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一位海鲜餐厅老板的果报

黄柏霖  2017/02/1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一位海鲜餐厅老板的果报

我有一位莲友的爸爸,开餐厅,这位莲友跟我共修十几年了,一、二十年,那我始终就一直想告诉他说:“你可以告诉你爸爸,不要再开餐厅了。”尤其餐厅一定要杀海产,那有些人会说: “黄师兄,你说开餐厅,那你是吃素的,那有很多人吃荤的怎么办呢?”所以这才会说:“天下有吃肉的人,才会有杀生的事情”。

我那位莲友的爸爸,当时死掉的时候在台北,我去医院跟他关怀的时候,他当时非常地怕死。你看你也怕死,动物也怕死啊!这莲友跟我讲,我马上就知道,我就不跟他讲死,那是我见他最后一面。我赶到亚东医院的时候,已经是最后一面,我自己知道是最后一面,后来他就送到台北的慈济医院。

后来往生的时候,我去跟他关怀,我本来的习惯,跟亡者关怀,我会把陀罗尼被掀起来,我看亡者最后一面,对不对?“看看我最后一面”,我都会这样说啊!结果那天不能掀起来,那我就很好奇,我就跟我的莲友讲说:“为什么身体包这么紧啊?为什么包这个白布啊?”他说:“师兄,不行啊!我爸爸的皮全部都破掉了”。他说:“只要一动,皮就全部都掀起来了”,哦!我知道了,你开餐厅,你不管是烫猪肉,你不管是烫鸡肉,你不管是烫鸭肉,你不管是烫鱼,全部把牠热水滚烫,皮不就全部都剥掉了吗?所以在临终的时候,所有果报全部现前,连要给家人最后看一眼都没有办法,怎么会没有果报呢?

所以这一段的重点,我们分成三段,【人不杀生,爱护物命,及放生施食,得长寿报。】为什么我这一集会讲仔细一点、深入一点?因为太多的病苦了。你到医院去也是客满,台北大医院像菜市场,全部客满,床铺不够,全部走廊里面都塞满了人,那等到身体一好,出去又开始吃了。所以这里讲“人不杀生,爱护物命”,能够“放生施食,得长寿报”。我讲一个故事,我们台湾早期到美国留学的一位科学家,叫雷久南博士,在台湾非常有名,都劝人家吃素、放生、念佛、忏悔。我编了一本叫《健康之道》,就引用很多这位雷久南居士的开示。我早期有编一本《健康之道》,最近就比较没有流通,但是早期流通很多。

那么雷久南博士,她讲这个故事,她说:“放生乃福寿之本”。她讲一个特别的故事,这里讲说:放生得长寿果报,我们就引用一个外国的故事给各位听。有一位加拿大的女士,五年前得到(这个五年前指写这篇文章时候的五年前),她得到末期恶性的皮肤癌,扩散到肺部,医生宣告无药可治,只有三个月的寿命。

在这种情形之下,她想:与其要等死嘛!不如到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去死,然后她选择了尼泊尔。你知道尼泊尔是佛陀的故乡,也是一个佛教国家,我是没有去过啦!很多人都去印度朝圣,都还会到尼泊尔。

她这位加拿大的女士选择了尼泊尔,她经过朋友介绍在喜马拉雅山(就是我们讲的雪山),她在喜马拉雅山认识了一位仁波切,藏教的仁波切。这位仁波切建议她:放生以延寿、延命,因为她寿命快到了,她只剩下三个月。她回到加拿大以后,到温哥华,大概是住在那个地方,她每天就到码头去等渔船进港,买下鱼虾放生。那么她对待其他动物,比如说像狗,她能救一条算一条,救一条命算一条命,四个月以后,她的癌症消失得无影无踪。

那隔一年,雷久南博士跟她通电话,她说:“我的乳房又出现了一个硬块,查出来是癌”。她又再如法炮制,每天放生、吃素,不到三个月,她病又好了,这位女众有福报。雷久南博士就问她,她说:“妳一天放多少生命?”她回答说:“我平均一天放一百条”。她放生完了以后,她还抽时间散步,思惟人生的意义:人生究竟为什么?以及她自己到底这辈子来,要做什么工作?

她后来改变工作方向,她本来是一个服装顾问,后来去当环保顾问,还有商业道德的慈悲心的顾问,这个是在1990年,雷久南博士写的这篇文章。这就是真正放生得到长寿的福报,很好的一个见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勿营明日计,当勉后世义

《俱舍论》云:此中寿不定,末十初无量。谓南瞻部洲众...

助念时应三班相续佛声不断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

杀生遭现世报三例

我姓陈,家住嘉义。最近听了一些因为残杀动物后来遭受...

什么是「定业」与「不定业」

这个定业跟不定业是说什么呢?前面我们讲这个业有两种...

天将降祸于人,必先厚其福而报之

老子曰 天之道,其犹张弓与?宇宙的法则天之道,如拉弓...

佛说骨节烦疼因缘

佛住止在阿耨大泉时,有五百位大比丘众随侍在侧,皆是...

对治娑婆世界的爱取,这是成败的关键

你的生命有限,你要把重点放在哪里?是业力还是执着?...

在家菩萨戒本

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

大宝积经

大宝积经卷第一 大宝积经卷第二 大宝积经卷第三 大宝...

浴佛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峯山顶,与大苾刍众千...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宿缘所追,今复来矣

智者大师在天台教里面,那是了不起的一位大祖师,他的...

学佛治抑郁,驱散阴霾,走向光明

一直想跟大家聊聊我学佛的经历及感受,虽然从我自身而...

驾驭愤怒

从前有位富有的妇人,在社交圈内以乐善好施闻名,她有...

提婆达多的妙行方便

一天,比丘们齐聚一堂,同声赞叹佛陀大慈大悲,即使提...

【佛教词典】八叶莲台

(术语)胎藏界曼陀罗之第一院中台也。中央为大日,四...

【佛教词典】径山

位于浙江余杭西北约二十九公里处。高约九六○公尺,周...

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念

作为一个修道人,我们现在还不能达到无念,但一定要保...

老子的素食思想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老子被认为是具有素食思想的代表人...

五欲的过患

智者大师把这个止观的修行,分成十科。前面的五科是一...

星云大师《从阿弥陀经说到净土思想的建立》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今天我要讲的题目是:从阿...

念佛消业障出家获新生

我家族从祖辈开始,男众有一种共业,寿命都短。我没有...

做到了这三点,我们就能往生极乐世界

现在我用最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讲一下往生的保证。我们希...

从愚痴造业到持戒念佛

阿弥陀佛身金色,相好光明无等伦。白毫宛转五须弥,绀...

该放下的放下,该舍弃的舍弃

人们常说,聪明人就是能够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而愚蠢...

能低头,必定会有扬眉吐气的一日

有人间:从地到天有多高?哲学家回答:三尺高!为什么...

文珠法师《修福修慧修净土》

一、修福 (一)福的意义与类别 何谓福?福是指人间富...

不容父母何以容天下

我们都是父母生而养大的,但是每位父母都不是完人,都...

善巧导净土,妙验西方路

沈中旭。字启白,江苏吴县人,年少时个性豪放不拘小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