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宏海法师  2020/01/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念佛如果心力不够,还需要加些净观

《莫到老来方修道》,今天我们讲第九行持门的净观门。也就是说我们修学净土,你要在念佛的同时,如果心力不够,还要注入种种的补助,促成我们信愿行的完满,所以这里就加了一些净观。因为我们无始劫来,就好像纯金入到矿里面了,杂质太多,所以必须有一些加行观行来磨练我们这些烦恼习气。

你比如说净观里面,当然第一个就是观佛相好,这是正行正业,十六种观法,如同《观无量寿经》所说。

第二个,我们可以常用用不净观。不净观不仅仅是说贪欲,包括我们的身,脓血所成,我们的心,念念烦恼,我们外在的世界污染不堪,这样的话,会生起真正的厌离心。

第三个,我们叫做无常观。无常观就是说观一切,我今天好像很喜欢,慢慢明天就冷落了,后天要重新引起我注意的一件事情,过几天又没什么兴趣了,所有一切世间法就是这么上上下下、进进退退的这种无常显现。那有什么好留恋的呢?

再一个观还可以叫做和合观。观想我们所有的自身、世界,所有的这些见闻觉知,乃至我们每天住的房子、开的车子、身边的人、单位上的事,整个都如同什么,就像这个积木搭起来的玩具、屏幕上演出来的影像,毫无真实状态可依,没有实体,这就叫做和合观,容易放下,厌离娑婆。

再比如我们说的对治观,你自己身心中什么毛病最重,那你要专门跟它作对,以来消减。

当然还有一个叫做惭悔观,惭愧的惭,悔恨的悔。就是观我自己和一切众生,无始劫来,一会儿是父母、兄弟、男女、姐妹,曾不知觉,这辈子是这样的关系,下辈子又是那样的关系,甚至想想前生后世简直是乱套了。那么诸佛菩萨见我等,亦复如是,看得清清楚楚,我们要生大惭愧悔恨心,奋起勤修净土,这叫做惭悔观。

还有一个叫念念观。你要善于把控自己,你在自己观一切时中,你有生了多少在忆佛念佛的心,你生了多少利益众生的心,你起了多少烦恼,生了多少贪嗔痴,昏沉掉举等等诸如此类,念念相观,把自己的心摄住,这也是一种加行补助。

总归是以第一个观佛,观无量寿经里观佛妙相庄严为主,其他的观法为辅为伴,这样的话,就好比众星捧月,满天光彩。

好,这是我们今天给大家讲的净观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三观:杂观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若欲至心生西方者,先当观...

一句佛号圆融四法界

一句弥陀,圆融法界。觌体全真,交罗无碍。彻悟大师 一...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如何才是真正帮助亡者往生

问: 师父慈悲!可不可以请师父解释一下,如何临终助...

九界同归,修行人最后的归宿

好,诸位有缘,大家吉祥。 今天呢我们来到佛顶山,给大...

昙鸾大师的念佛说

昙鸾(476-542),是南北朝时代北魏的一位佛教高僧,号...

大安法师:边地疑城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问: 请问法师《无量寿经》中所说的边地疑城是一个什...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临终提不起正念,阿弥陀佛能把我救走吗

问: 我们都说要对阿弥陀佛有信心,然后一定要相信阿弥...

法布施的功德无量无边

《地藏菩萨本愿经》云: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

当愿众生,得入佛乘,三世平等

今天我们学习《净行品》偈颂的第一〇七愿: 入其家已 ...

为什么人的福报享用有这么多的差别相

人的福报享用有两种情况,一个叫有果无用,一个叫无果...

【佛教词典】朽秽不净

【朽秽不净】 p0636   瑜伽二十六卷十九页云:云何名...

【佛教词典】四土即离

为日本天台宗所立论题之一。出自日本天台宗僧智周所著...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

说话是一门大学问,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因为说话遭到过别...

苦都是因业而成,都是自己造的

今天是佛七的第四天了。这几天,大家都在为自己忙,这...

佛教的二十诸天

在佛教中,有二十天神,也叫二十诸天,是佛教著名的护...

圣严法师《天下有五难》

佛言:天下有五难:贫穷布施难、豪贵学道难、制命不死...

粒米大如山

有一对贫穷的老夫妇,既没有儿女,也没有谋生的技能,...

忽然临命终时,尔将何抵敌生死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般外道...

禅宗怎样参无门关

讲到参无这个法门,当年有人问赵州和尚:狗子还有佛性...

持戒念佛,万缘放下

今天讲:持戒念佛。 因为《观无量寿佛经》讲过,若人...

佛说不敬论说师长长短的果报

阿难问佛陀:世尊,若是有比丘,对他们的老师或和尚,...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无常的意思就是说,我们的生命是前后变化的,而这变化...

为什么净土宗可以带业往生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

出家后的四种修行法

出家中就有三种分别,一种是出世俗的家,我们现在的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