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人格的熏陶

2011/03/2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陀出去托钵,路过皇宫的楼阁,看到难陀和爱妃正在享受人间的爱欲之乐,难陀看到佛陀从远处渐渐走近,佛陀的庄严使他生起一股敬重之心;因此,难陀不由自主地从楼阁下来,走到佛陀面前合掌向佛陀顶礼。佛陀很自然地把钵交给他,难陀接过之后,佛陀又说:「跟我走!」难陀就捧着钵,跟着走到佛陀落脚休息的地方。

佛陀告诉难陀:「你不该沉迷在淫爱之乐,因为这是很危险的,你应该出家,出家才是解脱之道。」难陀受到僧团那分静谧的气氛所影响,于是真的出家了。

但是,难陀出家后,内心不能平静,每天都想回去,因为欲念未断,心无法沉定下来,僧团中的「六群比丘」又常常使难陀掉举昏沉,犯下许多规矩。

有一天,难陀又和六群比丘聚在一起,佛陀看到后,就叫难陀跟他走。佛陀带他来到市集,那里有卖鱼卖肉的摊子,地上有包过鱼肉的叶子,还有鱼血、鱼鳞和其它脏物。

佛陀叫难陀把那些叶子拿近闻闻看,难陀回答说:「佛陀,那些叶子不必拿近就已经很臭了。」佛陀叫他把叶子卷好,扔到旁边,他也照做了。佛陀又要他闻闻自己的手,难陀说:「我的手很脏、很臭,」佛陀又叫他去擦手,他用草不断地擦,也无法去掉腥味。

佛陀告诉难陀:「你以前享受皇宫的富贵荣华;结婚后沉溺于淫爱之乐;出家后又和不守规矩的六群比丘在一起。你的人格已像那肮脏的腥物一样,虽然已没有拿在手上,但你的手还是脏的,即使用草去擦,臭味仍然去不掉!

难陀听了非常惭愧,起了忏悔之心,佛陀运用这生活化的教育使难陀彻底知错。佛陀叫他去洗手,又告诉他:「从现在开始,这双手不要再去摸脏的东西,要像现在一样,忏悔则清净。」他们又前行一段路,经过卖香的店铺,佛陀告诉难陀:「去要一个盛过香的盒子!」难陀依言而行,把盒子拿到佛陀面前。

佛陀问:「感觉如何?」难陀说:「好香!由此可知店里有许多香材价值连城,虽然这是空盒子,却仍然很香。」佛陀应机地说:「这就像人格的熏陶,香盒虽然是空的,但从香店取出的就很香;修行人也是一样,虽然还没有什么修为,尚未彻底了解真理、体悟本性,但在僧团中,若经常和清净的大比丘相处在一起,也能很快得道,像舍利弗、目犍连、大迦叶;若多亲近他们,也会使你渐有德风。」这是佛陀对弟子们的生活教育,他知道弟子容易沉迷、心不稳定,于是用智慧配合实际的生活,对弟子循循善诱,让他了解熏习的重要。学佛就是在修心,如何调伏心念?一半要靠同修者的力量,所以「善知识」非常重要。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初地之前的修学是从假入空追求安稳

智者大师把我们从凡夫到成佛的修学分成两大部分,这当...

修行人应断除淫欲

一、龙树菩萨开示修不净观: 《中观宝幔论颂》杂说品第...

问问自己的修行有没有把握

当你两只眼睛一闭,寿命尽了,能不能解脱?如果没有把...

修行中遇到障碍该如何克服

问: 在修行当中遇到障碍,如何克服? 大安法师答:...

印光大师嘉言录--示修持方法

甲、示念佛方法 ●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以信...

不去实行,你就不能证得

在学佛之后。很多道友总感觉自己所学的不够。了解的不...

星云大师《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 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阿弥陀经要解

原夫诸佛悯念群迷随机施化,虽归元无二而方便多门,然...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

【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佛说弥勒下生经...

【注音版】雨宝陀罗尼

雨宝陀罗尼...

《高僧传》记录的诵经感应

梁代慧皎法师所撰《高僧传》,将梁代以前的高僧大德,...

十奢王的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阎浮提有个国王,名叫十奢王。国王的大...

老妇人的毒誓

在佛陀时代,有一天,有一个商人在路上不小心给牛撞死...

顾源居士往生纪

明朝顾源居士,又称宝幢居士。少年时性格豪放,善于写...

【佛教词典】寂静相应真言

(真言)扇底迦法相应之真言也。大日经疏七曰:若真言...

【佛教词典】等解了

【等解了】 p1119 瑜伽八十三卷十页云:等解了者:既发...

圣严法师《拥抱孤独,拥抱亲密》

有时候,接触到一些人,他们对我诉说着「人在江湖,身...

僧人的晚餐为何称为「药石」

饮食,是生物维系色身的要件之一。一般人每日尘劳奔忙...

所有一丝一毫之善,皆悉以此回向往生

日用之中,所有一丝一毫之善,及诵经礼拜种种善根,皆...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往生后发愿回娑婆世界,会不会又再堕落

问: 请问信愿念佛人往生后,发愿尽未来劫,仗佛愿力普...

印光大师教你正确烧纸钱

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

母亲离世的警醒

我出生在一个佛化家庭,家里三代人都有佛教徒,因此我...

十方国土中进食的方式多种多样,不可思议

本品中舍利弗又打了一个妄想饭点到了,大家的午餐怎么...

富那奇堕饿鬼道的因缘

昔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精舍。一日,舍利弗与大目...

培养孩子惜福的思想

作为一名儿科中医师,每天接诊众多患儿,其中发病根源...

《地藏经》临终篇

死生事大。人,有生就有死。死,是人生必经之途。 大众...

【推荐】贫不等于苦,富也不等于乐

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