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成就三法得道果

2017/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成就三法得道果

过去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对比丘们开示:如果比丘成就三法,现世就能得到安稳快乐,如此精进用功,便能漏尽烦恼,证得道果。是哪三种功德呢?第一、善护诸根,调心寂静;第二、饮食知节知量;第三、系念道法,不失经行。

如何善护诸根,调心寂静?比丘们!如果眼睛见到外面种种色尘境界,不再念念相续,攀缘尘境,不用意识心分别好恶、美丑,眼根便得清净,希望得到解脱,就要善护眼根。如果耳朵听到种种音声,鼻子闻到种种气味,舌头尝知味道,身体接触硬软细滑,心意识透过诸根分别万法,而能够如实了知,不再念念相续攀缘执着,意根便能得清净,若希求清净解脱,就要恒常守护意根。如此时时返照,便能使诸根寂静。

饮食如何知量知节?比丘们!饭食之时,当系心思惟饮食之所来处,不要贪求饮食的丰足精好,饮食是为了支撑形命,保住地、水、火、风四大假合之身。藉由饮食调身保持健康,避免疾病产生。色身如果安稳有力,便得以安心修道,使梵行不绝。

譬如有人身上长了恶疮,用药草膏脂涂抹患处,为何要涂疮?无非是要使恶疮赶快痊愈,饮食知量而有节度也是如此。如理思惟饭食之所来处,不贪求丰盛精好,当知饮食的目的是为支撑形命,保全这四大假合之身,避免疾病产生,身安则道隆,如此才能继续精进修持梵行。又如承载重物的车子,车轮须用油润滑保养,才能负载重物抵达目的地。

比丘们也是如此,饮食知节度,思惟饮食所来处,需众缘和合来之不易,莫求鲜美丰足好食,饮食是为了保全躯命,气力充盈以修道,使梵行不绝,因此受诸饮食调身,使不患疾病,令身有力,得修梵行。因此,比丘们!饮食之时,要知量知节。

如何是系念道法,不失经行?比丘于前半夜、后半夜之时,恒常思惟佛法道理,不错失用功的时节因缘。在昼日与初夜的时候,或行走、或静坐,思惟微妙之佛法真理,以除去心中的无明烦恼。于中夜之际,右胁而卧,正念守意,使心清楚明白。到了后半夜,起身经行,思惟佛法甚深义理,去除心中烦恼缠盖。比丘们!应当如是修习,系念道法,是名比丘不失经行。

如果有比丘能善护诸根、调心寂静,饮食知节度又能不失经行,时常一心系念道品,这位比丘便能成就二果,继续精进不懈,于现世中即能证得三果阿那含。犹如善驾车乘之士,在平正的道路中,驾御着四匹马的车辆来往奔驰,没有阻滞,不论要到何处,必定能够抵达。比丘也是如此,若能善护诸根、调心寂静,饮食知节知量,不失经行,一心系念道品,如此便能成就二果,持续精勤用功,现世中便得以漏尽烦恼,证得阿那含果。

当时,比丘们听闻佛陀的开示,个个法喜充满,信受奉行。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十二·三宝品第二十一(六)》

省思:

《华严经》云:“不起凡夫染污心,必成寂静菩提果。”修行就是在动静闲忙中收摄诸根,在生活中时时反观自照。不攀缘追逐外境,心自寂静。饮食知量有节度,不论白天或夜晚,心中始终系念道法,如理思惟。佛法做一分得一分,做十分得十分,如是脚踏实地努力修行,日久功深,定能与道相应,成就道果。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修福应要注意的两点

【原文】 古有偈:修慧不修福,罗汉应供薄。修福不修慧...

圣严法师《修行佛法不出福慧二门》

六度万行 即是福慧二门:「布施、持戒、忍辱、精进、...

证严法师《调伏人生二十难》

目录 : 序言 第一难,贫穷布施难 第二难,富贵学道难...

慧律法师《念佛人不要忽略般若智慧的重要》

有因缘碰到佛法的人,也想修行,但是,却认为自己很行...

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

问: 什么样的人,在什么时候适合通读大藏经?通读大...

为什么有些人一修行就犯困

【如是发回向愿已。复往余静室。端坐一心。若称诵若默...

善用时间十诀

(一)事先要有安排 每天应做的事,应有事先的计划,否...

你要是做了,这才是真正保险

大家学完《地藏经》,我们依法行持哪怕七天都好,光说...

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

【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晚课蒙山施食仪...

【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

在禅定中看到的三件怪事

过去有一个高僧证得了神通,有一次出门,在禅定中看到...

圣人、妻子和老虎

有一个青年,听说喜马拉雅山的山腰上居住了一位有德行...

观机说法

有一次,目犍连尊者收了两个弟子,他们都跟目犍连尊者...

【推荐】在富裕中亲尝贫困

爸爸有时候,会给我们一种处境,要我们自己去体会。自...

【佛教词典】志言

(?~1048)宋代僧。寿春(安徽寿县)人,俗姓许。相...

【佛教词典】四求

(一)指四种欲求:(一)欲爱,即贪爱欲界之五境。(二)色...

圣严法师:不知不觉布施了一千万

我有一位弟子,在二十年前家中尚不富有时,便偷偷在心...

布施的四种障碍

布施的障碍,按照《瑜伽师地论摄抉择分》所说,略有四...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

念佛时见到瑞相怎么办

凡念佛人,但宜至诚恳切,一心正念。绝不妄想见佛见境...

佛法入心,毒海回头

我叫净心,今年48岁,出生于江西南昌的一个工薪家庭。...

如何突破困境

1967年,佛光山刚开辟时,一片刺竹荆棘,到处深壑崎岖...

以这种心态来拜忏,是不能灭罪的

称情爱恋,违意憎嫌,此不净心,未足除罪。 这是说明在...

捡回了一个爸

一天,我陪患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出去散步。胖婶颠着小脚...

天耳通

从前,有一个叫耆婆的老先生,他会一种很特别的功夫,...

没有断除淫欲,能往生极乐世界吗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

生气对身体的伤害

每个人,几乎都知道心情不好,对身体是巨大的威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