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安分的牛儿

证严法师  2014/01/0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安分的牛儿

也许,有人会认为人生多烦!其实,这都是因为「想不通」人生的道理,才会带给自己烦恼,甚至造成社会的困扰。

相斗的牛只

有一次,佛陀和弟子在回精舍的路上,遇到一位牧牛人正赶着牛群要回去。这时,忽然有两只牛斗了起来,后来竟演变成群牛相斗。佛陀看了,不禁摇头、叹气。回到精舍后,阿难就问:「佛陀,您刚才在路上为何叹气?」

佛陀说:「你有没有看到路上那群牛?」阿难回答:「有。」佛陀接着说:「那群牛在原野上吃草时,多么悠哉呀!没想到在回家的路上,有一只牛不安分,整群牛就乱成一团!人就像那群牛一样,大家平时生活淡泊、相安无事;一旦有了烦恼、欲念,就不能安分了。」

佛陀又说:「阿难!你知道牧牛人为何要将牛群养得肥肥的吗?因为养肥了好贩卖待宰呀!然而牛群却愚痴无知,还在那儿相斗。人的生命也是一样,「无常」随时会来临。但是无知的人却不知恐惧,还不断地造业、计较,这跟那群牛有何差别呢?」

常必尽 高必堕 合必离 生必死

那时,有一位梵志突然前来拜见佛陀。他的表情非常忧伤,佛陀便问:「你怎么了?」他说:「我没有儿子,就只有一个九岁的女儿。可是有一天她突然患了重病,没多久就过世了。而在我最痛苦的时候,田里即将收成的麦子又全被烧光。佛陀,人生真苦啊!」

佛陀说:「人生有四件事──常必尽、高必堕、合必离、生必死,是无可奈何的!因为世间本来就无常。有人认为亲眷、财富是『常』有的,其实这不过是福缘所带来的。但是福有享尽的时候,缘尽了就会分离;站在高处时,稍不谨慎终必坠落;人也有『爱别离』的时候,因为天下无不散的筵席啊!此外,有生必有死──这四种是人生无可奈何的现象。这些道理你若看不开,心将永远停留在悲伤苦患中而无法解脱。」那位梵志听了佛陀的开导后,终于体悟无常之理。

轻安自在的生活在于自己,悲苦烦扰的生活也在于自己,而这一切都操纵在于自心念中。所以,要过怎样的人生,全是由我们自己来决定!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证严法师文章列表

没事要念佛,有事更要念佛

对不信佛的家人、朋友,末学只是劝:没事念念佛吧!反...

随顺世缘不攀缘

前几天写了日记《随顺世缘减烦恼》,讲了我们在和他人...

自性原来清净住,三界纵恶亦无惧

药师法门是特别特别注重你一定要能实践,光说理论没用...

真正令我们受尽折磨的,是自己内在的魔王

在佛陀的教言里,经常会提到四魔中的天魔。通常,人们...

人命在呼吸间

佛在世时,有一位频沙王,是佛陀的大护法,他有位很好...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修死之想是一切念想中最殊胜的。 净土法门特别谈到出世...

神通不敌生死

昔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弘化时,有梵志兄弟四人,皆...

为何越修烦恼反而更重

在印光大师的《文钞》当中,他说:有些人他越用功,佛...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往生论注

...

最上乘论

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

阿那律-天眼第一

无忧的童年生活 在《阿弥陀经》里记载著十六位大阿罗...

赵州和尚的耳刮子

赵州禅师,与他的侍者文远对话: 师因与文远行次,乃...

苏州彭绍升:现居士身弘净土,预知时至西方去

庭前有遗粟,鸟雀共欣欣。 回首见人影,翻然入远云。 ...

宣传平等的迦旃延尊者

长青灵岩寺千佛殿罗汉的迦旃延尊者 迦旃延:旧译迦旃...

【佛教词典】如来舌菩萨

如来舌,梵名 Tathāgata-jihva,音译怛他誐他尔诃缚...

【佛教词典】等无间缘

梵语 samanantara-pratyaya。又作次第缘。指由前念之心...

学佛不要落在感应玄妙上

经常有人问一学佛如何如何,是什么原因?最多的算是一...

【推荐】为什么他念几句佛号就往生了

我们说了这么多道理,就是要你做这件事情:请你把愿力...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而今念佛,念念要断这爱根! 这个就很重要了!我们想要...

愚钝之人如何开智慧

我们想背四十八大愿都很困难。有的人出家多年,背个《...

原来我这么富有

有一位青年,老是埋怨自己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

穷子喻

过去,有一位非常富有的长者,家中仓库盈满金银、琉璃...

大慧宗杲禅师礼观音文

清净三业,一心五体投地,皈依南无十方慈父、广大灵感...

把执着的爱净化就是慈悲

我们的生命从哪里来?简单地说,是从爱而来的。爱是生...

从门入者不是家珍

雪峰禅师和岩头禅师同行至湖南鳌山时,遇雪不能前进。...

探病时应注意的事项

《梵网经》云:「若佛子见一切疾病人,常应供养,如佛...

圆瑛法师:十种人正好念佛

念佛法门,对上中下三种根机,无机不摄。有情众生,具...

面对痛苦的正确态度

苦是由前生身语意三业作恶的因,今生所招来的果报。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