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2017/02/07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多次拒绝皇帝封赏而被流放的禅师

芙蓉道楷禅师是山东沂水人,参投子义青禅师得悟心法后,游历国内名寺,极力弘扬曹洞宗风。宋徽宗崇宁三年,皇帝下诏请道楷禅师住持东京净因寺。

大观元年,道楷禅师又移住天宁寺,这时在僧俗两众中已有崇高声誉。

开封府尹李孝寿上奏朝廷说,道楷禅师"道行卓冠丛林,宜有褒显",于是徽宗皇帝赏赐紫方袍及"定照禅师"称号。

内臣将敕命送达道楷禅师处,道楷禅师谢恩之后,又向内臣陈述个人志愿:"出家时尝有重誓,不为利名,专诚学道,用资九族,苟渝愿心,当弃身命,父母以此听许。今若不守本志,窃冒宠光,则佛法、亲盟背矣。"然后上表请辞,不肯接受皇帝赏赐。

徽宗皇帝不仅不接受道楷禅师的请辞,反而再一次降旨给开封府尹,让他强令道楷禅师接受赏赐、封号。道楷禅师依然如故,立场坚定,不肯接受赏赐,终于惹得徽宗皇帝大发雷霆,下令以抗旨不遵之罪将道楷禅师收监。

官员知道禅师道心坚定,并非刻意触怒皇帝,有意要为禅师开脱,在审理案件时故意问他:"长老大概生病了吧?"

道楷禅师却坦然回答道:"我没生病。"

官员只好又道:"怎么没病,长老身形枯瘦憔悴,肯定是得病了!只要承认有病,就可以免去刑罚呢!"

道楷禅师坚持立场:"我以前生过病,最近确实没病,怎么可以诈称有病侥幸求免罪责?"

官员听后叹息不已,实在没辙,只好如实判罚,将道楷禅师发配到山东淄州。

开封道俗看到禅师蒙受如此委屈,无不痛哭流涕,而道楷禅师却神态自若,坦然戴上刑具,就像修行一样,悠哉悠哉前往淄州。

道楷禅师到了淄州之后,租了一间小屋,慕名而来亲近禅师的人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

一年之后,皇帝下令取消对道楷的处罚,让他自由选择去处。于是道楷禅师就在芙蓉湖畔建立道场,继续弘传佛法,大扬宗风。

当我们形容某人修道境界高深时,常说他们心境如如不动、定力非凡。道楷禅师正是最佳楷模,他以无上定力,做到既不被世间名利所左右,也不为朝廷权势所屈服,真正是"不慕紫衣不避刑",因此深受道俗两众的景仰与敬服。

明代莲池大师编《缁门崇行录》,就将道楷禅师这则故事收入,并赞叹说:"荣及而辞,人所难也;辞而致罚,受罚而不欺,不曰难中之难乎?忠良传中何得少此?录之以风世僧。(荣名及身而能坚辞,已是一般人难以做到的;因坚辞而受刑罚,受刑罚而不以欺诈求免,不能不说是难中之难了。忠良传中怎可以没有这一则的记载呢?因此录下来作为当世僧众的楷模!)"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龙裤国师的故事

昔日漳州有一贫苦的人在寺出家,心想修行,苦不知如何...

真实的唐三藏--玄奘大师

曾经统治古代印度的戒日王向全印度发出敕命,命印度知...

看虚云老和尚如何演绎轻安

有些真正的修行人,走路脚步很轻,说话声音很柔软、很...

果一老和尚改变了我的一生

东林寺前方丈果一上人(1922-1994) 我与东林寺的缘 一...

出水莲花自清净——记著名高僧惟贤长老

山城重庆,由于经常雾气氤氲而素有雾都之美誉。长江、...

八岁论师的舍利弗尊者

八岁走上论师宝座 舍利弗译为身子,其母身形好,身子...

两世为僧的南岳慧思大师

慧思大师(公元515-577年),俗姓李,后魏南豫州汝阳郡...

本玄法师传奇:五个女人都想诱他失身但都失败

本玄法师,号妙圆,俗名李善忠,甘肃省武山县杨河乡西...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

六度集经

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印光大师校印版本)...

佛说百佛名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

【佛学漫画】《法华经》故事之髻中明珠的譬喻

髻中明珠的譬喻...

坚定的信念值得终身携带

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

佛陀的一天

佛陀一天的时间分成五个部份:上午,下午,第一时夜,...

【佛学漫画】富贵法中求

太虚大师曾说:此资生之佛教,即为释迦托付与药师之法...

【佛教词典】三种止观

(名数)渐次,不定,圆顿也。...

【佛教词典】天王

欲界六天中最低一层天,在须弥山半腰之四方,有天主四...

念阿弥陀佛后,还念八十八佛,这是杂修吗

问: 感恩师父远道而来为我们讲经开示。我的问题是:善...

星云大师《佛教对行为的看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感谢佛陀的慈悲,感谢各位...

皈依时听不懂能成就皈依吗

【疏文】 《多论》云:受三归者,先称法,后称佛者,不...

前进需要勇气,拐弯需要智慧

从每个人成长的轨迹来看,人生天地间,路路九曲弯,从...

致命的误会

有一个男人总是猜疑身边的亲人朋友,每做一件事都要反...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结了善缘,才能得蒙救度

《智论》里面说,一种可能,或可蚂蚁在自己的前面成佛...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另类的放生人

以前我去买小鱼小鸟,总是对卖主不屑一顾,有一种高傲...

阿育王弟的果报因缘

古印度时代的阿育王,有弟名毗多输柯,相信苦行外道的...

祭祀祖先应该用素食

食肉一事,大是怪事,但以习行既久,不知其非,反以为...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十方诸佛是在果地上圆满了菩提心,我们业力凡夫是在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