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天竺十四祖龙树菩萨

宏海法师  2019/09/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天竺十四祖龙树菩萨

在佛教的历史上,大成就者数不胜数。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可以说是大成就者中的大成就者,他对大乘佛教的弘扬和影响是极其深广的。他跟马鸣菩萨一样有一个并列的称谓,也叫做千部论主。但是要说到继释迦牟尼佛后最伟大的人物,还数这位龙树菩萨。

在我们汉传佛教中,龙树菩萨享有“八宗共祖”的称号,就是八个大乘佛教的宗派,他们的祖师爷同为他一人。那么这位龙树菩萨,他生活在差不多公元二世纪,也是南天竺国的人,他生在一个大婆罗门的家庭,在印度是贵族。那么他的父亲当时苦于没有儿子,膝下无子,求子,有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就是有人跟他说,如果你能够发心,发善心布施心去供养斋食一百位婆罗门,当时婆罗门也有好多修道的,做宗教祭祀的,你就可以得到一个儿子。

他就听信了这个话,就“依教奉行”了,专业术语,我们叫做“听话照做”了。那么果然生了一个儿子以后,这个相士又说,说这个孩子只有七天的寿命,如果你想让他增长寿命,就要继续供养斋食一百位婆罗门。所以大家看龙树菩萨来的时候,就带着这种成就别人做功德的功德。那么再供养一百位呢,可以活到七岁,然后就没有办法了。

那么等到龙树菩萨的爸爸妈妈,看着孩子长到七岁的时候,他们有点绝望了,不忍心看着自己的儿子就这么死去,所以就一狠心,就把他和带着一个仆人就双双给赶出家门了,眼不见为干净,爱去哪儿去哪儿吧。

那么年幼的龙树菩萨,就开始很凄苦的去流浪了。因为他功德招感,总是柳暗花明,他到了一个那烂陀寺,见到一个大婆罗门,这个婆罗门了解了他的身世以后,就给他指点,说你只要出家,就可以免除要死的劫难,还传授给他一个密咒,就是教他在第七年的最后一个夜晚,你就是通宵相续的持诵咒语,相续不断,不要让你死亡的因缘汇聚在一起,让它变成现实。

在这样的精进下,龙树菩萨才度过了这个劫难,八岁出家。出家以后就对一切世间的学问,大小乘所有佛法的经典,全部都通达无碍。

但是他成年后,他认为自己已经通晓了一切的经典了,也产生大傲慢了,认为说释迦牟尼佛的佛法也不过如此,自己就可以开宗立派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有一位大龙菩萨就邀请他去龙宫里面游了一圈,让他阅读了自己收藏的经典,他终于见到了《大方广佛华严经》,我们都知道《华严经》是释迦牟尼佛开口宣说的第一部最核心最圆顿的经典。像我们现在的版本有八十卷的华严,还有六十卷的华严,这属于什么?只能属于叫下本。

就是在我们这个世界的人,心力脑力能够把它看完,还有这样的人。那我们现在读诵一部《华严经》,也是需要相当一段时间的。但是《华严经》还有中本和上本,上本的句子多到什么程度?经典里面形容的是数恒河沙偈,你根本人力都数不清楚,就那么大部头的经典,终于把他给折服了,他才知道自己是多么浅陋。那么他就后来发心把下本的《华严经》带出龙宫,我们现在才能在世间广为流布,能够看得到。

那么关于龙树菩萨,释迦牟尼佛在《楞伽经》里边就有所授记。大家可能听到授记这个词,觉得有点专业。授记就是说,佛依照他佛心佛眼的智慧,然后现前一念就观到宇宙万法中的真实状态,前因后果的律动节奏,所以他随便挑出来一个点,他就可以知道他前因是怎样,后果必然会怎样。那么他授记,其实就是已经知道了后果必然会怎样的部分,说在南天大国中,有一位大德比丘叫龙树菩萨,他能够弘扬大乘佛法,并且是证到欢喜地。

我们可能不晓得欢喜地是怎么样的一个欢喜,如果菩萨修行到欢喜地,他的神通可以分身散影到一百个佛土,同步哦,一百个佛土去示现作佛,度化众生。有了这样的本事,龙树菩萨最后选择什么?往生安乐国,就是往生极乐世界了。

所以佛陀给龙树菩萨授记往生极乐世界,一方面,证明了龙树菩萨确实跟净土有着甚深的因缘。我们有机会去读到龙树菩萨的很多论典中,他对于净土都有提及,而且很有这种一往情深的这种依止。

