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平等惠施获福无量

2018/09/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平等惠施获福无量

昔日,佛陀在罗阅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度众。一天,师子长者来到舍利弗尊者的住处,顶礼后坐于一旁,说道:“恳请尊者到家中接受供养。”舍利弗尊者默然受请,长者便起身顶礼离去,亦恭请大目犍连、离越、大迦叶、阿那律、迦旃延、满愿子、优婆离、须菩提、罗云、均头沙弥等五百位上首僧众,同受供养。

长者随即返家,备妥种种极妙饮食,敷好座具,向尊者们禀告:“希望诸位尊者都能应时慈悲接受供养,我已准备好,恳请尊者们光临寒舍应供。”诸大阿罗汉各着三衣,持钵入城到了长者家。尊者们都入坐后,长者亲手奉上饮食,待尊者们用完斋饭,再奉上净水,并供养每位尊者一条白毡,同时上前接受祝愿。舍利弗尊者为长者演说极微妙之法,说毕便起身离去,回到住处。

这时,罗云尊者来到佛陀住所,顶礼后退坐一旁,世尊问道:“罗云!你刚从哪里回来?”尊者回答:“师子长者今日供养众僧。”世尊再问:“长者供养的饮食精致美味吗?所供养的卧具是细致或粗糙?”答:“斋饭非常美味丰盛,我手上拿的这条白毡,就是长者供养的。”世尊又问:“有多少位僧众应供?谁是上座?”

罗云尊者回答:“舍利弗和尚为上首,共有五百位大阿罗汉应供。”世尊再问:“罗云!师子长者供养众僧获福多吗?”尊者说:“世尊!长者供养众僧所得福报不可称计,因为供养一位阿罗汉获福无限,更何况长者今天供养了五百位人天所敬仰的大阿罗汉,所获之福更难以计量。”世尊说:“供养此五百位大阿罗汉的功德,相较于由僧团依僧次第,指派一位僧人应供,所获之福,将是请此五百位大阿罗汉之福的百倍、千倍、巨亿万倍以上,难以言喻。因为供养依僧次第所指派之人,所得福报最终能漏尽烦恼、直趣涅槃,其福难限。罗云!这就犹如有人发愿说:‘我要喝尽所有江河的水’,此人办得到吗?”

尊者回答:“不可能的,世尊!南阎浮提极为广大,陆地上有恒伽、新头、私陀、博叉四大河流,每条大河各有五百支流,此人终其一生也不可能饮尽所有的河水,那样做只是徒劳无功,不可能达成愿望。”佛陀接着说:“但是此人说:‘我自有饮尽所有大河之水的办法。’是什么方法?此人就想:‘我当饮海水,因为所有的川流都会流入大海。’罗云!此人能饮尽所有大河之水吗?”答:“当然可以,因为所有河川最终皆汇归大海;喝大海之水,就等于饮尽所有的河水。”

佛陀说:“正是如此,罗云!一切私施就如同河流,或获福报,或不得福;所有僧众就如同大海水,所有的河流归入大海后,不再保有原来的河名,只有大海之名。同理,有十种圣者是从僧众中成就的,是哪十种?证得须陀洹向、须陀洹果、斯陀含向、斯陀含果、阿那含向、阿那含果、阿罗汉向、阿罗汉果、辟支佛、佛。这十种圣人都是在僧众中得以成就。因此,供养由僧团依僧次第所差之人,将获福无量,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希望求得无量的福报,就应当如是供养,犹如有人以酥投入水中,酥块凝结,不会扩散;但若以油投入水中,就会迅速遍满水面。所以,当念供养圣众比丘僧。罗云!你应当如是学习。”

后来,师子长者听闻佛陀赞叹供养僧众之福,而未赞许别请之福,于是前来拜谒世尊,顶礼后坐在一旁,问道:“世尊!我听说您称赞供养僧众之福,未赞许别请之福,今后我将常供养圣众,不特别指定供养其他人。”

