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僧禅法师  2014/04/1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

在佛门中有副著名的对联:“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这副对联来源于佛门中两则典故:一是杨歧方会禅师节约常住灯油,不背因果的故事;一是宝寿禅师不徇私情,卖姜给方丈和尚的故事。分别介绍如下:

杨歧方会禅师(992-1046)是临济门下杨歧派的创始人,袁州宜春人,俗姓冷,是临济下第八世。二十岁时,到筠州(今江西省高安县)九峰山剃发出家。

杨歧方会禅师为人性格耿直,公私分明。他在石霜圆会下作监院时,由于库房光线昏暗,白天在为寺院工作,他就点庙里的灯;一到晚上诵经参禅就点自己的油灯,生怕自己侵占了常住的利益,错失因果。石霜和尚知道此事后,对杨歧方会说,你这样还不算清廉,为什么呢?你看,你的灯挂在寺庙的灯的下面,寺庙的灯油滴进你的油灯里,你这不是沾了公家的光吗?杨歧恍然大悟,赶紧把自己的油灯挂到寺庙的油灯的上面,宁可让自己的灯油落到公家的油灯里,也绝不沾公家的便宜。他这种爱护常住物,公私分明的品格在佛门中被传为佳话,后人就用“杨歧灯盏”为喻,颂扬杨歧方会的高尚品格光明永照,千古不灭。

后来,杨歧方会禅师在杨歧山弘扬临济家风,自成一脉,被后人称为杨歧派。

同时,方会禅师继承百丈祖风,对于寺院管理严密细致,合情合理。就是对于各殿堂的香灯以及寮房用灯的点燃、添设等也是井然有序,如佛前长明灯由香灯师精心照看,对寮房用灯则要求按时点燃与熄灭,做到合用、节约。他这种严持戒律,恪守清规的嘉德懿行,被后人传为佳话。“杨歧灯盏明千古”这句话,高度赞扬了杨歧方会禅师珍惜常住之物,处处公私分明,节俭办事的作风。

下联“宝寿生姜辣万年”的典故,说的是宝寿禅师的故事。洞山宝寿禅师为人清廉,秉性正直,严持戒律,常修头陀行,穿粪扫衣,他曾到五祖寺参礼戒公和尚,得到戒公的印证,从此声名大振。宝寿禅师在五祖寺管理库房,深爱常住之物,从不以常住之物私送人情,即使是方丈和尚也不例外。一天方丈戒公和尚患了感冒,让侍者到库房找宝寿禅师取一块生姜熬汤治病。宝寿训斥侍者说:“常住公物,哪能私用,要用就拿钱来买。”侍者回到丈室,将宝寿的话告诉了戒公。戒公就拿钱让侍者去买,这时,宝寿才将生姜给侍者。通过这件事,戒公和尚对宝寿禅师更加器重。

后来,宝寿禅师外出游方参学游至洞山。当时洞山住持聪禅师对他尤为敬重。聪禅师圆寂前曾嘱托宝寿禅师继其法席。聪禅师圆寂后,当时郡守也以书信嘱托戒公,让戒公推荐合适人选住持洞山。戒公说:“卖生姜的那位汉子可以去得。”在戒公的举荐之下,宝寿禅师顺利到洞山做了住持。后来,禅门中就流传着“宝寿生姜辣万年”的佳话。赞扬宝寿禅师坚持戒规,不徇私情和戒公不以私利作好恶取舍的高贵品质。

佛门中有句俗语:“宁可割肉补常住,不可私蓄肥自己。”这则俗语告诉我们,佛门中的钱米财物,来自十方施主的供养,这些财物本为僧众安心修道的资粮,不可私自取用,或无故滥用。若只盗取少许,也成重大罪业。宁噉身肉,终不得用三宝物。“杨歧灯盏”与“宝寿生姜”的典故正是在警示佛门弟子严持戒律,公私分明,不背因果。奉劝佛教信徒,在平日生活中要像爱自己眼睛一样爱护常住的一草一木,且不可为了一己之私,随意侵占常住。否则,因果难逃,做牛变马也难偿还。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推荐】要像防贼一样护持自己的心念

弘一大师从不说别人的是非长短。每当别人做错了事,或...

偷盗寺院常住僧人之物果报极重

偷盗戒以盗常住物及僧众物之罪极重,应堕地狱。《方等...

偷吃松子,被虚云老和尚罚跪三天

在沙弥的戒律上也有这一条,庙里面上的供果、供品,庙...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能常住呢

法身的相貌,他是常住的,他没有生灭变化,那是恒常存...

盗马贼的醒悟

古时候,伊拉克有位国王,叫阿尔马蒙,他有匹千里马。...

为什么佛菩萨的法身会常住

我们这一段是讲到法身的相貌有五种,第四是常住为相。...

劫盗分财喻

昔日印度经常发生洪灾,各地民不聊生,有些人为了养家...

在寺院当义工,接受寺院所送物品是否犯戒

问:道场分给师父们的水果、饮料等,师父们可以给居士...

瑜伽师地论(100卷)

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注音版】朝时课诵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悲华经

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达摩祖师度鹦鹉

参禅,乃释迦牟尼佛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所传之徽妙心...

蚕和蜘蛛的故事

这是一只蚕和蜘蛛的故事。 蜘蛛对蚕说:「你和我虽然...

慧眼观六道

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静坐四十九天,于最后一天夜里悟...

【推荐】五位高僧大德的临终往生体验

印光大师:恳切至诚,无不蒙佛接引,带业往生 往生前,...

【佛教词典】祖钦

(?~1287)宋代僧,属临济宗杨岐派分支破庵派。婺州...

【佛教词典】不于有情现行辛楚加行等令得义利戒

【不于有情现行辛楚加行等令得义利戒】 p0347 瑜伽四十...

去市场买肉,该怎么做才如法

问: 师父慈悲,我这个问题还是刚才那个问题,因为没...

如何让生命中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写在前面的话: 昨天一个佛友对我说她的困惑,因为收...

觉得极乐世界很陌生,该怎么办呢

问: 师父您好,弟子愚痴,虽然非常想去西方极乐世界...

证严法师:心不争,自圆满

修行学佛前应先学做人,能把自己的心照顾好,再去照顾...

戒邪淫七步曲

一、知苦回头 佛法四圣谛即苦集灭道,展开来就是知苦、...

在爱欲的执着中,不断辛苦追逐无有厌足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天,阿难尊...

供养贤圣获福广

昔日,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有一天,阿那邠...

来生的三个愿望

美国有一位非常博学多闻的学者,在八十多岁时,慨叹宇...

被信任是一种幸福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使。一个在船尾搞勤杂...

十大防癌的食物

饮食不当可以致癌,但吃对食物也可以防癌。不久前,湖...

欢喜心扫塔礼塔之殊胜功德

昔日,佛在阿耨达池,对五百位阿罗汉说道:你们各自述...

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问: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