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八德之孝悌

大安法师  2023/06/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八德之孝悌

人者,任也。力任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之八德,俾无所歉缺,故名为人。——印光大师《人字发隐》

“人者,任也”。任什么?这就是谈到著名的八德。做人要有八德,但这一点我们讲的人太少了,其实现在我们的伦理学就应该讲八德。“任”有符合的意思,你的行为要符合这八点;任也有担当的意思,要努力去做的意思,这叫“力任”——努力地去做。

八德,第一是“孝”。孝称为“德之本也”,道德人格的基础、根本。曾子专门写《孝经》——十三经就有一部《孝经》。“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这天之经、地之义是天地之道里面所含的意思,所以作为人得要行持它,这是作为一个人的知恩报德的基本的道德素养。如果一个人连自己的父母的恩德都不了解,都不去报答的话,他就没有做人的资格,他做人的基础没有了,他的人格一定是瓦解的。所以,孝是贯穿着八德的始终的。

孝又有层次上的不同。曾子说:“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一个孝子,大孝是让父母双亲在整个的人群当中受到尊重,就是得要立身扬名,建功立业。就好像虞舜得天子位,以天下来养他的父母,这叫大孝。其次,做不到大孝,“弗辱”,不要让父亲受到侮辱。比如你蹲监狱了,二进宫了,让父母在人群里面都抬不起头了。再其次,“能养”。能养,就是在物质生活当中能够让父母的衣食不愁,能养父母,这是最低限度了。但很遗憾,现在能养父母都受到挑战了。在孔子眼里,只是赡养父母的物质生命层面,这是动物都能做的,羊都有跪乳之恩的。所以,孝要顺,要养志,不是养身。

曾子就做到了养志。养志就是让父母开心,快乐,一切顺着父母的心。曾子养父母,能够给父母提供很好的吃的东西,肉什么的。吃的剩下来的,曾子还要去跪下来请问父母剩下来的怎么处理。父母说怎么怎么处理,他就听父母的话,怎么处理。这叫养志。到了他的儿子就差一点了。他的儿子叫曾元,养曾子也比较恭敬,也能够给他好吃的,但是吃完之后不问父母怎么处理,他自己处理,这就有点逊色了。

站在一个儒佛的道德层面来看,不仅养身,不仅养志,而且要给父母以大道——养他的法身慧命,让他来修道。这就是莲池大师说“亲得离尘埃,子道方成就”,父母双亲能够离开三界的轮回,作为为人子的孝道才算成就了。

这是第一个——孝。

第二个字是“悌”。悌是处理兄弟之间的关系的,称为“德之序也”,序就是有次序、次第。作为弟弟的,要顺着兄长的这样的尊位,有谦逊的心,所以叫“善事兄长为弟”。这种关系处理好了,在人群当中对一切年龄比你长的,你都会像对待兄长一样地谦逊、随顺。

孟子讲“尧舜之道,孝弟而已矣”,尧舜的圣人之道就是做到这两个字。虞舜原来是一个农民,躬耕于历山,就是山东济南一带。他就是孝出名了。孝顺比较好的父母,那是大家都做得到的,但是他的父母可不是善人。他的母亲是一个后母,父母就常常要害死他,那不是一般虐待他,就是要把他置于死地,这个不好孝顺。

然而,虞舜竟然对要害死他的父母行大孝,感化他的父母,感化他的弟弟,才被尧所知。四岳推荐虞舜,尧就看中了他,先派两个女儿为他作妻子,来观察他的内政,然后让他摄政,派他的儿子作为他的下属。经过二十八年的考验,很不错,禅让天下给虞舜了。说明唐尧、虞舜都是看中孝的,以孝治国,“垂衣裳而天下治”,无为而治。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不孝的人都很穷困

百善孝为先 我认识一位学佛医生,在临床干了一辈子,刚...

父母过世为他们立牌位有用吗

问: 我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说有一次我们讨论到我父母过...

替母亲打扫心房

小雅的父亲去世一年多了,母亲还是没有从悲伤的情绪中...

报父母养育恩德,是一切众生本有的天性

孝道在我们中国固有文化中,是极为重视的一种德行,所...

那个总担心你吃不好饭的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是一位朋友在几年前讲的,我却一...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如何让父母现世安乐,临终生净土

【原文】 汝欲母往生西方,欲父身心康健,生享安乐,死...

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

如何应对长时间的大逆境

问: 如何应对大的逆境?尤其是时间较长的逆境。 大安...

应该一门深入还是深入经藏

问: 一门深入和深入经藏是否矛盾,我们到底应该一门...

【推荐】一切轮回的根本就是我们的业力

通过十二因缘流转门,我们了解了生命轮回的真相。那要...

【佛教词典】秘密曼荼罗

(术语)总言一切之曼荼罗。以曼荼罗总为秘密之法也。...

【佛教词典】五秘密曼荼罗

(图像)又名十七尊曼荼罗。于金刚萨埵欲触爱慢之五秘...

【推荐】有什么值得生起欲爱之念

有一天,佛陀在鹿野苑,对围绕身边的五百位弟子说:无...

老先生与小偷

学佛要学习自度、度人,「自度」必须时刻反省自己的身...

一念心性清净本然,怎么就产生山河大地呢

《法华经》开显了每一个众生都有真如的本性,所谓的相...

成就无上佛道,有两种法

学佛人要恭敬一切,看别人都是菩萨,自己是愚痴众生。...

一位女孩吃素五年的感受

生活水平提高的结果是,动物性食物的被大量消费,带来...

古人最看重的四种品格

中国传统哲学中,最讲究顺应,天、地、商、业,则代表...

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

承问:生死到来,如何预知时至?此则不难。若能念念了...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

问: 上殿的时候居士能敲法器吗?(因为师父少忙不过...

四种可代茶饮的中药

熬中药喝都觉得苦,有时候调理身体却不得不需要一些中...

美好的滋味是从舌根而来的吗

寅一、非从舌生 阿难!若复此味生于汝舌,在汝口中,秖...

多学习在逆境中念佛

人说世间的境缘,正是自己修行的助缘。以这个痛来说,...

心境决定你的处境

我们讲说心境决定你的处境。这句话一点不假。说我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