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不欺人

2016/08/22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不欺人

接触到佛法,一晃二十多年了。回忆这期间的进进退退、起起伏伏,我不禁百感交集。幸亏佛菩萨慈悲不舍,不然以末学这般陋劣的根性与习气造作,恐怕早已落到万劫不复的境地了。

读大学的时候,纯粹是出于对人文哲学的爱好,我接触到第一本佛教读物。书虽然读了,但心里并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仅把它和同期阅读的儒家、道家等书籍,甚至现代心理学摆在同一个位置。

更为惭愧的是,那个时候迷恋气功,参加了一个气功学习班,花了家里不少钱,最终的结果却是这个气功组织被国家立案取缔,实在是一场闹剧。想想那时候,佛法的持戒、布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道理,完全没有影响到我的人生观,我的为人处世还是被业力牵引着,特别是在大学期间,因远离了父母和老师的督促管教,渐渐就过上了一种自由散漫的生活。贪瞋痴慢、杀盗淫妄、抽烟喝酒无一不沾,在自己的习气造作之下,福报败光散尽,进而影响到我的心理健康,抑郁、自卑、焦虑、社交恐惧,考试也不断挂科,还因为逃课,受到学校的纪律处分。

跌跌撞撞了四年,总算是大学毕业了。有缘结识了一个女朋友,后来成为我的妻子。她的父母,是修行净土法门的居士,不断地向我弘法。可惜的是,我魔怔般的生活,并没有因此结束,甚至愈演愈烈。现在回想原因,一方面因为习气的力量强大;另一方面,在都市生活中,大家都在忙着“奋斗”,追求“成功”,当时身处漩涡之中的我,也在这种“社会共识”的力量驱使下,忙于跳槽、出国,哪里看得明白啊?最严重和不可饶恕的错误,是我与女朋友未婚同居,怀孕后又让她堕胎,犯下了杀人的重罪!后来信受佛法的我,回想起这件事情的罪过,感觉毛骨悚然、痛心疾首,如万箭攒心。可是犯下的错误,如覆水难收,除了念佛、忏悔、超度,还能做什么弥补呢?

五戒、十善,可以说是毁犯殆尽。那真是不堪回首的日子啊!

天理昭昭,现世果报迅疾成熟。那时的我,完全像一头迷宫里的野兽,各种的挫败、失意、沮丧、愤怒、压力、病痛、心理变态……一股脑找上门来,我的情绪完全不受理智支配,几乎全部的人际关系—从亲人到同事、朋友,都闹翻了,三天两头和妻子吵架,闹离婚。到最后,工作也丢了。而想要小孩时,妻子却又流产了。

在如困兽般痛苦挣扎的十几年中,我因缘际会地投入了佛法的大海,寻求出路。受岳父、岳母的影响,接触到《净土》杂志,及《了凡四训》、《太上感应篇》、《俞净意公遇灶神记》、《安士全书》等善书。既然佛刊与善书都在宣说修善断恶、积福改运,何妨一试?当真正开始想与无始劫来的烦恼习气做了断时,才发现,真如生龟脱壳般的艰难。说到底,是一个“我”字放不下,起心动念,无不是自私自利。转变心性的过程如此艰辛,在经历了无数的挫折、碰壁、孤独、绝望、辗转难眠、疾病之后,我终于慢慢地走入佛法,按照佛法的指导,开始皈依持戒,礼佛拜忏,诵经听法,放生吃素,助印经书,供养三宝,为怨亲作法事,慈善布施,义务献血……我真诚地向亲友道歉,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和睦家庭。更重要的一个修行,当然是对净土法门的信受奉行。几年来,我坚持诵经、念佛,每日的定课是一万五千遍佛号。此外的时间,除了要动脑子想事情或与人谈话交流之外,尽力做到默念佛号,不令中断。

