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真正的大孝报恩

证严法师  2013/05/1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真正的大孝报恩

子女对父母的情,经常是薄如纸张,他们有需要时,认为父母给他们是理所当然的,而他们付给自己的子女也认为是应该的;可是稍微回报父母一点点,就觉得已经付出太多了,甚至还计较兄弟姊妹应该分担一些,这是目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

有一次我到医院去,病房中有一位老太太坐在椅子上,把头趴在椅背上,我拍拍她的肩膀问她说:「阿婆,你怎么了?」她说:「我很难过。」隔床正好也住了一位老太太,她的媳妇坐在她身旁正在替她擦脸,婆媳之间就像母女那么亲密。隔床的媳妇向我说:「那位阿婆好可怜,医师说她没什么病,可是她却从白天哼到半夜,又从夜晚哼到天亮。」

我回头问这位老太太说:「你怎么了?儿子媳妇呢?」她说:「儿子在上班,媳妇也没来看我。」我说:「现在都是小家庭,媳妇也有她的事要忙,所以无法来看你。」她听了,脸上充满恨意的回答:「她孩子请人带,哪有什么好忙的!」

婆媳之间有这分代沟存在实在令人慨叹,做媳妇的没想到今天能够请人带孩子,日子过得这么好,是因为先生的庇荫啊!而能有这么好的先生,则是婆婆生养给她的啊!如今老人家病了,她认为把她送进医院,就算尽了子媳的责任,可见子媳对父母公婆的这分情感实在太淡薄了。既然孝思情感这么淡薄,当然就没有亲恩好谈的了。

佛陀视众生如己子

佛陀视所有众生如罗睺罗──罗睺罗是佛陀的独子,他也被佛陀从皇宫度化出家。佛认为人在社会人群中,不断地造业:人与人之间斗争不息,国与国之间也不断地在战争,而一个国家为了成就一个国王,不知要损伤多少人命。

佛陀当初会出家,也是看透了社会众生的弱肉强食。所以他放弃了权力、地位以及荣华富贵而出家修行了。他透彻了人性的真理,再来度化他的父亲、儿子、太太、姨母,让他们脱离世俗的贪欲烦恼,他希望大家都能抱持「普天之下众生都如同自己孩子、亲人」的这分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心胸。

在世俗中,人们永远无法割断私我的感情,即使是一位成功的母亲、很好的父亲,他们还是私情不断──心心念念都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这些都是有色彩、有污染的爱,人一旦有这分无明、有彩的爱,又怎能做到无缘大慈、同体大悲呢?佛陀就是希望他的儿子罗睺罗能够去爱普天下的众生,而不是只把他的爱局限于一个国家中,所以度子出家了,这就是最深刻的大爱。

一般做父母的爱子女只是这一生一世,但佛陀却是爱天下的众生于累生累世……,这种爱是大爱,这种情是长情。

无染的爱才是透澈大爱

我们都是佛教徒,也是佛的弟子,我们既然要学佛,就必须抱持「父母心」来关爱普天下的众生。普天下的老者都是我们累生累世的父母──像佛陀看到了一堆白骨,就很恭敬地跪拜,他明白开示:这些白骨是他生生世世父母的骨骸。

佛陀以无数生无数世的慧命,不断地来回到六道中,而要在娑婆世界中倒驾慈航,就必须托父母所生之身才能来人间。所以佛陀不只感恩过去生的父母,也感恩未来世的父母。

佛陀的母亲摩耶夫人因为生了福子,而生在忉利天,佛将入灭时,思母恩未报,因此到忉利天为母亲说法讲《地藏经》,使她能闻法得度。而佛的父亲也因听闻佛陀的说法而得初果,这就是以父母生他的生命来回馈长养父母的慧命。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应该以智慧来启发父母的慧命,更应该视一切众生如己子,时时抱着为人父母的心怀去看待众生,和为人子女的孝思去礼敬众生,这才是真正的以大孝回报父母恩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孝顺的哥哥

很久以前有一户人家,女主人留下一子往生了。男主人不...

不孝父母不敬三宝的苦报

地藏菩萨首先说到南阎浮提典型的罪报情形,不同于其他...

在春节给父母磕个头

孝道是我国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百善孝为先;天地之性...

圣严法师:大人应该怎么帮助小孩

问: 原本我们以为小孩子是天真、无忧无虑的,但其实...

思恩图报,青年本责

【原文】 吾人眼耳鼻舌、四肢百骸,皆由父母生养而来。...

圣严法师《哀哀父母》

我的父母双亲,现在何处呢?究竟怎样了呢?父亲的健康...

节俭惜福,念恩报恩

修行的机缘不容易得到,大家共同聚会共同修行,所谓十...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三条鱼的寓言

三条鱼的寓言十分耐人寻味。古时候,波罗奈河里有三条...

古人的仁慈之心

这是《阅微草堂笔记》里的公案。一个乡村有一位长者,...

一美元的智慧

你懂得禅的智慧,任何时候你都可以用,随时随地都可以...

正信去邪知,亦保永世安康

过去,佛陀曾生为马王,名叫驱耶,常在海边渡引漂流之...

【佛教词典】一切人中尊

(术语)称毗卢遮那如来也。义释十三曰:此上有一切人...

【佛教词典】现在法

【现在法】 p0951 瑜伽六十六卷十五页云:复次云何现在...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徐恒志居士《佛教常识问答》

徐恒志老居士简介 徐恒志居士,1915-2007,原籍浙江镇...

发光的手指

佛陀在世的僧团,名为「六和僧团」,何以称为「六和僧...

善心善念能够转化一切障碍

昨天讲到,动和静,昏和散,这是一切事物乃至生命存在...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

龙树菩萨:往生十二礼偈

稽首天人所恭敬,阿弥陀仙两足尊,在彼微妙安乐国,无...

夫妻间的礼仪与义务

一、夫对妻的礼节和义务 佛陀在很多经典谈及夫妻伦理,...

圣严法师《自我而非我》

以前我刚开始教禅、讲禅的时候,一开始就讲无我的观念...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圣严法师《禅修的要领》

身心放松 禅修者的第一个条件,是把身心放松。 头脑放...

业相与净相

在修忏悔的过程中,原本潜伏在我们心中的业障、烦恼障...

对人生充满信心,枯燥的工作都能变丰富多彩

对任何事业,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要充满热情。同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