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2014/05/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触物起照 断截惑根

过去,佛陀住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曾经教导比丘:‘当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接触外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时,一旦心生染着、眷念,代表心已经被外境系缚,产生了贪爱;有了贪爱,就会有执取;有了执取,便会有未来的业报;有了业报,就要到六道受生;一旦受生,有老、病、死,以及各种忧、悲、恼、苦便接踵而至。如是生死流转,一切众苦都由此而生。

譬如有人种一棵树,刚开始时,树苗纤细且柔弱,种树人细心呵护,用泥土或肥料培育树根,并适应时节的变化加以灌溉,小树苗在众多因缘具足下,必会茁壮长大。比丘们!当六根对六尘时,如果心生染着、眷念,只会滋养贪爱;有了贪爱,就想要执取;有了执取,便会有未来的业报;有了业报,就要到六道受生;既投生六道,便有老、病、死,以及各种忧、悲、恼、苦。大众当知,一切众苦都由此而生。

当六根对外境六尘时,若能触物起照,观一切万物变异无常、缘起缘灭,远离贪欲、情欲,心向寂灭,发舍离之心,对一切万物不生眷恋与顾念,心不为贪欲所系缚,就能息灭贪爱;贪爱一息灭,执取也会息灭;执取一灭,就不会再有来生;没有了来生,就不再经历老、病、死,以及各种忧、悲、恼、苦。如是,则一切众苦便能消灭。

譬如有人种一棵树,刚开始幼苗既细小又柔弱,种树人既不用泥土或肥料培其根部,也不灌溉,小树苗就很难成长。如果更进一步将其根、枝一段一段地斩截,风吹曝晒后,接着以火焚烧如粪土,再任灰烬随风飘扬、或投于流水漂散四方。不仅断此树之树根,更进一步还焚烧,令其永远磨灭。 比丘们!你们认为这棵树还可能再生吗?’

‘不能,世尊!’比丘们回答。

佛陀进一步开示:‘同理可知,当六根接触外在六尘之时,若能随顺当前因缘起无常观,并令心安住于生灭观、无欲观、灭观、舍观,对于一切万物不生眷恋及顾念,心不受贪欲所缚着,如此贪爱就能息灭;贪爱息灭,则执取也会息灭;执取一灭,就不会再有来生;没有了来生,就不用再经历老、病、死、忧、悲、恼、苦。如是,则一切众苦便能消灭。’

比丘们闻佛所说,心生欢喜,依法奉行。

典故摘自:《杂阿含经卷第十二(二八三)》

省思:

众生因一念不觉起惑,因而造业、受报。欲免受业报苦果,必须究其根源,从起心动念处修。古德云:‘披毛从此出,作佛亦由它。’日常生活中六根对六尘时,当触物起照,这念心时时刻刻觉察、觉照,保持清楚明白,见境不生贪爱,作主的心始终存在,日久功深,烦恼渐渐稀薄,乃至于根除。苦的根源除灭,自然不再受苦,便能离苦得乐,得大自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四圣谛

「缘起」是宇宙人生一切万法生灭变异的定律,佛陀因证...

真为生死而念佛

佛教人念佛求生西方,是为人现生了生死的。若真为生死...

生死苦海,非念佛莫出离

【原文】: 娑婆世界,以音声作佛事,生死苦海,非念佛...

这种人都是要堕到饿鬼道里去的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者,寄也,所谓人生如寄,寄生在...

心中有春天,所见所闻无不是春意盎然

笔者有一位从事社工的学生,最近生活得非常充实。原来...

把每件事物都拿来修行

若我们如实觉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那么它们...

把三界的苦「观」出来

我们对于痛苦应该持什么态度呢?你不能逃避,也不能断...

与人攀比是痛苦之源

有位居士不服气地说,邻居家家庭条件不好,夫妻两也没...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

断际心要 河东裴休集并序 有大禅师。法讳希运。住洪州...

生死极苦

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中,佛陀正在为人天四众说法。当时...

临终的往生,取决于心中的爱取

在《高僧传》讲到唐朝有一个叫僧藏法师的。这个僧藏法...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

人生永远不会等待弱者。等待的结果只有放弃或亡。 两...

虚云老和尚睡觉打呼噜,但外边的境界都瞒不过他

一般我们只能看到经书上所记述的,五阴净了是何等何等...

【佛教词典】神文表白愿文

(杂名)随愿文之有无。若有愿文,则表白已后读之。其...

【佛教词典】真言传

凡七卷。日僧荣海撰。集录印度、中国、日本等国之真言...

至诚拜佛对往生的意义

东方诸佛国,其数如恒沙,彼土菩萨众,往觐无量觉。 南...

助念只是辅助,临终者才是主导

问: 近日市面上流行一套开封念佛团,团长程晋林讲话...

无量劫来都被自己的妄想误导了

你想想看,一个人好端端的,谁愿意去造罪呢?肯定是仁...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

香花与臭鱼

在佛经中说到一段譬喻,一群捕鱼之人,一天,卖鱼以后...

寺院烧香的注意事项

大家去寺院第一件事肯定是上香。然而,其实大多数人都...

只念一句观音圣号,菩萨就可以感应到

观世音菩萨,救苦救难,只要念一句观世音菩萨,观世音...

祸与福来自我们的自造自受

当知祸福无虚,冥冥之中自有公平主宰。而祸之与福本来...

圣严法师《怎样做一个居士》

在家人信仰了佛教,通常被称为居士。 那么,做一个居...

人身不用来修行,实在可惜

世间人迷惑了,就很苦。比如从健康来看。你想要健康,...

「半」的处世哲学

明末清初的硕学鸿儒李密庵,有一首《半半歌》 看破浮...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