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还有明天

2011/04/1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话说有一天阎罗王召开地狱的干部会议,商讨如何才能让地狱的人口增加,牛头首先发言:“我会告诉世间的人们没有天堂,如此大家就不想去行善。”接着马面则说:“我要告诉世间的人们没有地狱,如此大家就会放心地去做坏事。”阎罗王听了觉得这两个想法还不是很好,此时有一位小鬼举手发言,他说:“我要告诉世间的人们还有明天。”阎罗王闻后深表赞同。

这则故事寓意善巧但却发人深省,足以警惕人心。我们常因满脑子妄想未来而忽略了今天,也常因一味地追求天长地久而没有把握现在所拥有。我们都是从放逸自己的那一刻开始懈怠,也都是自懈怠的那一刻开始造业,恶业积少成多,因缘成熟自然沉沦地狱。

“还有明天”的消极心态会侵蚀一个人的进取心,也会腐蚀一个人的斗志。因为还有明天,所以有些人不急着行孝;因为还有明天,所以习性与个性不急着去改;因为还有明天,所以要等孩子长大,事业有成再行善、造福。然而世事难料,当无常示现福报享尽时,“明天”将不再是希望、理想或憧憬,而是遗憾、后悔、埋怨、自责……等的惩罚,除非本具善根,能藉境启发慧性,或有缘结识善知识,随缘启发良知,否则“还有明天”的懈怠心理,将使我们错失了该把握却没有及时把握的好因缘,而让每一个明天充满了消极、悲观或遗憾,严重时甚至痛苦后悔一生。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明天对某些人而言是充满希望,希望美梦成真。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苦难的延续,希望早日解脱。而对把握光阴,分秒不空过的人来说,明天却是另一个警惕,它警惕我们不知是明天先来还是无常先到,也警惕我们把握今天就是把握当下。因此,未来事不可得,过去事也不可得,唯有活在当下才是踏实的人生。古谚:“过去种种譬如昨日死,未来种种譬如今日生”,它提醒我们过去的已经过去了,与现在无关,未来的则尚未与我们有关,只有现在、当下和今天是与我们最有关。有些人常常以回忆过去来烦恼自己,也有些人常妄想未来而困扰自己,由于杂念与妄想充满心田,以致心思纷乱,而无法让日子过得轻安悦乐。

“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而在于生命过程中发挥了多少良知与良能”。要发挥人生功能,心态上最好不要太期待明天,不是明天不重要,而是今天更重要。把握今天远比期待明天来的可靠。过去的已成杂念,未来的仍是妄想。昨天的明天正是今天,而今天的明天就是明天的今天,我们与其期待“还有明天”,不如“把握今天”,毕竟“妄想明天”与“发挥今天”终究还是止于一念之间。因为妄想明天,会不知是哪一个明天,也有可能没有明天,而把握今天则就在我们身边。所以应该说:“没有明天”,因为每一个明天都是今天。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偷懒实际是损了自己的福报

在《阅微草堂笔记》里面,清朝的纪晓岚记载了一个公案...

宝贵的「一时」

时间长河源远流长,无始无终,随着日月轮转。为了计时...

久病不念佛,生日变忌日

【原文】 一僧瘵疾经年,久惫枕席,众知必死,而彼无死...

即使都追求到手了,也不过是如幻梦一场

人们所乐爱及追求的,没有一样能逃离无常的腐蚀。生命...

佛陀最后的教诲

昔日佛陀在古印度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弘法,当时,舍利...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永嘉玄觉禅师往曹溪参访六祖惠能,振锡扬瓶,绕祖三匝...

汝宜自造安全洲,不复重来生与老

汝宜自造安全洲。迅速精勤为智者。 拂除尘垢无烦恼,不...

太子出城游历,照见世间老病死

释迦牟尼佛出家前为印度迦毗罗卫国的太子,名为悉达多...

梵网经菩萨戒本

【依东林寺版本】 (举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熏。诸...

唯识三十论颂

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

心随诸佛往生去,无去来中事宛然

省庵大师,是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这位祖师在世的时间...

为母亲打扫心房

母亲因为爱怀旧,晚年生活并不快乐。她常常念及年轻时...

什么人与佛有缘

李明从小到大一直很顺利,上学时候成绩优秀,升学就业...

身病心不病

佛陀在拔只国尸牧摩罗山鬼林的鹿园弘法时,一位名为那...

【佛教词典】酒两

即酒味。我国北方人呼酒味为两。[四分律删繁补阙行事...

【佛教词典】击擽他戒犯相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僧祇,以指指比丘亦提,五指指...

星云大师《如何与人相处》

人与人相处之道,看起来很难,但下列四点意见只要你做...

这一辈子若不能往生,后果将会非常悲惨

这是生命当中的一桩大事因缘,我们今生能成办这桩事情...

造了什么业才会堕落成附体的大仙

问: 仙是做什么样的业才得到这种果报呢? 成刚法师答...

我只看我有的,不看我没有的

有一位牧师的女儿,她天生就是一位脑性痲痹患者,全身...

【推荐】颠倒凡夫如何得到临终的正念

我们佛教的修学,相对于其他的宗教来说,算是比较多元...

三皈依的含义

三皈依即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皈依的皈字是反黑...

往生西方极乐与行德积善有关系吗

问: 尊敬的法师请问,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与平时做...

有这五心,何来心累的羁绊

养生的方法,可谓多如牛毛。其实,真正的养生是养心。...

冥阳两利的《药师经》

大多数佛教徒都知道地藏经是一部冥阳两利的佛经;其实...

只能观善知识的功德,不要去观他的过失

我们现在来去亲近善知识僧呀,他也是有一些,怎么讲呢...

真正的高贵

三个人喝同一口井水,一个人用金杯玉盏盛着喝,一个人...

何以念佛即得成佛

或问: 念佛本极易之事,而成佛为甚难之事。佛道长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