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2010/12/2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面的窍门。

有一次,当他们到达深山的时候,发现高僧正从山谷里挑水。人们注意到,他挑得不多,两只木桶里的水都没有装满。

按他们的想象,高僧应该能够挑起很大的桶,而且挑得满满的。可是高僧为什么不把桶挑满呢?

他们不解地问:“高僧,这是什么道理?”

高僧说:“挑水之道并不在于挑多,而在于挑得够用。一味贪多,会适得其反。”

众人越发地不解了。

于是,高僧让他们中的一个人,重新从山谷里打了满满的两桶水。

那人挑得非常吃力,摇摇晃晃,没走几步,就跌倒在地,水全都洒了,那人的膝盖也摔破了。

看到这种情景,高僧说:“水洒了,不是还得再打一桶吗?膝盖破了,走路艰难,岂不是比刚才挑得还少吗?”

众人问道:“那么请问高僧,具体该挑多少,怎么估计呢?”

高僧笑道:“你们看这个桶。”

众人看去,桶里画了一条线。

高僧说:“这条线是底线,水绝对不能高于这条线,高于这条线就意味着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和需要。起初还需要画一条线,挑的次数多了以后,就不用看那条线了,凭感觉就知道是多是少。有这条线,就可以提醒我们,凡事要尽力而为,也要量力而行。”

众人又问:“那么底线应该定多少呢?”

高僧说:“一般来说,越低越好,因为低的目标容易实现,人的勇气不容易受到挫伤,相反会培养起更大的兴趣和热情。长此以往,循序渐进,自然会挑得更多、挑得更稳。”

众人若有所悟。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欲望太多而智慧太少

让孩子上重点学校好,还是出国留学好?选稳定的工作好...

慧律法师《佛陀的格言》

各位尊敬的护法居士大德,每年的九月份,也就是水陆法...

慈悲心和智慧

为了建立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人生,我们应该培养慈悲心...

​《菜根谭》警句

《菜根谭》者,一名《处世修养篇》,余以今年一月东游...

【推荐】人生迷茫时,向圣贤借一点智慧

一、向孔子学习谦虚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 过于自...

【推荐】12个经典禅意故事

【一】 禅师问:你觉得是一粒金子好,还是一堆烂泥好呢...

六祖惠能的19段偈语 句句直指人心

(一)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

末法众生的障深慧浅

障就是障碍我们修行的东西。这个障有外面的障碍,有里...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普贤行愿品...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捕鸟人

过去有个深知鸟性的捕鸟人,每次外出捕鸟不曾空手而返...

【佛学漫画】释迦牟尼佛传

星云大师著,林钜晴绘。...

别在等待中留下遗憾

惠施曾做过梁惠王的宰相,博学善辩,是名家的代表人物...

【佛学漫画】佛陀本生故事——舍身饲虎

释迦牟尼佛在因地行菩萨道时,经历了三大阿僧祇劫的修...

【佛教词典】恶说

恶说者,谓恶言说也。徒为无用之论义者,是为恶说,修...

【佛教词典】道贤论

晋代孙绰撰。现已不存。内容散见于“梁书”等。本书将...

如何培养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心

问: 学佛几年了,为什么生不起出离心和恳切求往生的...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

瑞相为何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

佛告诸比丘,大通智胜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十方...

在这世间我们很多事情都做不了主

依佛法看,怎么样才快乐?少欲才能够满足,随缘才能自...

无心的阿赖耶识「犹隔一重关」

修学佛法跟修学世间法这当中的差别,蕅益大师有一段的...

【推荐】心的五种归纳

佛教把我们的心归纳为肉团、缘虑、集起、含藏、真如五...

星云大师《人死亡之后的生命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我要和各位讲的题目是:...

我们为什么要买一个房子

从安乐道提升到解脱道,这个槛很多人迈不过去。这个槛...

玄奘法师靠什么走出了莫贺延碛

玄奘法师辞别烽火台的守将,一个人走向莫贺延碛,长八...

【推荐】谦恭,是有能力者所缺乏的美德

谦恭不是一种表面姿态,而是一个人内在品德和修养的高...

星云大师新春贺词:心好比什么都重要

2012年新春伊始,佛光山开山宗长星云大师发表新春贺词...

佛为病比丘洗浴

佛陀时代,有一个国家名为贤提,当时有位年老比丘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