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来果老和尚  2014/1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能持戒不犯,就没有苦果

出家人头上烧了几个香疤,为什么?还有知道的吗?三坛大戒是哪三坛?恐怕还有许多人不清楚。说沙弥戒,还不知道是怎么叫沙弥;再说戒,更不知道。再说比丘、菩萨也不知道。这一种出家人,还能算是一个出家人吗?本来这许多话,不应在这个时候讲;要想不说,我又真替你们可怜!不得不略略的与你们讲一下子。

三坛大戒:第一坛是沙弥戒,第二坛是比丘戒,第三坛是菩萨戒。广说三坛大戒的戒法,各有多少,各有不同。但是,我们都受过菩萨大戒的人,应当要把菩萨的事业负起责任来才对。菩萨是行的什么事呢?他是以六度万行为他的事业。在我们也有万行,不是万善行,是万恶行;这种万恶行,就是我们的身、口、意造成的。要懂得这一种万恶行,还要带一点教讲;就带一点教讲,也没有什么关碍。

何以呢?这是各人当前的急务,故此亦可以讲。身有三业,口有四业,意有三业,共为十恶。身三,就是杀、盗、淫;口四,就是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三,就是贪、嗔、痴;共十业。由十业转增万数,这是在教乘法数上,这里不多说了。能可以开悟的人他看见这些是恶的,立定志向改恶向善,行菩萨万行。菩萨有六度;首先布施度,度这个贪,因身、口、意俱贪。

譬如:人家一件袍子好得很,心里想要,就是意贪;口说:“你的袍子卖给我罢!”这是口贪;用手去摸一下子,是身贪;这一种身、口、意贪,非布施不能度。何以呢?看到人家的好,便向他讨;假使行布施度的人,不但不向人家讨,自己有什么好的,或褂子,或裤子,有人想要,还要布施;他有布施的心,身、口、意的贪当下就完全消灭;布施有这一种的功效。但是,贪与爱不同,为什么不同呢?爱以贪不到而成爱,爱在心里如胶似漆,布施不能除;非戒不能除。

谈到这一个戒字,今世人更加可怜!只知贪图一时快乐,不知道有几大劫的受苦!要晓得:我们圣戒决不能犯;任是杀、盗、淫、妄,都是圣戒。为什么说是圣戒?当知我体即是佛体。何以呢?佛说:“一切地、水是我本体,一切火、风是我先身。”一切地、水、火、风,既是佛体;我这一个身体,当然也是地、水、火、风而成;这不是证明佛体即我体,佛制的戒即是我的戒吗?故称圣戒。譬如:犯淫戒,必须将身去犯;我身即是佛身,我犯戒,即犯佛戒。你们想想:这一种圣戒犯下来,还了得吗?

以此类推,杀、盗、淫、妄犯了,即犯圣戒。这一种圣戒犯一下子,不是口说就了事,它的果报真是可怕!我不是说到骇你们,犯了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至少阿鼻地狱一大劫;重一点,就是三大劫。你们想想:犯戒时间不过一时半刻,受起报来动经大劫,这还算少吗?

比如犯杀戒,一刀便是,有多大的时间?偷人家的东西,至多一个钟头;再则犯淫戒,有多少时间的快乐?妄语戒,就是一句话,有多大功夫?如招起报来,一大劫,二大劫,三大劫的阿鼻地狱。此狱一昼一夜,非非想天八万大劫;非非想天一昼一夜,人间八万大劫;算起来,将来还得了吗?如果犯戒一个钟头,受罪也是一个钟头还可以;但是一个钟头的快乐,要受那样长的果报,少许有点知识的人,听了我这么讲,还有人淌眼泪吗?我替你们可怜!替你们淌泪!因为你们只知快活,就不知道将来受果报的痛苦,可怜的就在这个地方。

戒,为什么能度这几大劫的苦呢?比如一个女人在你面前,你的心动了,马上就要犯了;但,在你两人当中弄一块木板一隔,两下分开了,要犯也不能了。这木板犹如戒,所以能可以持戒,就与一切罪隔开了,当下就消灭了;故此任是最爱的不得了,不怕如胶似漆,有了戒就能度他。所以你能持戒就不犯戒,不犯,就没有苦果。还有忍辱度嗔恚,精进度懈怠,禅定度散乱,智慧度愚痴。这六度是菩萨应行的。你们受过菩萨大戒的人。虽不全是菩萨,应当学菩萨,顶要紧的。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来果老和尚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云居山传戒开示

戒律是佛法之根本 前来已略说衣钵名相。今将受戒的要义...

犯了根本罪如何才能重新受戒

受菩萨戒,有些人他可能会有质疑,他曾经受了五戒,或...

到底要不要受戒

一个人,到底要不要受戒?说:诶,我不受戒,我也可以...

贪心的代价

在舍卫城里有一名叫须项的婆罗门,十分擅于农事。他总...

圣严法师《真正的快乐是什么》

如果有人家里生了小宝宝,一般我们都会说恭喜恭喜、可...

心灵的财富

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

精进程度取决于对苦的了解程度

在初转法 轮的时候,悉达多教导了我们四谛:苦谛(什么...

略述在家戒律的现代意义

在这个科技与经济高速增长的现代社会,人类的物欲也在...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方广佛华严经(80卷)

大周新译大方广佛华严经序 天册金轮圣神皇帝製 盖闻:...

【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般涅槃经

大般涅槃经序 后秦释道朗撰 大般涅槃经者,盖是法身之...

省庵大师《四念处颂》略解

马鸣菩萨在《大乘起信论》中阐述一心二门心真如门和心...

如何烧香才是正确

问: 法师: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应该如何烧香才...

我们如何消灭心中的颠倒

前文我们讲到智慧的观照。生命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生...

你是怎样怀疑自己的修行能力

一者疑自:而作是念,我诸根暗钝,罪垢深重,非其人乎...

【佛教词典】非业果法

【非业果法】 p0714   品类足论六卷七页云:非业果法...

【佛教词典】婆罗翅

(植物)Balāka Balākikā,树名。译曰白鹭。见慧琳...

善恶因果,错综复杂

一次上山,有道友问师父:为什么这个世间常看到好人不...

【推荐】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

你的一次参与是动物一生的痛苦,世界动物保护协会呼吁...

慧律法师《律己与宽人》

修行人要让众生有解释的机会忏悔的余地,不要咄咄逼人...

犯戒堕鹦鹉身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夏安居竟,便带领比丘们前往...

机遇有时就差那么一点点

很多人说,距离金子三英寸远讲的是关于机遇的故事。可...

先从梦中醒,再度梦中人

别说初学佛的人难以放下,就是学佛比较久的人也不一定...

四十八大愿——(第22愿)菩萨一生补处

设我得佛,他方佛土诸菩萨众,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

佛教和中国文化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中最古老的宗教。中国文化是世界人...

良言一句三冬暖

春回大地,百花竞秀,万物复苏,欣欣向荣;喜逢新春佳...

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

人们常说,终日念佛,为何无法往生?截流大师告诉你答...

助念者应有的心态

以信愿引发信愿 《要解》里面有一段话:问:西方去此十...

人生聚散总是缘

因缘实在是宇宙人生最奇妙的真理!世间万事,成也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