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大安法师  2019/04/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简析

普贤大士之德集中就体现在他的十大愿王。在《普贤行愿品》里面,普贤菩萨先是赞叹如来的种种殊胜的功德,如果要广为赞叹,都穷劫难尽,最后表明一个菩萨如果要成就像如来这样的殊胜功德,就应该修十种广大行愿。十种广大行愿我们都很熟悉了,这里我们简单把标题说一下。

一者礼敬诸佛。礼敬诸佛是礼敬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的诸佛,是把我们的恭敬心引发出来,一切佛法的受益从恭敬里面求,所以第一行愿是要有恭敬心。

第二是称赞如来。这个如来是指我们本有的性德,要常常去称扬赞叹,这个如来的德性乃至于六道众生,它都有某方面如来性德的体现:比如狗忠于它的主人啊,麒麟不踏生草啊,鹿有反哺之恩呢,雁有忠贞之德啊,它都有哪方面的德性,这都要称赞。

第三是广修供养。要布施,要种植福田,而且一切供养中法供养为最,要给众生无畏布施、法布施,啊,广修供养,这破我们的悭贪心,扩大我们的心量。

第四是忏悔业障。生起忏悔意识、惭愧心,无始劫以来,身口意、贪嗔痴烦恼造作了诸多的恶业,我们要知道自己罪恶深重,忏悔业障。

第五是随喜功德。这也是有一种同体的欢喜心,对他人哪怕是一丝一毫的善德都要随喜,你这个随喜啊,一方面对别人是一个鼓励,另一方面自己也能得到好处,就好像卖香的人,你在旁边站着,身体上也沾了香气,你还没有付出一点代价就得到好处。这就是要破我们的嫉妒的这种东西啊,我们凡夫容易嫉妒啊,看不得别人比自己强啊,一看到别人强我就要把他拉下来啊,他这样对别人形成了障碍,自己也造作了恶业,所以我们要随喜功德。

第六是请转法轮。对一切诸佛包括善知识,要常常提供种种条件来讲法,给众生闻法的机缘。

第七请佛住世。佛是众生的大导师,要常常请佛在这个世间,为众生作眼目、作火炬、作导师。

第八是常随佛学。就从佛初发心到圆成佛果的全过程的一切身口意三业,种种的六度万行我们要作为榜样去学习。

第九恒顺众生。这就是舍己从众,不要有一个我执,以众生的心为心,以众生的需要为自己的需要,给众生广结法缘。

第十是普皆回向。‘普愿沉溺诸众生, 速往无量光佛刹’,把自己十大愿望前九门的所有行愿的功德全都回向给一切众生,回向真如理体,回向西方极乐世界,这就代表着这种往向回向的一个善巧方便,成就大慈悲心。

所以这些与会的这些菩萨都遵普贤大士的十大愿王,都回归这样的行愿之海,所以就叫皆遵。

那么这个普贤十大愿王,它是能够扩大一种心量的,你看每一愿都讲到“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行愿乃尽。而虚空界乃至烦恼无有尽故,我此行愿无有穷尽,念念相续,无有间断,身语意业,无有疲厌”。你看普贤菩萨是发的这样的大愿,不疲不厌啊。这种大愿也唯有称性才能够做得到的。

广大的愿力,这就叫愿王,十大愿王,一切愿当中无与伦比的。一个修行人能奉行十大愿王,他就法尔自然的在临命终时,这个愿王引导神识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奉行十大愿王的功德非常殊胜,所以《普贤行愿品》也是属于净土根本经典之一,我们净业行人虽然不能完全做到,但一定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然后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之后,就能现前修习普贤之德。

现在我们心向往之,高山仰止向往之,随分随力去做。(比如)礼敬诸佛,我虽然没有像普贤菩萨能够分身无量世界去礼敬,我在这里礼敬,想一想,也分身一下,分不了身,我想一下,总可以了,慢慢这样来做。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大安法师文章列表

谛闲法师《普贤十大愿王别释》

一 缘起 山僧,今日受吴璧华居士请,讲普贤行愿品;因...

临命终时,唯此十大愿王不相舍离

普贤者,梵云邲输跋陀。据《悲华经》所载,阿弥陀佛往...

怎样理解《普贤行愿品》中的「入不思议解脱境界」

下面谈谈《大方广佛华严经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普贤菩萨和《妙法莲华经》的因缘

中国的菩萨,观音菩萨和众生缘分最足。普贤菩萨的感应...

你有三分的修行,佛菩萨就会给你七分的感应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当知普贤神通之力。若...

念的每一声佛号都是在行称赞如来的行愿

如是虚空界尽,众生界尽,众生业尽,众生烦恼尽,我赞...

这个称赞如来,所赞之境也是非常广大

复次,善男子!言称赞如来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历代普贤菩萨感应四则

李靖箭射文殊普贤 唐朝雁门关太守李靖,最初在京城的时...

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

妙法莲华经

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

正法念处经

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

【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龙藏本)...

上则尽形寿念佛,下则临终十念,都能往生

当时净影慧远为代表的诸师,对于九品往生的身分都判得...

每天拜佛的重要性

我们每天修行,必须要有一段时间来礼佛。礼佛一方面降...

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问: 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

「快餐式」的修持

净土念佛法门的理念与修持方式,最契现代社会之时机。...

【佛教词典】一相一味

乃指实相一味之法。谓佛之说法虽随众生根机之差异而有...

【佛教词典】聚沫

(譬喻)以譬有为法之无常。维摩经方便品曰:此身如聚...

古佛应世名震十方,寻声救苦娑婆缘重

娑婆世界,苦事最多;娑婆众生,耳根最利。维我观音大...

古人的祸福观:过分求福反得祸

光绪皇帝的亲生父亲醇亲王曾写过一副对联,祸福观念非...

把这十种障碍转成助道因缘

十不求行:一念身不求无病,二处世不求无难,三究心不...

坚持为什么这么可贵

很小的时候,就听说滴水穿石的故事。一滴水,看起来微...

在极乐世界,所有资生用具应念即至

在极乐世界,所有的资生用具应有尽有。不仅衣服应念而...

圣严法师《人,为何而活》

问:如何在生命的逆境中,将受伤、瞋恨的心转为感恩心...

出离心之思暇满难得

所以我们透过死亡的无常,每一生的死亡到来都把我们生...

平等的智慧

很久以前,在日本有一位身份崇高的老先生,他是某地方...

憨山大师《观音赞》

大悲观音像赞 我闻大士本无住。但在众生心想中。众生既...

习惯得到,便忘记了感恩

A不喜欢吃鸡蛋,每次发了鸡蛋都给B吃。刚开始B很感谢...

相信念佛法门,缘于一次住院的经历

本人能够相信念佛法门,实际上比较感谢一次住院的经历...

「修」心养性,端正「行」为

修一分好心 提到修行时,很多人会说:「太早了!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