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来之不易的楞严经

2012/03/2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有一次,茗公上人去普陀山讲《楞严经》,用过斋饭后,叫来弟子觉真法师,说道:“明天,你讲!”事出突然,法师深感无从下手,晚上苦思不得,却有人叫门请教佛法,于是便灵机一动,在第二天借题发挥起来;接着天天都有类似的机缘,直到讲经结束。这是一段觉真法师讲过几次的借机弘法的佳话。

随着对佛学经典的不断学习,我慢慢了解到,《楞严经》乃是大乘佛法的经中之王,是佛的真身,真身中的骨髓。经中的四种清净明诲、二十五圣各述圆通及五十阴魔的境界,好像照妖镜,使妖魔鬼怪无处遁形。《法灭尽经》说:“末法时代,楞严经先灭。其余的经典,逐渐而灭。”虚云老和尚多次跟弟子们讲:

“你到那里访善知识呢?不如熟读一部楞严经,修行就有把握!以我的愚见,学习《楞严经》,只管读诵、听闻原经经文,就一定会有悟处,能悟多少算多少。只要熟读正文,不必看注解,读到能背,便能以前文解后文,以后文解前文。”

公元580年,印度僧人来到东土,前来天台山拜访智者大师,相谈甚欢,认为止观中三种观照的观点和印度的《楞严经》中的意趣相符。智者大师自成一家,对《妙法莲华经》中的六根功德来源向有疑念,于是就殷殷请教《楞严经》的义理,正式奉请这部伟大的经典。客人走后,大师在天台山华顶设置了一个拜经台,不畏寒暑,向西竭诚地礼拜了十八年,虽未能如愿,但这份愿力早已惊动了天地。

印度天竺国法师般剌密谛,被智者大师深深打动,觉得这部经与东土众生必有殊胜的法缘,发愿要达成此事。据记载,《楞严经》是龙树菩萨从龙宫取出来的,印度各国为之争斗不休,后来藏在天竺国皇宫之内。法师小心地抄录下来,打算藏匿着带出边境,不料,被驻守的官吏搜查出并没收,责令其返回。

出师不利,没有丝毫动摇一颗弘法利生的愿心,法师又做了新的准备,把《楞严经》整个背了下来。后面就会说到,《楞严经》很宏大,翻译过来的中文字数有74231个,般剌密谛法师下了多大的功夫啊!但第二次机缘仍不够,法师好不容易到达边境后,因奔波劳累,经文已经记不全了,无奈之下,只好再次返回天竺。

为了万无一失,法师将经文写在一种极细的白布上,塞进割开的上臂的肌肉里,缝合后,等待刀口平复。佛菩萨保佑,般剌密谛法师第三次终于成功地过了关口,渡海来到中国广州。那是武则天罢政后的第一年,即公元705年,当时的宰相房融是佛教居士且受过菩萨戒,恰好在广州负责政务,得知来历,请法师在制止寺住下。

因时间太久,从肉里取出的白布血迹模糊,已很难辨识,正在众人束手无策之际,旁边有一位哑女忽然说起话来,指出了一个用人奶清洗的方法,一试之下,果然灵验无比,令人赞叹不已。经周密筹备,当年五月二十三日正式译经,般剌密谛法师任译主,北印度弥伽释迦法师翻音,怀迪法师证译,房融宰相笔录润饰文采。

在佛学界,这部译经与鸠摩罗什译的《维诘摩经》,其文法之畅美典雅,都可以与《庄子》相媲美,这十分得益于房融的学养渊深。其后,百般挽留不住,般剌密谛法师坚持回国请罪,有种说法是被残酷处死了,真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萨啊!房融记录了此事,并上奏了朝廷,后来神秀大师进宫弘法,楞严之风气才得以逐渐盛行。

历史上,同时代的著名译经师义净法师著有《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记载了唐太宗贞观十五年至武后天授二年间,四十余年中原及各国共五十七位高僧赴印度求法的生平传记,对佛弟子不惜身命的求法精神大加赞叹,在《翻译名义集》卷三,义净三藏法师题了一首诗:

晋宋齐梁唐代间,高僧求法离长安。

去人成百归无十,后者安知前者难?

路远碧天唯冷结,沙河遮日力疲殚。

后贤如未谙斯旨,往往将经容易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是什么意思

整部《楞严经》的修学重点,就在破妄显真。那么在整个...

生死的难关才是真正的难关

把这座寺院修好了,本人刚好八十岁。在修复这座寺院的...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珍惜生命中每一场约会

现代生活忙碌紧凑,和朋友约会、和事业相关的人商谈,...

这心在到底在哪里

阿难祈教《楞严经》的缘起就是食和色,一是要吃东西,...

人身难得,存在着尊贵与痛苦

在我们这个肉体,现在当前的肉体是随缘的,大家知道它...

星云大师《不要将歉疚带到棺材里去》

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我经常勉励徒众应该...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楞严咒注音版

楞严咒注音版...

【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八大人觉经...

【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劝发菩提心文...

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

阿难的七个梦

《阿难七梦经》载,阿难在舍卫国做七梦,来问佛,佛一...

吹灭心头火

报纸有一则这样的新闻:一个青年,因为追讨朋友欠他的...

禅者悟道时的境界和感受,说得出来吗

有一位学僧,恭敬地问慈受禅师道:禅者悟道时,对悟道...

贫人变富豪

过去在罗阅只国,有一位婆罗门非常贫穷,即使努力工作...

【佛教词典】我空

(术语)又曰生空人空。众生虽尽有心身,而是为五蕴之...

【佛教词典】三恶趣

指地狱、饿鬼、畜生三恶趣。又作三恶道、三涂、三途、...

往生没捷径,只有靠熏习

提到往生的问题,有很多居士问:临命终时,是不是最后...

圣严法师《无事是贵人》

问:临济义玄禅师说:无事是贵人。我想他的意思并不是...

每天会看到电视能否受八关斋戒

问: 想在家持八关斋戒,但因小孩子每天都要看电视听...

包容二字重千斤

似乎,这是个计较的时代,分秒必计较、丝缕必计较、颗...

慧律法师:要站在别人的立场着想

心理学家说: 我们一定要了解别人的立场,人与人之间...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如何对治自己的情执贪欲

问: 请问如何对治自己对于情执的贪欲? 答: 情欲是缘...

如何让心不被外境所转,同时定住

问: 如何关注心不被外境所转呢?一丝一毫的心都不能动...

对世间有留恋,但也想往生,这样能往生吗

问: 如果对世间的妻子儿女、财产、事业等等还有留恋之...

常说爱语摄众生

佛教四摄将爱语列为其中之一,足见爱语在弘法度众和修...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唐朝百丈怀海禅师,承继开创丛林的马祖道一禅师以后,...

佛教四大名山与十小名山

一、五台山 清凉圣地 风光独秀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