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维则大师  2024/01/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十念念佛以及回向之法

念佛的方法,比较常用的有观像念佛和持名念佛,观像念佛的方法,即注目专缘阿弥陀佛的化身三十二相而作观,同时口称佛名。观得纯熟,阿弥陀佛的庄严形像便深植于心目之间,使心不散乱。如是观像久了,无论开目闭目,即能常得见佛。

至于持名念佛,只是专心称念阿弥陀佛名号。执持名号达到心不散乱,也能于现身而得见佛。此地目前所见的修净土法门,多是以称念阿弥陀佛名号为上。称念佛号的方法,首先必须控制自心使之归一,不令散乱。然后念念相续系缘佛号,口中声声称念阿弥陀佛,以心缘历六字或四字佛名,令其字字分明。称念佛名时,无管念多少声,都必须一心一意,心心相续,念念无间,如此至心念佛,才能一念除灭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如果不能这样至心念佛,想要除灭罪障恐怕就不容易了。

十念的方法,是每日清晨起来,洗漱毕,面朝西向,或有佛堂,则面向佛像,正立合掌,连声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尽一口气为一念。如是念十口气佛号,名为十念。但随各人气息长短,不限念佛之数多少。一口气能坚持多长或多久,以一口气尽为限度。念佛之声不高不低,不过于缓慢,也不可急促,自己调停适中。如是十口气连续不断念佛,意在令心不散乱,而达到专精的功效。这种尽十口气念佛的方法,名为十念法门,其实也是藉着气息来约束心念。修此十念法,因为所用时间不多,所以必须尽此一生坚持,不得一日暂废。

回向发愿的内容,每次念佛功课完毕,即合掌念云:“弟子(某),一心皈命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愿以净光照我,慈誓摄我。我今正念,称如来名。为菩提道,求生净土。佛昔本誓,若有众生,欲生我国。至心信乐,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愿此念佛因缘,得入如来大誓海中。承佛慈力,众罪消灭,净因增长。若临命终,自知时至。身无病苦,心不贪恋。意不颠倒,如入禅定。佛及众圣,手持金台,来迎接我。如一念顷,生极乐国。华开见佛,即闻佛乘,顿开佛慧。广度众生,满菩提愿。”

如上所介绍的念佛方法,以及回向发愿的内容,是先德为修净土法门的人作种种垂训中最切要的指导。此法盛传于世已经很久了,我们应当遵从而行之。

(演莲法师译文)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修行前应当先修忏悔之法

善男子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欲求度脱生老病死始学发心修习...

【推荐】《印光法师嘉言录》白话文

(印光大师著;圆涛法师白话译) [封一题词] 宣讲因...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

往生后乘愿再来的菩萨会不会迷失呢

问: 请问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菩萨,无量无边,按大乘说法...

于身无所取,于修无所著,于法无所住

咱们拜佛也好,礼忏、念经也好,一天当中上殿过堂的,...

成佛路上的难行道与易行道

我们修习成佛之道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是完全仰仗内心的...

圆瑛法师:念佛能消业障

一切众生。自从无始一念妄动。而有无明。从迷积迷。以...

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会替他背业障

问: 请问法师,念经后回向给其他人的冤亲债主,是否替...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说十善业道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咬定青山不放松

今天和大家谈一谈清代画家郑板桥的《竹石》。诗中写道...

佛源老和尚禅七开示

禅七第一天 不知不觉又一天,你在这里打坐,打了多少...

称诵佛号就是念佛吗

念佛是大乘佛教的一种重要修行方式,它包括口称念佛与...

佛法贵精不贵多

【原文】 佛法贵精不贵多。精贯多。多不能专精。故提纲...

【佛教词典】味

【味】 p0809   瑜伽三卷十六页云:可以舌尝,屡招疾...

【佛教词典】流润

【流润】 p0914   瑜伽九十五卷十页云:又卽此爱、津...

成就十种正法之行

一日,佛陀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假如...

众生处处着,引之令得出

《法华经》把佛陀的智慧分成权法妙、实法妙,权实不二...

六斋日持戒清净,获利如佛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为比丘们开示:每个月...

结了善缘,才能得蒙救度

《智论》里面说,一种可能,或可蚂蚁在自己的前面成佛...

八种错误的心障

这类的情况完全是由行者的心所造作的,而不是与生俱有...

成就的大小跟胸量有关

一个人的成就,跟他的志向是有关系的。你一个志向太羸...

如何战胜逆境,在逆境中生存

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困难与挫折,所谓「人生不...

佛陀被谤的因缘

佛陀遭外道奢弥跋毁谤,弟子们不解,为何至尊至贵的佛...

新加坡居士林林长李木源居士安详舍报

在新加坡宗教界享有名望的新加坡佛教居士林林长李木源...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

生死轮回的根本——无明

我们来看看,佛陀讲十二因缘,是怎么能够让一个人悟道...

本焕老和尚喜庆105岁寿诞

昨日是佛门泰斗本焕长老105岁寿辰,弘法寺举行贺寿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