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广行法师  2019/02/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在福建省的莆田有一户林家,祖先有一位老婆婆喜欢行善,常常做粉团子来布施。谁来要,她就给谁,每天都这样做,一生都不疲倦。做好事,量力而为。善待别人,决定有好报,不要怕吃亏,不要怕上当。古语常说“吃亏是福”。

有一位仙人化成修道人的形象,每天早上都来林家要粉团。老婆婆心地善良,天天施舍给他,他要得多,别人要一个、两个,他每天都要六七个。他要了三年,老婆婆天天欢欢喜喜地给他,三年如一日。仙人才知道老太太布施救人是出自真诚,非常虔诚。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几天、几个月很难看得出一个人的虔诚心,三年心都不变,可见善心的坚固。如果多去思惟善法的功德利益再串习,就会有坚固的行善意乐。不用说三年,发愿尽未来际行善都是可以做到的。一件事没有利益,坚持做就很困难。

但是,善有极大的利益,多思惟,会越做越法喜。行善是百倍、千倍、无量倍地回报,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倍数获得利益,从异熟果、等流果、增上果,从现世、从未来长远各方面去观察,都有很大的利益,越这样做,收获越大。

发起勇猛的行善意乐,就是要思惟善法的利益,越思惟,越欢喜。欢喜心越强,越愿意行善,这样身心就会进入良性循环当中。实际也不难,只要常常作意善法的功德,行善意乐增强了,行起善来就会有巨大的动力。

一个人如果天天为众生,身心完全地放开,没有负担。善是最好的营养,最大的乐趣。我们一般人善心起来的时候,暂时也会有一些感受,可惜不能让善心持久、增上、扩大,很快又被恶念障住了。实际上,能把一个人的善心发展出来,就可以挽救一个人。善中有很大的法喜。

一个人每天口善、身善、意善,自然祥云聚集,处处都有善神护法拥护。福建莆田的老婆婆为什么能感动天地?因为她有道德的力量,仙人才会主动地来点化她、护佑她。

仙人告诉老婆婆:“我吃了你三年的粉团子,每天六七个团子,三年,吃了六七千个团子。我以什么来报答你?我跟你说,你家的房后面有一块风水宝地,去世后葬在那个地方,将来子子孙孙做官的人数有一升芝麻那么多。”

有些人不相信行善有利益,认为以各种手段巧取豪夺,能得到利益,这真是颠倒至极。圣人说:“天道好还。”天道就是因果律,“好还”,不是一比一的回报,是一比一千、一比一万以上的回报。行善的回报实在是太丰厚了。

那么,一升芝麻有多少?仔细算一下才觉得积善有惊人的余庆。老婆婆依靠什么使家族上升到隆盛高贵?靠的就是积德行善。一个普通的老婆婆没有任何背景,也不会用什么手段,老婆婆只是老实认真地行善,这正是发家之术。所以,真为子孙后代好,一定要留道德给子孙,子孙就享用不尽了。

北宋名相司马光说:“积金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以遗子孙,子孙未必能读。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子孙必有受其报者。”

老婆婆的儿子按照仙人的指示,在老婆婆去世之后,把老婆婆葬在仙人所指示的那块风水宝地当中。果然,葬下去后她第一代后人就有九个中进士的,所以在当地有这么一句民谣:“无林不开榜。”每次考试开榜,榜上必定有林家子弟的名字,中举人、中进士的,林家人最多。

其实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老婆婆善心虔诚,积德深厚,有多少德,子弟就会绵延多少代。这是林家的祖宗诚心布施救人,终年不疲不倦积累来的福报。“累代”是世世代代。“簪缨”,是讲从前做官戴的帽子。系帽的带子叫“缨”,插发的是“簪”。这都是说明官做得很大。这个家族非常兴旺,当然是得力于祖宗积德。子孙继续不断行善积德,保持家风,代代不坠。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求福报的因与缘

求福报的因与缘 其实我们怎样求福报,大家要知道。 有...

妙莲老和尚《因缘果报》

诸位法师、诸位居士: 佛法讲因果,其实说来,应该是...

恶心的果报

从前,舍卫城的施主们供养僧众斋食时,首先供僧,然后...

听佛的话,能做到的尽量去做到

佛在世的时候领上比丘们去乞食,乞食不能超过七家。有...

一钵水使其福运增长

佛陀和弟子们们每日托钵乞食是为了解决自己的温饱吗?...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

真正智者惜已有之福布施一切

一劝贫者施。经济不宽裕,捉襟见肘,往往贫者难施。但...

阿罗汉身具胜香的因缘

佛陀涅槃百年后的印度,崛起了强盛的孔雀王朝。其国君...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为小狗念的经

宋朝新罗的高僧元晓,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大安禅师修行。...

天竺高僧天亲菩萨

佛陀灭度九百年以后,在西元五世纪的时候,北印度有一...

途中珍重

灵训禅师在庐山归宗寺参学时,有一天动念想下山,因此...

菩萨的化身

菩萨是什么样子呢?菩萨就供在庙堂,是不是就长这样呢...

【佛教词典】五别境

唯识家所立六位心所之一。即缘别别之境所生之五种心所...

【佛教词典】实性

(术语)真如之异名也。仁王经中曰:诸法实性,清净平...

犯邪淫而找不到工作

任何疾病,包括你的事业,找不着工作都是有因果的。...

虚云老和尚经历的十次劫难

一难 生为肉球 人生总要经历生、老、病、死四种痛苦,...

净业行人先把耳根和意根摄住

六根中最难摄的是耳根与意根。眼睛能见屋里的东西,但...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

一念的回光返照,就能够改变命运

为什么说,知道常住能够远离三恶道,我们举一个例子来...

平等的对待众生

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

修行应发三种心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

星云大师《晨起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今天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了! 所谓「一...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

傅大士《十劝颂》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

木鱼有什么含义呢

在佛教寺院的佛事活动中,木鱼是最常用,也是最主要的...

梦参老和尚讲《金刚经》

真如禅寺结夏安居讲经法会 2009-6-16 【第一天】 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