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证悟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死

净慧法师  2023/10/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证悟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死

下面我就说说解悟与证悟和了生死的关系。解悟不能了生死,证悟要到什么程度才能了生死?我觉得,解脱在教下分为两种:一种叫慧解脱,一种叫心解脱。慧解脱就是解悟,心解脱就是证悟,这两种都有得解脱的可能。那么能不能得到解脱,那就不管你是证悟也好,还是解悟也好,那就看你临命终时那一着子如何。有时候解悟,你的智慧能够避生死,能够在临命终时那一念,你顶得住,不迷惑,也能了生死。有的有证悟的人,他智慧的力量不够,临终那一刻,他顶不住那种八苦交煎,不能了生死的,也有。这是一种情况。

第二种情况,那就是讲的更高一层的境界,所谓菩萨的境界。真正得到证悟的人,我昨天晚上也曾经提到一个问题,叫“不尽有为,不住无为”,这是《维摩经》上的话。就是说,他证悟了以后,有为法他还要保留一点。保留一点习气。做什么呢?他还能来这个世界,所以叫“不尽有为”。也不住在无为里面,住在无为里面,他没有办法再来这个世间弘法利生。这就是更高一层的境界。

我们现在所说的了生死,往往有一个误区。有个什么误区呢?就是了了生死以后,再不来这个娑婆世界。实际上这和古代禅宗大德的教诫有很大的区别。比如说沩山祖师,他就提出了一个“异类中行”的问题。比如说南泉普愿,他就提出一个“百年以后,到山下做一头水牯牛”的问题。“异类中行”实际上就是要随类化生,救度一切众生;作一头水牯牛,要到畜生界去现身说法。那个是叫生死自由,那个是叫了生死,了生脱死,就会不被生死的现象所迷惑。能够不管在哪一道,他都是自由的。所谓不是受业力的支配,而是愿力的落实。真正的了生死,是要做到这步田地。

那么证悟到什么时候了生死?证悟的人,了生死是每一念的事情,不是到要死的那一刻。每一念的生死不能了,到了临终那一刻,生死也了不了。所以真正的佛法所讲的道理,禅也好,教也好,都是讲的要兑现。兑现的是什么呢?叫“现证涅槃”。当下证得涅槃,大家不要误会了,我们当下都死掉了。不要把涅槃看作死。涅槃就是当下的清净,当下的清凉,当下的烦恼熄灭。涅槃是烦恼熄灭。

骂你一句,你好像是春风吹到耳边一样;打你一巴掌,你好像是有人在给你挠痒痒一样。你能够做到这个程度,你能了生死。打你一巴掌你也要打他两巴掌;骂你一句你又骂他十句,你生死了不了。不管你是证悟也好,解悟也好,这一关突不破,你别想了生死。这很现实,骂你一句是不是春风吹到耳边哪?“你这个没用的东西!”你马上就无明火起来了——我怎么没用呢?我这么大的用处,孩子生了几个,孙子都一大群,还没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慧法师文章列表

禅修需调五事

禅修需调五事:第一,调饮食;第二,调睡眠;第三,调...

生死关头,切切不可被恩爱绑住

明朝沈槐庭居士,潭州人,少年失学,不能穷究佛经,畅...

只因众生有生死,佛才讲涅槃

华严五祖宗密大师在《圆觉经大疏》中说:以一切种智释...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圣严法师《禅的本质》

在开始讲这个题目之前,先澄清一个观念:禅是不能讲的...

贪黄金堕为毒蛇

在很久以前,波罗奈国,有一个痴呆的人。他虽痴呆,但...

修习禅定的一些方法

禅宗分五家:临济、曹洞、云门、法眼、沩仰。临济宗是...

【佛学漫画】虚云禅师

摘来一滴云端露,龙华三会献佛前...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清楚的觉知每一个起心动念

我们在打禅七的时候,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保持自我的...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

腊月三十日到来如何抵对

古代有大德把修行功夫能不能过硬,在关键时刻能否发挥...

生活禅与禅生活

今天简单地和大家讲一讲生活禅和禅生活。这是个老题目...

【佛教词典】外医治论

【外医治论】 p0492 显扬五卷一页云:外医治论,谓外医...

【佛教词典】可中

(杂语)可中犹纵使也。沩山警策曰:可中顿悟正因,便...

日常生活的发心与行道

我们一般人学佛,目的是什么?图现前的利益,怎么样能...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

宗舜法师:灾难来时你的佛号还能提得起吗

我们大家不要面临灾难的时候却又怀念一些所谓美好的时...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问: 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 绍云老和尚答: 现在有些学...

念佛别怕妄想

我常引用佛国禅师描写华严经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其中两...

怎样的状态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问: 法师您好!印祖一再强调我们要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

星云大师《六根互用》

我们必须引导自己的六根,超越五欲六尘的业恶,来达到...

【推荐】先求认命,再求改造命运

《唯识学》上说:我们凡夫的执取,它不是普遍的,它是...

学佛要实修实证

《大庄严经》里有这么一段记载:从前有兄弟二人同时出...

不能忽略权法的重要

我们看第三个,辛三的说法教化。看经文。 华光如来,亦...

不要只讲「空」,还要把「有」建立好

在与大家的分享交流中,听到很多人谈到了空,也对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