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慈忍治嗔恚

见羲法师  2010/1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滚滚红尘中,人往往被境界浪花里的是非曲直打得昏暗迷茫,唯有以一颗慈悲忍辱的心肠,随缘尽分的对待周遭的人事物,才是最巧妙的处世之方。

在唐朝武则天当政之时,曾有一位名叫娄师德的贤臣,其为人谨慎小心,由于娄师德曾经向武后推荐狄人杰的才能,才使得狄人杰顺利的担任宰相一职;然而,狄人杰却不知道是谁在背后荐举他做宰相的。当上宰相之后,狄人杰对娄师德总是看不顺眼,且时常想排挤娄师德。直到武后有一次拿出过去举荐丞相的旧奏章给狄人杰看,并说出娄师德对他的夸赞,狄人杰才满脸绯红,惭愧万分的说:“吾不及娄公远矣!”于是对娄师德的宽厚气度大为赞佩,两人从此成为好友。

憨山大师云:“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是非不必争人我,彼此何须论短长。”事实上,娄师德的宽厚气度是众所皆知的事。他与李昭德每天同时上朝,因为他身体肥胖,不免行动迟缓,李昭德等得不耐烦,破口大骂“田舍夫”(唐朝时骂人的术语,意思是粗里粗气的乡巴佬),娄师德也不生气,反而笑着说:“对,师德不为田舍夫,谁是田舍夫?”

一天,娄师德的弟弟正准备前往代州就任刺史一职,娄师德对他弟弟说:“我备位宰相,你又为州牧,我们当如何避免被人忌妒呢?”他的弟弟回答说:“今后如果有人朝我脸上吐口水,我也不发怒,只是默默的擦掉它。”娄师德一听,却说:“不成,人家朝你吐口水,你擦干了,就是违背人家的意思,这样只会让他更愤怒;你应该笑而受之,令面自干。”这就是成语“唾面自干”的由来。当然,这或许听起来有些夸张,但武后朝中正因为有这样的贤臣,难怪国富民安。

“柔弱生之徒,老氏戒刚强。”一般人做人做事多半不肯吃亏,好胜而刚强,认为柔和并非生存之道。殊不知,疾风知劲草,往往看起来柔弱不起眼的小草,在强风的吹袭下,竟然还比高大的树木更为坚韧;相反的,高大挺拔的树在暴风袭卷之后,往往被吹得东倒西歪,遍地的断枝残叶。同样的,娄师德的处世之道,就像小草般的坚强,韧性十足,所谓吃亏就是占便宜,人生在世也是如此,也就是“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而身为一个修行人,更必须时时穿着一袭柔和忍辱衣,时刻化除心中的嗔恚热恼。进一步的解释,“柔和”就是一种慈悲,并非懦弱,因为懦弱者无勇,不能忍受挫折的打击;选择迁就他人无礼的对待,柔和忍辱的慈悲,是“牺牲小我完成大我”的一种智慧,是无我的、平等的、心量广大而无碍的。能远离私我的爱憎,乃至于自艾自怜的心态,必能面对挫折逆境的打击,处处以大局为重。以慈悲心将个人的名利得失抛诸于后,换得他人及团体的成就,这就是真正的慈忍,不但能降服心中的嗔怒,兼能利导众生,拔一切众生苦。

“吃些亏处原无碍,退让三分也不妨”,面对过去冤家、仇家逆境的考验时,应布施慈悲欢喜,或思惟“报冤行”,不怨天尤人,甘心甘受,处处以慈忍来对治嗔心。“慈能予乐,悲能拔苦”,唯有慈悲才能拔众生苦,令众生欢喜。用慈悲心关怀大众,处处为人着想,则人见欢喜。慈悲心能令自己心量广大,产生容人的雅量,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化暴戾为祥和,解冤释结。若能进一步明白众生与己身真如平等、自他无二,就能做到冤亲平等,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儒家说:“积善之家必昌,昌未至是有余殃,殃去则昌;积不善之家必殃,殃未至必有余昌,昌去则殃。”道家亦云:“祸福无门,为人自招。”在在说明因缘果报,皆是自取自受。心中起一念慈悲,就能启发本具的光明,驱走心中嗔恚的昏暗,能够感招光明如意的人生,就算眼前尚有恶劣余报,终不会久滞;反之,心中起一念嗔恚,则有灾祸之殃,所谓“一念嗔至,万障门开”,纵使目前享有善果,也只是余报之善,不久终会失去光彩。

人生的顺逆得失,皆不离因果,了达此理就应时时以慈忍的法药来对治嗔恚,以致安心无为,超越“功德、黑暗”相互随逐的苦乐二境,如此才是处世的要妙之方。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顺境时用精进法,逆境时用忍辱法

我们看下面的九跟十,讲到果地的功德。 九、安忍内外诸...

难忍能忍的须赖

佛陀住世时,舍卫城中住着一位赤贫如洗的佛弟子,名叫...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问: 火烧功德林是什么意思? 宏海法师答: 所谓火烧功...

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

起瞋恚心,即成就百万障门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九》 普贤行品第三十六: 尔...

无怒则无敌

在中国武术界中有句俗话:练拳不炼功,到老一场空。因...

如何知道这个人能够承担大事业

修行人顺顺境境的、平平安安地过日子不是很好吗?为什...

生气时应该如何消气

常生气有损于健康已被科学研究所证实,但是现实生活中...

【注音版】地藏菩萨本愿经

根据弘化社《地藏菩萨本愿经》流通本印本校对注音。...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天人瞋骂夜叉

一则佛典故事教导,瞋怒詈骂只会造成对立、冲突,应该...

禅要如何去参

王辅益是个非常发心的信士,除了工作以外,只要有空就...

究竟法

佛光禅师向学僧提一则公案道: 古时,人们大多用纸糊...

钱怎么来的,就会怎么去

上次师父讲了一句话:很多东西都有个定数啊。这就是天...

【佛教词典】结愿

(一)即立下誓愿。灌顶经卷十二(大二一·五三六上):...

【佛教词典】道观

(术语)道为化道,谓教化他也。观为空观,谓自观空理...

娑婆世界的苦,一刻也住不下去

原文: 娑婆之苦,不可一朝居。当通身放下,一心念佛。...

【推荐】能专念六字大经王,就一切都具足了

阿弥陀佛是法界藏身,西方净土是法界藏土,念一佛就等...

印光大师谈应对灾难法语

即灾殃翻为善导,转热恼直下清凉 (因邻火延烧,物屋一...

往生净土三资粮

净土三资粮为:信、愿、行。即是信仰、发愿、修行。...

家庭也是道场

【提要】: 家庭是道场,生活作佛串。慈悲感恩和为贵...

把真如本性唤醒激活

我们看莲花的两种譬喻:一个出水义,一个开敷义。天亲...

真正能往生的人为何寥寥无几

问: 现在全国有很多居士在念佛求往生,为什么真正能...

圣严法师:只顾耕耘

绝不能用企图心、希求心、期待心修行。诸位怀抱着不同...

善识其心,善用其心

一个人去邻居家借斧头,边走边想:会借给我么?难说!...

谛闲法师法语集

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 (师拈拄杖云。)光照东...

跟佛陀结缘,这个非常重要

这个供佛它是怎么样,借事显理。就是佛陀不在了,那佛...

企业的保富之道

如果一个人具有了正确的义利观,就会有所为,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