思:为了要简别前面依报的极乐世界跟正报的阿弥陀佛这二种的存在,它不是过去已灭,也不是未来未成。我们佛弟子听到了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这个都是我们好乐的。

我们希望一个安乐的国土、我们希望能够亲近佛陀,但是这个国土跟佛陀是不是过去已灭?哦,这个国土现在已经消失了,佛陀讲的是过去式!或者说这个国土是有一个菩萨,他心中发了愿,他现在正在修六波罗蜜、正在庄严这个国土,这个国土还没有成就,正在庄严,是未来未成吗?过去已灭、未来未成这二种疑惑,佛陀标出这个时间相──今现在说法,是说明现在式,是劝我们要把握时机,正应发愿往生,亲觐听法,速成正觉也。

这个地方我们解释一下,今现在说法的意思就是说,它的目的是在破除二层障碍:

第一个,我们产生过去已灭,未来未成的疑惑,这个地方我们容易清楚;

第二个,我们一般人相信净土的存在,但是有一个问题就是──悠悠泛泛,内心不决定,这是很多人的毛病。

说我现在知道极乐世界的存在,那个地方是一个安乐的国土,而且是一个有佛陀住世的国土;但是感觉上就是不急着往生──不要急,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当中有很多因缘,有些因缘你放弃了以后,对你是无伤大雅;但是有的因缘你丧失了以后,你是损失惨重,就是有些重要的因缘。一切法因缘生,但是有些人他能够在重要的时机,掌握了因缘,这个时候他成就大的功德。

所以这个地方今现在说法者,蕅益大师为什么特别标出来?

就是说,你现在一口气还在的时候,你还有权力可以抉择;但是你一口气不来的时候,你就丧失了这个机会。你说:我今生不急。结果你来生可能到天上去了、也可能到三恶道去了,天上、三恶道这个地方听法就很难了,一个是太放逸、一个是太痛苦。等到你这么一折腾,再来到人间的时候,哇!净土法门消失掉了,因为它是一个因缘所生法。那时候你的成佛之道,你只有一条选择──完全仗自己的力量,你要面对你无量的烦恼、罪业,还有无量无边生死果报的折磨,你丧失了选择净土的机会!

所以在《智度论》上龙树菩萨劝我们修行人:莫失好时,若失好时则不可救。一个修行人除了精进以外,你要掌握你生命重要的因缘是很重要的。

因为阿弥陀佛发这个愿创造了这个国土,你今天不把它当做一回事;等到这个国土消失了,你觉得:唉呀!我应该到一个比较好修行的地方去,这个娑婆世界实在障碍太多了,搞得我把精神体力都耗损掉了,也没有什么成就。那个时候你怎么办呢?你等待下一个法藏比丘再发愿,他又思惟五劫、开始尘点劫的修行、再创造一个净土。那这个中间,你等待的时间就不得了。

所以这个地方今现在说法,就是你应该要掌握时机──一个人掌握时机是很重要的,有这一层的意思。

所以我们希望把这个经文读出来,我们看佛陀很少讲时间相,佛陀讲大乘经典,几乎是超越时空的;但是讲《本经》的时候,佛陀特别把这个时间相、这个点讲出来──今现在说法,这是很特别的。那这就表示说,这个时间的掌控,对修净土的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你今生往生跟来生往生是不同的,因为你的来生充满了不确定!

那这个地方,我们把今现在这个现在二个字开出来。

好,我们回到经文。

这一段经文,身为发起序,一个有智慧的人,对这段经文就能够了解这一部经的一些纲要跟消息了,就是《阿弥陀经》事实上是讲二件事情:一个讲到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第二个讲正报庄严;一个讲安乐的功德,第二个讲清净的功德:这整个功德会归起来就是信、愿、持名。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女儿念佛后不可思议的起死回生感应

我有个女儿俗名陈云姗,今年二十八岁。在她八岁那年,...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

往生到极乐世界后,就有三种不退

能够往生到极乐世界就是阿鞞跋致菩萨,阿鞞跋致是不退...

大安法师:光明彻照十方愿

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

【推荐】佛说有七种布施,不用一分钱就可得大福报

一者,眼施: 常以好眼视父母师长及一切人,不以恶眼...

如何理解净土法门的事持与理持

净土法门有两种的修学,一种叫做事持,一种是理持。 事...

念佛人不可求来世人天福报

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处处指点,苦口婆心,慈悲之极,...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

维摩诘所说经

维摩诘所说经(一名不可思议解脱上卷) 佛国品第一 如是...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优婆塞戒经...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心念的不可思议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天,佛陀带了诸位比丘到处游化,走...

感应道交的先决条件

在大乘佛法的内涵当中,讲到宇宙间有两种力量是特别的...

欲诵经灭罪,当做此观心法

夫欲诵经灭罪,第一,先须盥漱,整肃威仪,别座跏趺而...

【佛教词典】会二归一

(术语)会二乘而归于一乘也。三车家就法华之说法而言...

【佛教词典】观智

(术语)观见法之正智也。游心法界记曰:观者观智。...

念大悲咒化险为夷

在我家乡东北,有一个种田的农人,家里颇为富裕。某年...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

人做事,不要让事做人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这也是...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

家里人爱钓鱼,应怎样对待此事

问: 请问师父,家里爱人爱钓鱼,应该怎样对待此事?...

损者三友与益者三友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做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可见朋...

你找到适合改过行善的方法没

赵阅道居士 赵阅道居士是北宋一位修行有成就的大居士,...

忏云法师《修药师法门的感应》

我在建筑大殿的时候,有一位居士,他对我说,叫我采用...

为何就不敢尝试呢

小耿被调到某村当村长助理。这个村是个穷村,问题一大...

念佛人为何还会遭遇车祸

近日,有位初学佛的贾居士讲述了一件事。最初带领贾居...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问: 施与受何者比较快乐? 惟觉法师答: 帮助人、救...

良因法师:女居士应避免的8种丑态

学习佛教的教义佛法本来是为了寻求解脱,而部分人却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