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仁清法师  2017/06/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还有「此法为菩萨说,此法为声闻说」这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那部经是给谁谁谁讲的。「作是说者,亦名谤法」有个实例,滨州有一家信佛的,她妈妈和她妹妹是一种理念,她这个姐姐是一种理念。那一年,我去滨州也是给大家做开示的时候,他们把一种知见,就提出来了探讨,他姐姐那个意思是,修学佛法想提高,戒律是越持的严了越好,那么当时就提到,但是她妹妹就说了《楞严经》上说的那个不吃葱蒜,那是给出家人说的,不是给在家人说的。实际上他这种理念,就类似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一种了。不吃葱蒜,在《楞严经》上没有说只有出家人,不吃葱蒜。而是说吃了葱蒜以后,有多少过失,作为一个真正的修行者,有正知见的修行者来讲,作为一个想提高功夫,想提高证量的人来讲,是不能用的,不吃荤腥。

大家知道有什么过失吗?经上列举了五种过失。

第一条:此种荤腥,此种荤菜,是味道辛辣臭浊这是第一种。

第二条:吃这种荤腥的话,能够障碍自己菩提的增长。

第三条:护法龙天不喜此味,佛教的正护法,不欢喜,不喜欢这种味道。

第四条:生吃生嗔,熟吃助淫。

在这里展开这一点,就像我们中医一样,中医可以说一根小草也有它的阴阳五行的属性,中医就是用这种草的阴阳五行的属性,去调理人身体阴阳五行的不平衡,来达到治病的目的。可以这样说任何有相的东西,都有它自己的阴阳五行的属性,这是我们用土话来翻译作解释。

那个辛菜荤菜也是这样的,它也有它的阴阳五行的属性,它有它的特性,它的特性就是生吃助嗔,我们生吃的话,经上这样讲,容易生发嗔恨心、容易发火、容易暴躁、容易不安。对一个修行人来讲是不能用的。熟吃助淫,就是你把它煮熟了来吃,他可能助这个贪欲心,淫欲心,生发那种妄念。作为一个修行人来讲,尽量避开这种恶缘,这是第四条了。

第五条:是恶魔邪鬼欢喜此味,经常跟随这个人,并且是舔其唇,闻其味舔其唇。这是吃五辛的五种过失。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仁清法师文章列表

虚云老和尚法语

○修行要在动用中修,不一定要坐下来闭起眼睛才算修行...

不观他人过,但观自身行

佛在《法句经》里说:不观他人过,不观作不作,但观自...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宏海法师:楞严经讲解

(第一讲) 好,各位同修,请大家随着我合掌。 南无楞...

我们怎样远离凡夫的妄想

在整个《楞严经》当中就是称性起修、全修在性,依一念...

莫把他人过失扬

不责备别人的小错,不揭发别人的隐私,不惦念以前的嫌...

经常生起淫欲的烦恼,会有什么过失

乌刍瑟摩于如来前,合掌顶礼佛之双足,而白佛言:我常...

淫根在于心意识,非指身体器官

有人问:最近科学生理学讲,男女的精到了一个时间,也...

净土五经日诵集要(净宗早晚课)

序 诸佛如来出兴于世,唯欲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净...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御製无量寿佛赞  西方极乐世界尊,  无量寿佛世希...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学会挖人生的墙角

修行就是这样过来的,就是天天这样不停打架,在神圣和...

妄想起灭不停,正是轮回生死根本

佛言:见性学道难,尽世修行如毛,见性如角;今之学道...

鬼神的福报也各不相同

问: 佛教说是无神论者,但是有因果,受人天果报,那...

佛眼看战争

佛教故事中,当动物之间为了生存而争斗的时候,佛不惜...

【佛教词典】藻井

我国古代建筑样式之一,佛教建筑亦采用之。又称绮井、...

【佛教词典】邪观

(术语)观净土之依正,或违佛经之正说,或离余观,称...

父子戏法

以前,大陆乡下地方每逢过年或农闲时期,农民们都会藉...

顺境安适,般若无缘

每天晚上要给自己一个总结:今天我的言语行为、我的心...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

念经能不能往生

问: 我于一九九七年念《大乘无量寿经》至二零零七年...

婆提唎迦比丘的快乐

长老婆提唎迦出家之后,精进用功,在夏安居三个月内成...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

付出善良总会有回报的

每当我们在电视屏幕上看到那活泼可爱,栩栩如生,趣味...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菩萨为何称名普贤? 梵语输跋陀,或三曼跋陀,汉译普贤...

对别人好其实是为自己好

有位大学教授给大学新人的信中曾说:想拓展人文视野,...

【推荐】念佛人如何给自己定一个合理的目标

问: 印光大师常常用取法乎上,仅得其中。来鼓励学人...

因最初多闻之力而成就菩提

问: 祖佛大意,贵在心行;采义徇文,只益戏论。所以文...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因缘所生法,皆悉无常无我。】 知道我们天地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