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不可将心待悟

明一法师  2015/1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不可将心待悟

祖师们叫我们用功,常常说:“……不可将心待悟……”。就是说在用功的时候不能停留在某个境界,要一直用功下去。就像来果老和尚的话:“一个话头,就能把你送到家。”所以就有“举不顾,即磋互。拟思量,何劫悟。”这样的说法,这个“不可将心待悟”,就是不可“举不顾”。

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不能总在等待,不能满足于现状,希望出现奇迹。应该精进不断,努力不断,奇迹就是在不断地努力中出现的。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就会发现,那些出现奇迹的人,总是那些精进的人。我们之所以认为他们出现了奇迹,那是因为我们没有全面看问题,没有看到他们精进用功的时候。

自己身边就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现在四祖寺新请的维那师,自己刚回到四祖寺的时候,他还是沙弥,有一次看他没有吃晚饭在拜佛,我就问他:“干什么不去吃饭?为什么晚上还拜佛?”他说:“这样时间过得快些。”我说:“你可以学点别的啊,学习的时候,时间会更加过得快,比如打坐什么的。”当时真的是被他瞒住了,实际上他是在刻苦用功而不想让别人知道。

自己当时就很羡慕他。他的唱念、法器就好像不要学一样,拿起就会。自己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学会打木鱼,他一上来就会。一开始以为是他年龄的关系,再后来想的是他根基厚,以前种的善根好,总之是在胡思乱想。最近才发现年龄关系固然存在,但是他的精进用功是最重要的。

通过观察发现,他的特点是自己一个人躲起来精进用功。总是把自己关在寮房里面颂经;或者大殿里面来回地练习唱念和法器;再或者自己一个人跑到毗卢塔打坐用功。难怪师父叫他唱个什么调,他两三天就能唱出来。所以这样有根基,又能勇猛精进,不“将心待悟”的人,才是佛教事业将来的希望。

同样自己身边也有很多“将心待悟”的人,一开始也是勇猛精进,根基也很好。但是后来停留在自己的好境界上,不肯接着努力用功。常常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大多是推托有病,或者身体不好而不再努力。结果不久就真的生病,延误了自己的出家目的。

从古至今有很多很多这样的例子。我记得何山守珣禅师就是一个这样的好例子。他用功的方法是将自己的被子封存起来,发誓道:“此生若不彻去,誓不展此!”从此坚持夜不倒单,白天打坐,晚上经行或站立。用功之精勤与恳切,如丧考妣,如履薄冰,最后大彻大悟。

自己也有亲身体验,每当勇猛精进的时候,总是事事一帆风顺的时候。一但“将心待悟”了,也就是事事不顺,有求不应的时候。所以总是在鼓励自己,甚至是强迫自己,只要能站得起来,能走得动就要跟上大众的队伍。不怕晕倒,因要是晕倒一定会有人扶自己的,即使没有人扶大地也会承载自己。更不要怕死了没有人来收尸安葬,因为大家都不愿意看见尸体,看到了一定会把它收拾清理掉。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推荐】修行无别修,贵在识路途

说到用功、了生死,何谓生死?又如何了法?古人讲修行...

【推荐】调整心态有三个方向

从大乘的角度呢,心主要的调整啊,有三个方向: 第一个...

圣严法师《谢谢癌菩萨》

病苦是帮助道心增长的逆增上缘,重病更可能是悟道的因...

盘山宝积禅师的悟道因缘

幽州盘山宝积禅师是唐代高僧。与其他高僧的悟道因缘不...

勇悍精进无懈怠的常精进菩萨

常精进菩萨,又名常应时菩萨,以修行精进波罗蜜为最胜...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

慧律法师《「运命」而不被「命运」》

当前命相、风水、地理之学大行其道,相信的人为数不少...

净慧法师:做人的六条标准

学佛的最后落脚点在什么地方? 我想,落脚点就在实际...

【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心律法师:戴佛珠的含义

也许,有的朋友认为,现在谁都可以戴佛珠就像普通的金...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下品下生

【经文】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

业的三种报应模式

经说业有三报:一曰现报,二曰生报,三曰后报。 现报者...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问: 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

【佛教词典】假名世间

(界名)又曰众生世间,有情世间。三世间之一。于世间...

【佛教词典】已到究竟补特伽罗

【已到究竟补特伽罗】 p0230 瑜伽二十一卷十九页云:云...

【推荐】身体24小时的使用手册

1:00 人体进入浅睡阶段,易醒。此时头脑较清楚,熬夜...

内心的善法比外境的物质更重要

我们一个人做事,往往在一念之间,首先你要在你内心当...

星云大师《永不退休》

人生在世生活,不管服务公职,或是私人企业,都有退休...

般若和愿力要怎样去实践

问: 师父,在修行的过程中,般若和愿力这两个方法要...

「水观」应该怎么修呢

观于身中水性无夺,初从涕唾,如是穷尽津液精血,大小...

【推荐】感恩「病」,让我更懂慈悲

我从十三岁开始病,到现在五十多岁,病足四十多年,可...

止中带观,观中有止

修止观,先修止。 系缘守境止: 系心鼻端脐间,我人心...

敲木鱼

年轻的父亲严厉地责打孩子,惊动了正在屋里念经的祖母...

极乐世界的莲花为何有的茂盛有的枯萎

《阿弥陀经》讲三种庄严:池水、宫殿、莲华,它的重点...

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

俗话说,一日吃三枣,一辈子不显老。红枣最突出的特点...

福报是从众生身上得来的

有的人会说。我很穷,根本没东西布施,你就布施微笑吧...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