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母亲打扫心房

2012/12/1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母亲因为爱怀旧,晚年生活并不快乐。她常常念及年轻时候的苦难生活:父亲在外地工作,奶奶住在城里叔叔家,没有时间照看我和弟弟。母亲只好左手抱着不到两岁的我,右手抱着不到一岁的弟弟,还要去田里做活。我们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饿了就用泡在开水瓶里的米饭充饥。三岁那年,母亲做饭时放我在锅台边照看弟弟,结果水开了来不及倒进瓶里,我就已经把手伸了进去,胳膊上至今还留有一个很大的伤疤。

她每次提起这些往事时都会眼睛湿润,伤怀不已。我也只好跟着落泪,好像那些遥远的苦难记忆,会一辈子留在我们的生活里,让我们不敢也无法去寻找现实中的快乐。

弟弟要结婚了,母亲说把房子里的旧家具拉出去,再买新的放进来。我故意说不用了,直接挤进来得了。母亲不高兴,瞪着眼睛问我:“这么小的房子,旧的不清除掉,怎么可以装下新的东西呢?”我听了自言自语道:是啊,旧的东西不去,新的东西怎么可以装进来呢?于是笑着对母亲说:“妈妈,旧的东西不去,新的东西怎么可以装进来呢?房子是这样,人难道不是这样吗?心灵的房子里装满了苦难的记忆,不把它们清除掉,又怎么可以把新生活的快乐装进来呢?”

母亲愣住了,她好像一瞬间明白自己不快乐的原因:老是把那些苦难的记忆满满地装在心里,会有什么快乐呢?于是我乘机给母亲讲起“加法”和“减法”的人生道理:加法是用来积累人生的幸福和快乐的,减法才是消除人生痛苦和失意的。如果我们错用了加法去计算起痛苦和失意,那我们活着该有多累啊!

母亲笑了。她说是啊,心灵的房子和现实的屋子是一样的。只有把那些苦难清除,才可以有更多的空间来装生活的快乐。我们为什么不经常收拾一下心房,好好装饰里面的景致呢?

从那以后,和母亲聊天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母亲变了,变得笑容更多了,变得更爱讲一些快乐的事情了:父亲的退休金又涨了,侄子在幼儿园里又得了小红花,邻居或家里哪位亲戚买股票又发财了。

给母亲打扫一下心房,让她在现实的生活里忘却那些曾经的失意和痛苦,接受更多快乐的源泉吧。这是每一个做儿女的都应该做的,也是应该能做到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一念心性具足十如是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洗涤心垢、转凡成圣

所谓:心造诸如来,应作如是观!我们念佛就是造如来;...

人生的七味心药

人生在世,既短暂又坎坷、既荣幸又无奈、既富裕又贫穷...

梦参老和尚《觉林菩萨偈》讲述

觉林菩萨在《华严经》是十林菩萨的第九位。凡是印《地...

改善生态环境要从心做起

由于人类日趋膨胀的物欲与自我中心主义,地球的生态环...

王阳明心学的四大智慧

王阳明是明代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创立了伟大的心学体...

【推荐】富人和穷人不能只比物质,还要比幸福感

1960年,美国因贫富差距悬殊,产生许多社会矛盾。穷人...

《楞严经》对治攀缘心的三道防线

这地方有讲到一个观念:生命的转变,是来自于内心的转...

佛说疗痔病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现代真实因果报应的故事(有图有真相)

老人用事实证明不可以杀害生命 周老先生,是青岛市夏庄...

悉达多太子的成道

悉达多太子出家修行,尚未成就佛道时,一日,取地上槁...

对「攀缘」意义的误解

有一回,佛陀对弟子说:「要把自己的心照顾好,不要攀...

看似赢了,但却输了

一对年轻的夫妇正在所租的小套房里为着添购新家具的事...

【佛教词典】三种鬼神魔

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四载,魔能现诸形相,恼乱修行...

【佛教词典】言行

(术语)口业为言,身业为行。无量寿经下曰:言行忠信...

与敌人做朋友

曾看过一则故事,美国的林肯总统在选举前,到参议院演...

虚云老和尚《皮袋歌》

皮袋歌。歌皮袋。空劫之前难名状。威音过后成挂碍。三...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

明白佛法的人会谨慎言说举止,害怕造恶因、误导人,故...

佛陀探病

佛陀住在只园精舍的时候,有一位比丘患了重病,因为卧...

学会用感恩心对待人和事

佛教认为,世间一切事物都不能久住,都处于生灭成坏中...

祸福由因,改变在缘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

对治生死业障的三个重点

整部《阿含经》就讲两件事情:第一个,什么是我们解脱...

初学佛,不离名言;真见道,不带名言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

《圆觉经》之迷识四相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

文珠法师《二十一世纪的人生》

各位,今天很高兴有机会与各位见面,共同研究佛学,可...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

你想什么,就和什么感应

禅宗有一个公案,我们把这公案跟这个比较一下: 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