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2015/09/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

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曾国藩写给儿子的家信不仅表达了读书改变一个人情操和价值观的道理,也指明了要读经典、要读懂读透的读书方法。

书,要怎么读才对呢?曾国藩教给孩子的读书方法主要有3条。

第一,要读经典。

因为曾国藩自己就是儒家标准的知识分子,所以他教曾纪泽读书,从小就很有规划,主要是以《十三经》和《二十三史》为根本。

按曾国藩的观点来说,这些都是经历过时间考验的经典中的经典,而经典之所以称之为经典,就是其中的智慧、思想都是经过实践检验了的,这是最值得后人学习与吸取的。

我们为什么读书?是为了学习别人的智慧与思想。知识性的东西会随着时间而不断更新,但思想性的东西、智慧性的东西,越经过时间的沉淀,就越有学习的价值。

所以,读书最大的捷径,就是读经典。经典一定要精读,因为从学习的效率上来说,精读要比泛读还要重要。泛读虽然也能学到不少东西,但学得多,忘得也多。但精读就不一样,能吃得深、吃得透。

第二,“一书不尽,不读新书”。

就是说一本书没读完的情况下,不要急着读另一本书。事实上就读书而言,有很多人有这种毛病,一下弄好多书,这本翻翻,那本翻翻,美其名曰读了好多书,其实一本都没读完,一本都没读通、读透。

而曾国藩主张一本没读完,就不要忙着去读其他的书,这实际上就是沉浸的读书法。国学大师王国维也说,学习的境界要先入乎其内,再能出乎其外。

读书更是这样,一本书,你要先能沉浸进去,你才能最终从中获得有价值的东西。当然,曾国藩虽然主张读书要沉浸其中,但他从来不主张死记硬背。

他对儿子说:“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也就是说读书沉浸其中,其实应该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不要当成任务来死记硬背。

不过,读书应该是件轻松愉悦的事,但这不代表像看闲书那样就行。曾国藩主张看书的时候要能作札记,也就是看书的时候得学会动手,边看边写,要“略作札记,以志所得,以著所疑”。也就是要把读书时的所感所想,不论是心得体会,还是疑惑不解的地方,都要能随手记下来,这样才能有助于读而后学。

第三,就是要培养个人的读书兴趣与方向。

曾国藩对两个儿子的教育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老大曾纪泽不喜欢科举考试,不喜欢八股文,喜欢西方的语言学和社会学,曾国藩就鼓励他按自己的兴趣方向去读书。

而且最难能可贵的是,虽然对于曾纪泽感兴趣的这些所谓的西学,曾国藩自己不是太懂,但他为了儿子也努力地去看了不少书。后来,曾纪泽写成《西学述略序说》和《〈几何原本〉序》,这两本书出版,都是曾国藩亲自批阅后为之刻版发行的。

对于老二曾纪鸿,曾国藩就更是这样了,不仅鼓励曾纪鸿培养出数学研究的兴趣,难能可贵的是,曾纪鸿结婚之后,他的老婆郭筠是个喜欢读书的女性,曾国藩觉得在那种重男轻女的社会环境下,儿媳妇能喜欢读书,是非常不容易的。

所以在教儿子的时候,还顺便教儿媳。郭筠不像曾纪鸿一样喜欢数学,她只喜欢文学与历史,这一方面曾国藩绝对是大家。所以在曾国藩的引导下,郭筠通读《十三经注疏》和《资治通鉴》,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才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每个人的成就都是学习而来的

现代社会是地球村,和过去的时代不一样了,时间、空间...

圣严法师《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

【图】孙母林夫人事实发隐

林夫人是孙庆泽的母亲,宿世即种植德行,天性贞淑贤惠...

是爱,还是交易?

若时不随顺,则都无所爱,尔时起贪爱,唯同于贸易。--...

星云大师《如何教育子女》

父母,除了教育子女以外,还要对子女未来前途有一番帮...

坟墓上的竹篮子

很久很久以前,有位老阿公与儿媳、孙子住在一起。他从...

学佛的失独老人很痛苦,应该如何面对

问: 弟子跟您学佛十年,并皈依,已60岁。最近独子不幸...

我不教他,谁来教他

盘圭禅师是一位广受尊崇的禅宗大师,每逢他主持禅七之...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十不善业的果报

【一】花报: 《了凡四训》:然人之过恶深重者,亦有效...

《观无量寿佛经》第三观:地观

【经文】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

颠倒妄想不除,容易在临终刺激生死业力

第二个就是调伏我们的颠倒妄想。我们第六意识有很多的...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

【佛教词典】出圣

(术语)出世之圣道也。归敬仪中曰:但出圣道,无始未...

【佛教词典】德行

梵语 guna。德,乃所成之善;行,乃能成之道。有二义:...

三声佛号的感应

时常会想起一件事,感觉很不可思议,写出来与大家分享...

不明路头不宜住山

这修行都得有一个外缘帮助,有房子住,有饭吃,这就是...

天宁维那十六岁,功夫相应付饭债

清朝末年,江苏常州天宁寺有位冶开老和尚童真出家。这...

净土往生者的宿命通

【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 第五愿】 生者皆得宿命愿: 【设...

十种往生法门

一者观身正念,常怀欢喜,以饮食衣服,施佛及僧,往生...

女人临产的禁忌

女人临产,每有苦痛不堪,数日不生,或致殒命者。又有...

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

佛祖教人,唯在真心实行,为出生死之要。心真则凡所动...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

你自己不想改变,谁也救不了你

我们要知道一个观念:你的生命要改变,只有一种情况,...

生命的原理:依报与正报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个生命的原理,叫做依报随着正报转。...

平生无信愿者,临终难仗佛力往生

平生绝无信愿者,临终决定难仗佛力。既云善恶俱时顿现...

佛教法器简介

法器是龙天耳目,大众共遵的讯号,丛林中一切行事皆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