佛告诉长者:“我并不是说:‘应当供养圣众,不布施其他人’,就算布施给畜生都能获福,更何况布施给人呢?我所说的是布施获福的差别。如来圣众可敬、可贵,是世间无上福田,僧众中有证得四向、四果的声闻乘、辟支佛乘,乃至佛乘的圣者,善男子、善女人欲供养三乘圣人,应当从僧众中求,这是因为三乘圣人都是出自于僧众。长者!我是基于这个缘故,说获福有别,并不是教人只供养圣众,不布施他人。”

长者禀白佛陀:“我会奉行世尊的教导,从今以后,所作福业,当尽力供养圣众,广行布施,而不选择特定对象。”世尊进而为长者演说微妙之法,令发欢喜心。长者闻法后,心开意解,顶礼佛陀后离去。

典故摘自:《增壹阿含经·卷第四十四·十不善品第四十八(三)》

省思:

《大智度论》云:“欲界中多以悭、贪罪业,闭诸善门;行檀波罗蜜时,破是二事,开诸善门。”行布施法门可以破除悭贪心,为自利;进一步起般若观照,了达三轮体空之理——无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以清净、恭敬、平等、真诚之心供养诸圣贤,乃至诸佛菩萨,广行布施,获福无量,更种下出离生死之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现三宝形象的,都不应该随便使唤,否则损自己的福报

若看到沙弥,即使是孩童年龄的小沙弥,也一样要礼敬,...

功德是被自己的后悔心破坏的

《广论》上说,菩萨能够不顾惜自身一切的生活资具,包...

何谓「供养」

供养,又称供施、供给、供,是对佛、法、僧三宝进行心...

爱的分配法则

从前,战乱频仍,到处是难民。在长江中游北岸有一座安...

修福要怎么去修

首先来看修福。一个修行人要修福,怎么去修?从哪里下...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

印光大师:佛视众生皆是佛

佛视众生皆是佛,众生视佛皆是众生。佛视众生皆是佛,...

对老鼠、麻雀、昆虫要有布施心

对这些老鼠、麻雀、昆虫,我们要要有怜悯心,要有欢喜...

【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嘉兴藏流通本)...

佛说玉耶女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

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

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

【推荐】千亿天神皆愿供养这种修行人

东山佛学书院是由东山高中的副校长,与教务主任、训导...

宝手比丘

佛陀时代,舍卫国中有位大富长者的夫人生了一个儿子,...

破庙的感慨

三个法师在一破庙里相遇,对那座庙的破败他们很感慨。...

谁是禅师

佛光禅师在参禅的生活中,经常忘记自己。一些从各方前...

【佛教词典】孤山

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隅之岛屿。又称孤屿、瀛屿、梅花...

【佛教词典】遍计所执

【遍计所执】 p1123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愚夫于此,...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

持戒的意义与功德

1、《遗教经》:汝等比丘,于我灭后,当尊重珍敬波罗...

照见五蕴皆空

《西游记》里有一段情节,是大家都熟知的。 孙悟空的...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

妙用丝瓜治13种病

丝瓜味甘、性凉,入肝、胃经,有清暑凉血、解毒通便、...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

死尽偷心,方能出尘

死尽偷心,它真的也是一个境界,是一个技术活,是需要...

念佛怎样对治昏沉散乱

大家来打佛七,在求一心不乱。《佛说阿弥陀经》上说,...

从随缘中得到无量法喜

我们在四祖寺举办禅七,四祖寺就是四祖开辟的道场,四...

糜子仲为善得福

三国时代,东海朐县有一位名叫糜子仲的人,他的祖先世...

不贪非义之财,终感得一家骨肉团圆

明代时江苏常州府无锡县东门外有一户人家,兄弟三人,...

财禄乃前世布施而来,非强力之所能求

人世间有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怨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