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净界法师  2018/12/1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为什么邪见的过失,比散动还严重

丑三、治失坏因  分二:寅一、明立定慧;寅二、随释此因

寅一、明立定慧

为欲对治虽已发趣不复退还而失坏因,故立定、慧波罗蜜多。

寅二、随释此因

失坏因者,谓诸散动及邪恶慧。

一个人已经是发心趣向于菩提,而且他也已经坚固不退转,他能够善调其心,用行力跟忍力知道什么该进、什么该退,但是还要注意一个“失坏因”,你的功德不要因为障碍而产生损失跟破坏。

什么叫“失坏因”呢?“谓诸散动及邪恶慧。”一个人经常不做定课,内心总是散散乱乱,向外攀缘,就很容易失掉道心、忘失正念;你以前的功德:你发了菩提心,也产生了观照的空正见,就会被破坏。就是“散动”破坏你的善根。

第二个更严重,叫作邪知邪见。什么叫邪知邪见?就是对因缘法产生错误的判断,把过失相误认为是功德相,这样子也会破坏你的善根。这个邪知邪见的过失,是比散动还严重。

我不知道诸位修行的经验怎么样,古人讲一个观念:一个人要失败,越早失败越好;一个人要成功,越晚成功越好。因为你这个失败,你出家越久、年纪越大,你更经不起失败,你要更谨慎。我们一个人,你要作一个调整,你不管是改变一个地方、改变一个环境、改变一个任何的生命的作为,你都要三思而后行。《易经》在这个方面说得很明白,《易经》是认为生命有变化跟不变化,你可以保持动,也可以保持不动。

你不动则已,但是你一动,四种相貌——吉、凶、悔、吝!你一动,只有四分之一的几率是更好,吉;其他的,凶、悔、吝。你只要对生命产生变化,有四分之三是更差。所以我们中国的祖师经常告诉我们,做什么事,慎始善终,刚开始就要谨慎,不要做错了再来忏悔。我们经常说,忏悔则清净、忏悔则安乐,其实都是安慰人的话。你只要做错,你一定要付出代价,就要损失。当然,你可以重新来过,但是你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做对呢?

所以我很希望大家,尤其是老参注意这一点。古人讲一句话说,吃不穷,穿不穷,算计错误一世穷。它这句话是从世间法来说。它说你吃饭再怎么吃,吃不穷你,乱不了;你穿衣服,一辈子穿几件衣服,穿也穿不穷,乱不了;但是你对于算计错误,你只要对因缘产生错误判断,你一辈子都穷。所以我们一个人出家越久,你真的是输不起。你跌倒一次,那不得了,这个受伤的程度可能你要花好几十年的时间来弥补。

所以我们修行人,你刚出家的时候,你失败没什么,因为第一个你也没什么善根,你说损失,也没什么好损失的。你也没有功德,损失什么?所以你要失败、要去尝试,你刚出家的时候赶快去尝试。你越有功德的时候,你越要战战兢兢,因为你输不起。

我觉得,一个人稍微懈怠一点,乱不了,人总是有情绪。但是一个人产生颠倒,他已经看错方向,这个是非常危险。所以我总是觉得,你要作什么重大的决策,多听听善知识、很多人的意见,慎重慎重而行,因为你实在是输不起。我们累积的善根,可能会因为一次的错误的判断,全盘皆输。这种损失,可能你要花多生多劫去弥补。你说我错误判断,我还俗了!我遇到障碍,我没有办法修行!因为我产生错误的判断了,找不到好修行的地方,还俗了!

我想这种损失你没办法估计的,你要经过很多生很多劫再遇到出家,再重新开始。你何必呢?你一个错误判断,你看你要牺牲多少的代价。所以我们要经常保持头脑清楚。所以这个“邪恶慧”,真是很严重的过失,退失、损失、破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鬼道的十类

在《楞严经》的思想,是地狱受报以后,转为鬼道继续受...

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

殊不知此下疑情,方才是得力处

蕲阳慧玉慧觉二禅人,参老人于黄梅紫云山。自云心中生...

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

净界法师:楞严经

《楞严经》修学的重点,简单的说就是在修习《首楞严王...

慧律法师:欲令正法重现,当推楞严大经

《楞严经》本是佛教三藏教典中的一部大乘经典,佛灭度...

同样一个东西,每个人产生的想法不同

这个妄想是怎么来的呢?我们一念明了的心跟外境接触的...

念经时的妄想和昏沉,该如何去对治

很多道友说我念经的时候妄想很多。你若是念念经不知道...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

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

【推荐】每一句佛号都产生一种不退转的力量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不即得至不...

净土法门虽诚简易,亦非草草

净土法门,原为众生迷本自性,不知常寂光理,生死浩然...

【佛教词典】冥官

冥界之官属。于地狱辅佐阎王,对六道有情所犯之罪业,...

【佛教词典】名身十二种

【名身十二种】 p0589   瑜伽八十一卷一页云:名身者...

什么样的布施能成就广大功德

云何菩萨其施广大?若诸菩萨于惠施中离娑洛想。 前面是...

怎样改掉爱计较的毛病

问: 师父,我特别爱计较,这个毛病怎么改啊? 慧广法...

浅讲《信心铭》

第一句话:【至道无难,唯嫌拣择。】 就是你要悟入佛...

佛门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

人生原来是一场梦

人都会做梦。有人在梦中发了财,有人在梦中升了官、出...

清明节佛弟子怎样做才对已故亲人最有利

清明,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

遇到冤家对头千万不要生气

我们每个人都有冤家对头,但碰到冤家对头我们千万不要...

为何达摩说梁武帝没有功德

摩诃迦叶为了要续佛慧命,使法水常流,就是正法眼藏和...

高僧与观世音菩萨的感应事迹

观音菩萨的名字,在许多的大乘经中,都有说到。例如《...

世界冰王的财富故事

有两个孩子从家中偷了一些水果和奶制品,跑到野外去玩...

人生的快乐是跟因缘借来的

我们看通教。通教的人是比较利根,知一切法,当体全空...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