他在他的代表作《大智度论》里面就说到,我们修行人都如果修得好,相续一心不乱,会入三昧,就是大禅定。那么所有入的禅定,它也是分门别类的对治我们的烦恼。有的禅定能够对治我们的,比如说淫欲情欲心,但是不能够断除我们的嗔恨火,不能断除嗔,好发火的这个烦恼。

有的能抑制住好发火的烦恼,但是它不能断除我们的欲望。有的能够破除我们的愚痴,可是又不能断除我们的嗔恨心。有的都能够除,贪嗔痴都能够除去,但是它又不能够灭除过去世的罪业。

所以龙树菩萨为什么这么讲呢?最后他是衬托出只有一个三昧,南无阿弥陀佛,念佛三昧,它可以不但除现前的烦恼和先世种种罪业,这是其他三昧都达不到的。因为其他的三昧都是靠他自己的力量功德才修成就,念佛三昧是靠自力和佛力的二力法门,来借此力量,断除烦恼和灭罪。

可能我们有的佛友们常会念“往生咒”,大家知道“往生咒”是怎么来的?就是龙树菩萨愿生安养,梦感得来的。

大家想想,像这样的一位已经证得欢喜地的大圣人祖师,居然最后还是选择了往生极乐世界,当然对他们来讲叫做往生极乐世界。那么他告诫我们,特别是末法时期的学修佛法的行者,你也要向他学习,当然我们是求生极乐世界,感得阿弥陀佛来接引,这也是他老人家用这样的选择和亲身的示范给我们留下的一个启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宏海法师文章列表

能否「带业往生」,该怎样「带」

如果业障不消除,你一事无成。有的人说带业往生;有的...

「死期败烈」是净土行者的甚深法宝

我们在学习印祖文钞的时候,遇到一个词死期败烈。 在《...

大安法师慈母往生记

关于助念问题,我可以把我一次助念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

如何将念佛法门渗透到睡眠里

卧时念佛莫开声,鼻息之中好系名。 一枕清风秋万里,半...

往生的最核心利益--阿鞞跋致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

极乐世界有没有小酒和花生米

从前有一位读书人,去拜访老和尚,老和尚随缘转述西方...

【推荐】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白话译文

提要 四十八愿乃净土宗核心眼目,从内容上可分为三:一...

预知时至的人能带我一起往生吗

问: 法师讲经当中,提到有个老和尚念了几十年佛,将...

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弘化社32分本)...

【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佛说盂兰盆经...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五百盲人往返逐佛缘

久远前,佛陀居住于舍卫国中的给孤独园,当时附近有一...

淡泊的人生是一种享受

有一位中国的MBA留学生,在纽约华尔街附近的一间餐馆...

南怀瑾11岁家遭匪劫醒悟福报

福报,是佛家用语。福报是果,因在于修。福报不是凭空...

佛也要受前世的业报

佛教认为,即使是佛也难以免除前世所招感的苦报。 《...

【佛教词典】破相三昧

(术语)百八三昧之一。观一切诸法,悉如幻梦,不见一...

【佛教词典】舍置记问

【舍置记问】 p0974 集异门论八巻十四页云:云何应舍置...

【推荐】把所有的愿望愿景,寄托在这句佛号

【平时思惟:一、罪障深重,求出无期;二、弥陀大愿,...

星云大师《佛教僧伽的十无思想》

各位新戒同学们: 我们在俗家时,过的是红尘的生活;...

修楞严经的人,遇到事情不要管对错

这个地方讲如实不空义,这个讲作用。 中间无实性,是故...

善恶一念间

良心就是人人心中本具的是非心,只要每个人本著良心做...

富贵的正因和助缘

富贵有两种:一种是相对的,一种是绝对的。富甲天下、...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

火宅尘劳,何时是了?安乐得一日,便是千万日样子也。...

人生两大凶德,千万要戒掉

咸丰八年,曾国藩给国荃的信中说:古来言凶德致败者约...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

不经一番寒彻骨的磨练,一碰到困难就抵不住了

修行办道这件事,首先在发心上,如果要出家的话,就在...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问: 散乱心念佛是否可以往生? 大安法师答: 散乱心...

佛书、善书与邪书的概念与辨别

佛、法、僧三宝,是我们皈依的对境。三宝可以帮助达成...

星云大师《八大人觉经十讲》

第一讲 八大人觉经的概述 我很欢喜把这一本佛教入世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