在不知不觉中,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和妻子有了一个健康可爱的小女儿,亲人之间的关系都恢复如初、其乐融融。甚至在我的感染之下,家人也开始拜佛、吃素,实在令人欣慰。此外,我也找到了一份自己喜爱的事业,生活富足。

随着对佛法的深入学习,我也认识到,世间的所谓幸福,其实都是不靠谱的,至多只是依报随着正报转变后带来的副产品。佛菩萨善巧施设,“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我们万万不可沉迷于世间福报。三界火宅,唯有抓紧出离才是正途。而发菩提心,信愿念佛,成办往生,得不退转,回入娑婆,度化众生,才是净土弟子的终极使命。即使一时还不能发出真实无伪的无上菩提心,也不能丢掉这个念头,要让它时时刻刻萦绕心头,指导我们的修行。

印祖《复叶福备居士书一》开示:“无论在家在庵,必须敬上和下。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劳,成人之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不论人非。行住坐卧,穿衣吃饭,从朝至暮,从暮至朝,一句佛号,不令间断。或小声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别念。若或妄念一起,当下就要教他消灭。常生惭愧心,及生忏悔心。纵有修持,总觉我工夫很浅,不自矜夸。只管自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样子,不看坏样子。看一切人皆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汝果能依我所说而行,决定可生西方极乐世界。”在剩下的时日里,我要老实听话,随缘度日,信愿持名,积累资粮,成办往生大事。佛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佛不欺我!众生信受奉行,全体靠倒,实在是幸甚至极!

《净土》杂志2016年第2期        文/王洪涛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人生只有使用权

我常说「人生只有使用权」。 当付出时就会得到欢喜,...

打湿自己的人生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

画好自己的底线

有一位武术大师隐居于山林中。听到他的名声,人们都千...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情欲如水,因果轮回如堤坝

原文: 譬如长江大河,由有堤圩,故不横流。人情如水,...

放弃就会丧失积功累德的机会

这个不迷不取不动,我们一再强调,关键在不迷。其实,...

星云大师:将来要做什么

青少年的时候,同参道友三五成群经常讨论著:「将来要...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

观无量寿佛经疏

观无量寿佛经善导疏重刻序 印光法师 人生世间,祸福吉...

【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印光大师校印本)...

德森法师往生记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

率真侠肠的紫柏尊者

紫柏尊者(1543-1603),明代四大高僧之一,讳真可,字...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

【佛学漫画】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阿弥陀佛是一尊什么样的佛呢...

【佛教词典】三无性论

梵名 Try-asvabhāva-prakarana。凡二卷。陈·真谛译。...

【佛教词典】俱舍释论

(书名)阿毗达磨俱舍释论,二十二卷,陈真谛译。旧译...

印光大师论念佛人如何对待疾病

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规律,疾病是人生八苦之一,念佛人...

世界上最不值的交易

给你一元钱,然后你给我一百元可否?我相信古今恐怕无...

心不可得,病来逼谁,谁受病者

五观心治者。不带想息直观于心。内外推求。心不可得。...

大悲水的加持与服用方法

(一) 大悲水的加持方法 加持大悲水,当发至诚恳切心,...

境无好坏,好坏起於心

境缘无好坏,好坏起於心。愚人除境不除心,至人除心不...

【推荐】别醒悟得太迟了

我总认为,知识分子身上有一份责任,以慈悲心维护社会...

【推荐】依止普贤之德修学的加持力

世尊!我用心闻,分别众生所有知见,若于他方恒沙界外...

证悟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死

下面我就说说解悟与证悟和了生死的关系。解悟不能了生...

圣严法师:家庭暴力是否要忍耐

问: 最近家庭暴力问题很受重视,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烦...

用几十年的苦难,换取永远的解脱

人生的晚景是凄凉的,不管你是鳏寡孤独,还是子孙满堂...

往生的人要先把生死业力沉淀下来

当我们面对过去的业力时,诸位!你就不能用业感缘起了...

修行不是为了得到,而是为了放下

快乐不是我们的归宿,痛苦不是我们的归宿,内心的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