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净界法师  2015/10/0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

我们对因果的态度,应该是从果报中反省自己的因地,这称为“观果知因”。反省自己今生的果报中有哪些是满意的,你就可以知道,自己曾经有这样习惯性的善业;有哪些果报是不满意的,这也可以看出自己的心中有一些是你习惯性的罪业,这些应该要处理修正的。所以修行的内涵,不是每个人都相同的。佛陀宣说众多的教法,并非要每一个人都去修,而是要针对自己比较弱的部分去补强。若某方面做得很好,就不用再加强。

在修学的方法上,有的经典是属于破坏性的,如《般若经》专门破执,你讲一个东西,它就来破,破到最后就无有少法可得;有的经典则是建设性的,它要你这件事要做,那件事也要做,这是属于有相行。

在灭恶方面,恶法虽有很多,但哪些恶法绝不能触犯,若触犯马上会障道;在生善方面,善法虽也众多,佛陀告诉我们哪些功德一定要先成就,否则将一事无成。佛陀在临命终时,对灭恶生善的内涵已没有时间广说,只能抓住重点宣说,诸位在读本经《佛遗教经》时,你将能体会佛陀的彻底悲心……

声闻法对菩萨来说是共学的,声闻法主要是对治三界的见思烦恼,所以对凡夫是比较实际一点,因我们现在经常所起的烦恼都是三界的见思烦恼,所以如果能善加利用声闻法,对我们现前的环境来说特别扼要。

精进与不妄念之间的差别,精进的体性是勇悍,所以偏重在身、口的行动力,如往生咒、大悲咒一天持几百遍,这是精进,对所修的法门能专一相续不断地用功;不妄念则偏重在内心智慧的观照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阿赖耶识把种子转成果报时,有哪三种差异

前面的一科是讲到阿赖耶识的因相。阿赖耶识的因地,主...

修行要了生死,不要做颠倒事

一个人生到世间上来,他是有他的标准的。给他吃的东西...

星云大师开示健康八法

每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不希望病痛缠身,但健康...

冤冤相报,给子孙留下祸患

做善事的人,不仅他的宗族亲戚爱戴他,朋友乡党尊敬他...

贤善长者妇堕饿鬼缘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神通第一的大目犍连尊者...

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缘

当佛陀在波罗奈国鹿野苑弘法教化时,梵摩达王的妻子怀...

为何这位比丘能示现化生

三千多年前,世尊为报亲恩,于结夏三个月期间,至忉利...

佛说持八支净戒的功德果报

有一次,佛陀在王舍城灵鹫山上为大众说法,一千两百五...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修空观对治时,一定要知道你是想空掉什么

为什么破妄永远是走在第一步?就是说,诸位!理论上我...

任是美满一生,莫如淡薄一世

参禅人,身心万不可浮华,不可骄泰,不可我慢。类如食...

【推荐】恋爱时自己纯粹就是猪脑子

寺院生活虽然封闭,但常会有一些消息传来,有的消息很...

做清醒之人,自省己过

心光明,照己之过 曾国藩说:人之所以欺人者,必心中别...

【佛教词典】古清规

又作古规。指唐代百丈怀海所编集之各种清规,收录于百...

【佛教词典】五禁

(术语)谓五戒也。寄归传一曰:若泛为俗侣,但略言其...

偷人之物,折已之福

凡有主物,不可偷取,偷小丧品,偷大招祸, 偷人之物,...

深思此二十一事,可得道矣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时,为众多比丘弟子...

此识心无体,不能孤立而起

我们现前随事缘而起的种种分别之心即是识心。此识心无...

你的心,听话吗

所谓修行,就是修炼自己的心,你的心,听你的话,然后...

六根的功能没有错,错在你的攀缘心

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我...

【推荐】修净土法门必须要了解的十件事

佛法修行有通途和 别途之分,净土法门是属于别途,也就...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的解释

只有长寿而没有富贵,日子也是很难挨过的。为什么有人...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极乐国土

《经》: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

行善妙方有十味

随缘济众,其类至繁,约言其纲,大约有十:第一与人为...

圣严法师《越看越是个美人》

爱美是人的天性,现代女性为了追求美丽,花费了许多金...

你一生中最后悔的是什么

比利时有一本杂志,把全国60岁以上的老人作为调查对象...

千手千眼大悲忏法仪轨

(凡礼忏者。外之威仪、内之观想。必须先期习熟。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