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2015/06/0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停心观对治五种烦恼

五停心观指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念佛观、数息观等五种停止、息灭心中烦恼魔障所修的观想方法。

大乘佛法以成佛为目标,因此以念佛观代替界分别观,五种观法合起来又称为五门禅。就声闻法而言,五停心观是进入圣贤位前所必须修行的初阶法门;就大乘佛教而言,五停心观是修习禅波罗蜜前所不可缺少的方便法门。

所以,五停心观在修行上的次第而言,处于基础门槛的地位,学佛者不可不知。

一、不净观

不净观是指观想自他肉体的肮脏、龌龊,以对治贪欲烦恼的观法。《法华经‧譬喻品》说:﹁诸苦所因,贪欲为本。﹂众生因为贪爱,在我、我所有上产生执着爱染,生起种种痛苦,所以学佛修道,想要获得圆满幸福的人生,首先必须止息心中的贪欲。

二、慈悲观

慈悲观又作慈心观、慈愍观,是多瞋众生观想由予乐拔苦而得到的真正快乐,以对治瞋恚的观法。

三、缘起观

缘起观又作因缘观,是观想十二缘起,以对治愚痴的观法。观察“痴”这个字,可以了解痴是表示知见上有了毛病,因此,愚痴是指迷于真理所产生的邪见惑障。

四、念佛观

念佛观是念佛的应身、报身、法身,以对治恶业障的观法。我们过去身、口、意三业所造作的恶业,未来都会招感恶报,如果在未受报的中间,想要修德行善,因为善与恶违,恶业往往会在此时升起,障碍善道。

五、数息观

数息,梵语anapana,华译安那般那,或阿那般那,略称安般。ana,原是遣来的意思,转指入息;apana,原是遣去的意思,转指出息。所以,数息观又称安那般那念,指以计算自己的出息、入息,对治散乱的寻伺,而令心念止持于一境。数息观有六种因相,即数、随、止、观、还、净,这六因具足,才算是圆满,因此又称为六妙门。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

有十种行持,可远离魔业的障碍和困扰

《八十华严》中说:菩萨摩诃萨有十种舍离魔业。也就是...

出家是为了什么

问: 我很想出家,又想留在家,应何去何从? 证严法师...

喜贪美色美味,当修如是观法

如经中说,修定的人要离欲及恶法。离欲即指离开五欲。...

圣严法师《不要以感性来修行》

害人的感性就是有心欺骗他人,蓄意使人上当,或者自己...

【推荐】净界法师:佛法修学概要

我们每一个有情众生,在内心的深处都有一种天生的本能...

修学佛法必具的三项要求

知道人生是苦,知道生命短暂,知道国土危脆,却不知道...

生活就是修行

一天,有一位女士来找秀峰禅师,埋怨工作得很辛苦,上...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屠刀能杀害生命,心刀却能杀害慧命

一般人只知道自己的生命可贵,而不知道一切众生的生命...

弃舍所长,何患道业无成

【原文】 凡人资性所长,必着之不能舍。如长于诗文者,...

【推荐】放下名利枷锁 老老实实念佛

现代人生活忙碌,从出生到小学、中学、大学再到社会。...

出家乃大丈夫了生死事,非享安逸图自在

禅人生长休邑,少贾于江湖,因厌尘俗,至匡山礼续芳和...

【佛教词典】有漏种

【有漏种】 p0543   成唯识论二卷九页云:诸有漏种,...

【佛教词典】时

时者,谓于因果相续流转,假立为时。何以故?由有因果...

亲见虚老真功夫,方知机辩不是禅

光绪二十七年秋,法忍老人有赴终南之举。先命月霞法师...

长夜漫漫恶道苦

一天,只夜多尊者与弟子入石室城乞食,进城门时脸色突...

深入佛法舍假修真

末学生于一九五四年四月八日,法名演兵,一九七四年高...

发了不好的心就会感召不好的人

你的一切表现都和你的思想、语言、行为有很大的关系。...

星云大师《回向之妙》

古德说:三宝门中福好修,一文施舍万文收;不信但看梁...

如何判断这个人是否合乎善知识的标准

当然我们没有生长在正法时代,我们生长在末法时代,就...

何必妄加恩仇执着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的坟墓,在今河南省熊耳山的吴坡...

慧律法师:世间任何的东西,只是暂时借你用的

圣人告诉我们:世间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这就是说,世...

【推荐】打佛七的利益和注意事项

一、佛七的内涵 佛七,也称打佛七,指的是净业同修集中...

佛陀处理众生障碍三阶段

(一)对治生死业障。 那佛陀陪着我们成长,要处理的第...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

【推荐】星云大师《放下身段》

处境愈顺遂的人,一旦不如意的时候,他就放不下。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