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示现涅槃,只为救度一切众生

2014/01/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示现涅槃,只为救度一切众生

昔日佛陀开示:‘诸佛为度众生故,方便示现涅槃,实而不灭度,常住此说法。’为使弟子们更深入体会此理,继而以故事善巧譬喻。

有一位智慧通达、医术精湛的医生,非常善于开方炼药,安治众生千奇百怪的疾病,因此远近驰名。而医生本身家族兴盛,孩子众多。有一年,有事必须远行至其他国家,在远行期间,家中的孩子们却误饮毒药,药性发作,闷乱痛苦的在地上打滚。

良医远行返家后,这些误饮毒药孩子们,不论意识模糊或清醒,看到多日不见的父亲,都喜出望外地说:‘太好了,父亲,您回来了!我们因为一时糊涂,误饮有毒的药物,现在非常痛苦,父亲您快救治我们,让我们赶快恢复健康!’

良医怜悯孩子们受苦,不忍责备,马上着手诊断,教人搜集种种上好药材,调配出色香味美的药方,并细心地捣筛和合,让孩子们方便好喝,不致抗拒治疗。

父亲好言慰喻:‘好孩子,这药是我用珍贵药材调配出来的,就像一道上好美味的汤品,你们赶快来喝,喝了就不会再受疾病之苦了。’其中清醒的孩子们,听了慈父的话,立刻欢喜地服下,果然药到病除。但是不清醒的孩子们,虽然欢喜父亲的归来,也渴望父亲能救自己,可是由于中毒太深而不清醒,却对于色香味美的药饮,始终误以为不好喝而不肯服用。

良医心想:‘这些孩子被毒药所害,心生颠倒,真是可怜!虽然看到我回来,很欢喜我能够救治他们,也向我求索治病良药,但是好药在前却迟疑不决坚持不喝,我得想个办法,劝他们赶快服药。’

慈父心生一计,告诉孩子们:‘我已经老了,将不久人世,除了这些救命良药,再没有什么珍宝可以留给你们。你们要知道,这些药是我毕生所学的精髓,要将病治好,除了这个解药别无他法,只要认真服用,一定能够药到病除,转危为安,你们务必一定要饮用。’严正交待了以后,良医又整装出门去了。到了邻国以后,故意派人传回消息:‘你们的父亲已经往生了……’

孩子们一听,悲痛不已,想到从此无依无靠,悲伤忧恼想到:‘如果父亲还活着,见我们受病苦折磨,一定会慈悲悯念而设法救治我们。如今却已永远离我们而去,我们没有依靠了,该怎么办?’此时,病未痊愈的孩子由于丧父之痛,原本迷失的心顿时清醒,才想到父亲临行前,留给自己珍贵的药方,殷勤的咐嘱无限的慈爱宛然在目,相信父亲所说一定是真的!这药一定能除自己种种病苦,于是立即拿来服用,果然此药色香味俱美,而且饮后身体立即康复。良医得知孩子们都饮用药饮,身体都痊愈后,这才从外地归来,与孩子们欢喜重聚。

故事至此,世尊问弟子:‘如果你们是那些孩子,会怪罪良医虚诳妄语吗?’弟子肯定的回答:‘不会的。’世尊接着说:‘我视众生如己子,就像良医以无常舍世,藉此唤醒病子服药一样,我亦如是化导众生。我成佛以来,无量无边阿僧只劫善巧方便示现涅槃,只为为救度一切众生,善服法药离苦得乐,绝非虚诳。’

典故摘自:《妙法莲华经·卷五》

省思:

佛初转法-轮说苦集灭道,最后说法示现涅槃,自始至终不外乎以‘无常、苦、空’,告诉我们最真切的一帖出离良方。《法华经》云:‘如医善方便,为治狂子故’,若佛久住于世,薄德之人贪着五欲,见如来常在不灭,便起憍恣而心生厌怠,不能生难遭遇想、恭敬之心。因此,为令有情心怀恋慕,渴仰于佛,便种善根,是故如来虽不实灭,而言灭度。

诸佛菩萨以无数方便、种种法药,开示众生悟入佛之知见,唤醒我们的法身慧命,成就人人本具、不生不灭、不垢不净、究竟自在的这念觉性、清净法身。《无常经》云:‘唯有佛菩提是真归仗处’,但自依止、法依止,不必心存等待、向外求索,进而广济有情,服用大乘法药,如《佛遗教经》云:‘自今以后,我诸弟子辗转行之,则是如来法身常在而不灭也。’如是佛子,乃真正知恩、感恩、报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深积善缘,普劝往生

对一切众生跟我们有恩德的,哪怕是给过我们吃一顿饭的...

伤害菩提心的六增上戒

蕅益大师提出这个嗔恚,我慢跟懈怠,它的出处是从《菩...

信乐涅槃得解脱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当时,舍利...

从吃腊八粥想到佛教的未来

腊月初八,是佛陀经过六年苦行,在菩提树下觉悟成道的...

天乘四种禅定之三禅

我们看三禅。 三禅,亦名离喜妙乐地,谓行者复厌二禅之...

《如来随机利生浅近论》白话译

【原文】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生佛不二,凡圣一如。由...

每个人看见的地藏菩萨都不一样

【此善男子发心已来。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久...

佛菩萨为何不示现来化度众生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

百喻经

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佛顶首楞严咒...

【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杀食巨蟒灵龟引发怪事连连

本文是我同事亲口所讲,全是他当年在安哥拉时的真实经...

恶语之害

佛陀在袛园精舍的时候,六群比丘吵起架来,并且举出十...

【佛学漫画】既然明白世间是苦,为何不把苦卖掉

如此的贫妇,对净土法门一无所知,只是念佛数年就能预知...

盗马贼的醒悟

古时候,伊拉克有位国王,叫阿尔马蒙,他有匹千里马。...

【佛教词典】因人

因位的人,是尚未到达佛果的修行人的总称。...

【佛教词典】饮光

(一)梵名 Kā?yapa(音译迦叶波,略译迦叶)之意译。佛...

人人不知因果,大乱之道也

因果者,世出世间圣人,平治天下,度脱众生之大权也。...

何故阿弥陀佛来了,为何不把此人接走

问: 有位信士,一次她病重,可能是她过去世种过善根...

宁静的真正意义

有个国王集中全国优秀画家,看谁能画出一幅最宁静的画...

做命运的屈服者还是创造者

第一种、命运的屈服者。 他的心跟外境接触时心随境转,...

如法放生需要遵循的行为原则

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

关于不抱怨的名言

◆把坏事当好事办,人生就只有快乐、没有抱怨。 万通...

爱占小便宜,就会没有人缘

阿美很喜欢占小便宜,上学的时候,她经常借钱不还,拿...

【佛学漫画】布施

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什么东西真正的属于我们,所以说...

净土宗善知识的标准

净业善知识首先要知见正确,具足信、愿、行三资粮。对...

心佛众生一体之圆顿法义

疏文: 心、佛、众生者,经云: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

以什么样的心态听法,能得到最大利益

宗喀巴大师讲一个偈颂说: 佛非水洗众生罪, 亦非手拔...

圣严法师《如何发大愿》

人在年轻的时候,总是满怀理想壮志,期待自己的人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