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2019/02/0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无分别心才是道

唐代的懒瓒禅师,长年居住在山洞里,有一次,他写了一首诗表达自己的心境:“世事悠悠,不如山丘,卧藤萝下,块石枕头;不朝天子,岂羡王侯?生死无虑,更复何忧?”

后来这首诗传到唐德宗的耳中,德宗很想见见这位禅师到底是怎样一个人物,于是就派大臣去迎请。

大臣拿了圣旨寻到山洞,正好瞧见禅师在洞里烧火做饭,大臣便在洞口大叫:“圣旨到,下跪接旨!”洞口的懒瓒禅师,却装聋作哑地毫不理睬。大臣探头一瞧,只见禅师以牛粪升火,火愈烧愈旺,洞里洞外烟雾缭绕,熏得禅师涕泗纵横。大臣忍不住叫道:“喂!禅师,你的鼻涕流下来了,快擦一擦吧。”禅师头也不回地答道:“我才没有闲空为俗人擦鼻涕呢。”

他烧的好像是地瓜,拿起就往嘴里送,连声赞道:“好吃!好吃!”大臣仔细一看,顿时目瞪口呆,因为他看到的,明明是一块一块的石头。禅师顺手捡了两块递给大臣,说:“趁热吃吧!三界唯心,万法唯识,贫富贵贱、生熟软硬,心田识海中不要把它们分在两边。”

大臣见禅师这些奇异举动,说这些难懂的佛法,不敢回答,只好赶回朝廷,据实禀报皇上。皇上听后十分感叹地说:“国有如此禅师,实乃众生之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唐代高僧法照大师

今天给大家说一说,净土宗的第四代祖师,法照大师。凡...

不起分别心,是故当处最吉祥

若当下不分别,当为最吉祥。我持咒的时候,不起分别心...

因《楞严经》开悟的六位大禅师

1、唐玄沙师备禅师 《景德传灯录》卷十八记载,玄沙备...

宋代高僧天衣义怀禅师

好,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现在我们的网络时代,确实网...

元代高僧天如惟则禅师

今天我们要说到中国的名城,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都知...

自性无对立,凡夫妄分别

非浊者,云有则不受一尘。非清者,云无则不舍一法。无...

讣告|禅门巨匠绍云长老庄严示寂

人天眼灭,法海舟沉!当代禅门巨匠绍云长老,于壬寅年...

苏州灵岩山寺明学长老安详示寂

中国佛教协会咨议委员会主席、苏州灵岩山寺方丈、当代...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来之不易的楞严经

有一次,茗公上人去普陀山讲《楞严经》,用过斋饭后,...

朋友有四种

朋友好比一面镜子,善友可以规过劝善,恶友可以引以为...

修习慈心

一早,舍利弗进城托钵,遇到一名老妇人在路旁哭泣。舍...

一人荼毒,祸殃五代:人贩子的家族命运

这段文字记录的是一个家族八十余年的兴衰史,是一个名...

【佛教词典】腹所生

【腹所生】 p1255 瑜伽八十四卷五页云:腹所生者:简去...

【佛教词典】事理

【事理】 又作理事。事指事相、事法;理指真理、理性。...

幸毋相忘众生恩

了知六道众生都对我们有恩德,这是一个全新的观念。所...

凭一只死鼠致富的乞儿

佛陀广开法门,希望弟子能通达佛知见、力行佛本怀之法...

身心一如相互连结

在佛陀的教导中,我们了解身心是无法分割的。身即是心...

比丘闻莲喻坚固道心

佛陀在罗阅只耆阇崛山时,一日,城中有五十位长者子亲...

【推荐】借恶缘作为往生净土的增上缘

我们如果修行念佛法门,奉行净业三福,但为世间的尘劳...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

我们怎么去为死亡做准备

有白昼就必定有黑夜,所以就必须要为黑夜的到来作准备...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

先吃冰激凌 还是先拜佛

到圆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边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妇人...

受菩萨戒后无法坚持,是否要堕地狱

问: 弟子2007年在东林祖庭受了菩萨戒,回家后只坚持了...

什么是世俗谛与胜义谛

问: 什么是世俗谛、胜义谛? 宏海法师答: 世俗谛,...

圣严法师《小时候的疑惑》

我想先谈一下小时候发生的三件事情,它们在我的学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