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印光大师  2020/06/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

原文:

经云,供养父母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功德等。亲在,则善巧劝谕,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亲殁,则以己读诵修持功德,常时至诚为亲回向。令其永出五浊,长辞六趣。忍证无生,地登不退。尽来际以度脱众生,令自他以共成觉道。如是乃为不与世共之大孝也。

推极而论,举凡六度万行,无非孝道扩充。故梵网戒经,一一皆言应生慈悲心,孝顺心。又云,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是杀我父母。

因兹凡所修持,皆悉普为法界众生而回向之。则其虑尽未来际,其孝遍诸有情。若以世孝互相较量,则在迹不无欠缺,约本大有余裕矣。惜乎不见此理者,不谓之为妄诞,便谓之为渺茫。岂知竖穷三际,横遍十方,佛眼圆见,若视诸掌也。

佛教以孝为本论

如诚法师译文:

佛经中说:供养父母的功德,与供养一生补处菩萨的功德相等。双亲健在,则应当要以善巧方便来劝导开示,令其持斋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双亲死后,则以自己读诵经典修持的功德,常时至诚为双亲回向,令其永远超出于五浊恶世,长辞于六道生死轮回的痛苦,证得无生法忍,登入不退之地。

使其尽未来际,行菩萨道,度脱众生,令自己与他人,共成无上正觉之道。如此才是不与世间共有的大孝啊!

推到究竟而论,凡是一切六度万行,无非都是孝道的扩充。所以《梵网菩萨戒经》当中,一一戒条都说:应生慈悲心,孝顺心。又说:若佛子以慈悲心,行放生业,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故六道众生,皆是我父母。而杀而食者,即杀我父母。

因此,凡是所有一切的修持,皆悉普为法界的一切众生而回向。那么这个思虑,尽未来际;这个孝道,普遍一切有情。若是以世间的孝道,来互相比较度量,在形迹事相上,也许不无欠缺,可是在根本究竟的利益,则绰绰有余。

可惜不能明见这个道理的人,不是认为佛门此说,极为虚妄荒诞,便认为太过虚无渺茫。他哪里知道,竖穷于过去、现在、未来之三际的时间,或是横遍于十方世界的空间,以佛陀的佛眼皆能圆满明见,就如同以眼睛观视自己的手掌啊!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印光大师文章列表

老母亲学佛康复的故事

母亲今年已经八十三岁高龄了,虽然五年前的一场劫难彻...

广发菩提心,成就佛功德

佛功德不可量。究竟佛功德在何处呢?在我们心中,佛即...

出家真正的利益在哪里

原文: 古德云:最胜儿,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

朝山的功德与态度

1、广结法缘: 朝山都是朝礼佛法殊胜、菩萨示现的道场...

供养礼拜舍利的功德利益

一、释名: 梵语舍利、亦云设利罗、室利罗、实利,意译...

阿弥陀佛的身口意功德

念佛就是专念阿弥陀佛的功德,这个念功德包含身、口、...

佛印法师为苏东坡指点最好的风水宝地

苏小妹自从听了算命先生的相面、测算以后,就一直在想...

站在众生的角度来思惟事情

这个地方我们值得一说的就是:所有的菩萨大概你要行菩...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注音版】佛说疗痔病经

佛说疗痔病经...

净土法门,超胜一切法门者

自力何可与佛力并论乎?当今之人,欲于现生了生死大事...

魔境与胜境之分别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

盲聋喑哑可以往生吗

文钞原文: 凡有心者,皆堪作佛。何得谓盲聋喑哑不得往...

【推荐】瞋恚的习气最为害人

富贵人更容易瞋恚,稍不称心,就要发火,轻则口出恶言...

【佛教词典】齐缘身

(术语)以缘尽为齐限而入灭之佛身也。对于齐业身而言...

【佛教词典】藏财物佛塔中戒缘起

亦名:不藏物塔中戒缘起、塔中藏物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

圣印法师:求福报

诚然,从表面上看,有的人有学问有气质,却没有人赏识...

为什么一切法没有真实相

因为凡夫心念的不同的转动,这些相貌就有很多很多的差...

【佛学漫画】印光大师

印光大师的故事...

「中道」的财富观

小乘佛教认为金钱是不洁净的,如毒药,似毒蛇,应该远...

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

印光大师传戒烟妙方

好甘草(半斤) 川贝母(四两) 杜仲(四两) 用六斤水...

邪淫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至于邪淫之事,无廉无耻,极秽极恶,乃以人身行畜生事...

佛陀入灭给我们什么警觉

佛陀转法轮以后,既然示现是一个凡夫,就必须要示现老...

惟贤长老:三皈依

皈指回转,依指投靠依止。皈依的意思是身心归向它、依...

观想念佛,观之事且从缓行

持名一法,最为末法透机之法。善导虽疏观经,实最重持...

对心脏有益的九种食物

其实,在你家的厨房里,就有很多有益心脏的好食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