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何等是净佛土

2020/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何等是净佛土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萨摩诃萨净佛国土?”

佛言:“有菩萨从初发意已来,自除身麁业、除口麁业、除意麁业,亦净他人身、口、意麁业。”

【大智度论】

问曰:

何等是净佛土?

答曰:

佛土者,百亿日月、百亿须弥山、百亿四天王等诸天,是名三千大千世界。如是等无量无边三千大千世界,名为一佛土。

佛于此中施作佛事,佛常昼三时、夜三时以佛眼遍观众生:谁可种善根?谁善根成就应增长?谁善根成就应得度?见是已,以神通力随所见教化。众生心随逐外缘,得随意事,则不生瞋恼;得不净、无常等因缘,则不生贪欲等烦恼;若得无所有、空因缘,则不生痴等诸烦恼。

是故诸菩萨庄严佛土,为令众生易度故。国土中无所乏少,无我心故,则不生悭贪、瞋恚等烦恼。

有佛国土,一切树木常出诸法实相音声,所谓无生无灭、无起无作等;众生但闻是妙音,不闻异声,众生利根故,便得诸法实相。如是等佛土庄严,名为净佛土。如《阿弥陀》等诸经中说。

佛答:“菩萨从初发意来,自净麁身、口、意业,亦教他人净麁身、口、意业。”

问曰:

若菩萨净佛土,是菩萨得无生法忍、住神通波罗蜜,然后能净佛土;今何以言“从初发意来,净麁身、口、意业”?

答曰:

三业清净,非但为净佛土,一切菩萨道皆净。此三业初净身、口、意业,后为净佛土。自身净,亦净他人。何以故?非但一人,生国土中者皆共作因缘。内法与外法作因缘,若善、若不善:多恶口业故,地生荆棘;谄诳曲心故,地则高下不平;悭贪多故,则水旱不调、地生沙砾。不作上诸恶故,地则平正,多出珍宝;如弥勒佛出时,人皆行十善故,地多珍宝。

问曰:

若布施等诸善法得净佛土果报,何以但说净三业?

答曰:

虽知善恶诸法是苦乐因缘,如一切心、心数法中,得道时智慧为大;摄心中定为大;作业时思为大;得是思业已,起身、口、意业。布施、禅定等,以思为首;譬如缝衣,以针为导。受后世果报时,业力为大。是故说三业,则摄一切善法:意业中尽摄一切心、心数法,身、口则摄一切色法。

人身行三种,福德具足,则国土清净。内法净故,外法亦净;譬如面净故,镜中像亦净。如《毘摩罗诘经》中说:“不杀生故人皆长寿。”如是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用心灵的力量来引导你的生命

基本上佛教把众生分二类:一个叫觉悟的众生,一个叫颠...

行菩萨道要谨防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

要学会和佛的心相应

我们什么时候能证道呢?这就全在于我们的信心,在于我...

判断「生灭心」与「不生灭心」的方法

这一段是讲到我们凡夫的现前一念心识,这个真妄不二的...

圣严法师《用平常心应试》

每年到了夏天,就是升学考试、求职考试等最热门的季节...

幸福烦恼都缘于心

做功夫,除妄想,其实也就是我们调节自己的身心,给自...

为何用大地来形容十地菩萨的内心世界

十地言地者,具足三义:一、能生万物;二、住持不动;...

【推荐】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我们看最后的总结,故曰:一切法正,一切法邪! 你现在...

【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佛说出家功德经...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倓虚法师开示烦恼的由来

六种根本烦恼 这烦恼有多少种呢?可就多啦,略略地我就...

所有的身心世界都是无常变化的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诸行无常。这是无常概念的建立。 一...

疗治众生的心灵疾病

《大乘宝云经》说:阎浮提内耆婆医王最为第一,令三千...

皈依三宝譬如投生帝王之家

今日诸位发心来皈依三宝,老衲甚为欣慰。诸位远道过江...

【佛教词典】供养病人与供养佛等

子题:悲心看病慈行同佛、看病施命诸佛赞叹 行事钞·瞻...

【佛教词典】真我

(术语)对外道凡夫之妄我,谓涅槃之我德云真我。以涅...

圣严法师《共修与独修》

为什么一定要共修呢?只要够虔诚,难道不能一人随时随...

宏海法师:大方广佛华严经

(第一讲) 好,诸位,我们一起合掌。 还是依旧,先念...

念佛把恶业的种子给它激活了

当我们业障很重的时候,我们念这句名号,会感觉到忏悔...

女众到寺院,为何戒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

什么是净土宗的真行

持名判行行,则是助行,何名正行。答,依一心说信愿行...

【推荐】本来一切诸法皆空,众生就是放不下

了生死怎么了?哪部经都要了生死、说放下,放下就自在...

圣严法师《拥抱孤独,拥抱亲密》

有时候,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对我诉说着「人在江湖,身...

僧团的六和敬是哪六和

僧,梵语叫僧伽,简称为僧。僧是一个复合的概念,单个...

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太多了

在这个世间上,这些无禅有净土往生的人那是太多了。大...

戒淫念的五个方法

1、呵斥法: 用尽全身的力气,对着淫念大呼一声呸!(...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

你追求感受,心性就没有你的份

你要追求珍宝,你要放弃果报,这是不两立的。你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