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让孩子乐观一些

2011/07/29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发明家爱迪生的工厂曾经失火,近百万美元的设备化为乌有。67岁的爱迪生闻讯赶到火灾现场,员工们认为面对废墟一片,他一定会暴怒至极。但爱迪生的表现非常镇静,甚至还笑着说:“这场大火烧得好哇,我们所有的错误都烧光了,现在可以重新开始了。”他的话说明了一个道理:一件事情的好坏,取决于当事人对它的态度。意志坚强的乐观者面对诸多问题,总是抱着仍有可为的态度,遭遇变故会变得更加坚强。正如爱迪生的一句名言:“我的成功乃是从一路失败中取得的。”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亦哭,你对它笑它亦笑,快乐是一天,不快乐也是一天,为什么不乐观快乐地度过每一天呢?

乐观是“一种性格倾向,使人能看到事情比较有利的一面,期待更有利的结果”。也许有些孩子天生就比较乐观,有些孩子则相反。但心理学家发现乐观思想是可以培养的,即使有些孩子天生不具备乐观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努力来实现。

要培养孩子乐观的品质,父母首先必须有乐观的思维方式。父母在处理自身问题和家庭问题时的乐观态度,对孩子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逐渐养成乐观品质。如果这会儿下雨了,就要引导孩子说:“下雨了。”而不要说“该死的天,又下雨了。”因为这样说并不能改变下雨的事实。当然,就算说,“太好了,又下雨了”,也不能使雨发生任何改变,可是如果把这种话说给孩子听,情况就大不一样!“瞧,太好了,又下雨了!小鸟在歌唱,小草也在歌唱,它们都得到了雨的滋润。”这样就会把快乐传递给孩子,让他无论面对何种环境,都保持一种愉悦的心情。

父母批评孩子的方式正确与否,显著地影响着孩子日后性格是乐观还是悲观。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应该恰如其分,不要把几次错误夸大成永久性的过失,应让孩子体会到孩子自己所犯的错误是可以改变的,并知道从何处着手改变。

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父母对他们的评价之上的,因此父母对孩子的言行应以欣赏鼓励为主,并善于发现孩子身上的优势和亮点。

为人处世方面,教育孩子掌握以下九个方法,也许可以让孩子比现在乐观一些:

1.多赞赏别人;

2.不要再拿自己和别人比较;

3.你能够控制自己对事物做出什么样的反应;

4.自我引导;

5.按照乐观的方式行事;

6.活在现在,不是过去也不是未来;

7.做事前多做思想准备;

8.重新定义失败。失败或许给你带来阵痛,但更能让你学到东西;

9.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不想要的东西别费心思。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贤书法师出家前写给儿子的信

刘二子: 你好! 你妈妈带来你的消息,说你读书读的很...

【佛学漫画】入胎·十月

如果按照佛历计算,佛陀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已经完全...

把苦逆作为往生净土的垫脚石

命运多舛的念佛人,更要在念佛上多下些功夫。我们的拂...

星云大师:为何要学习

学无止境!人生该学习的事情太多了,所以,生命本身即...

走运与倒霉

走运与倒霉,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绝对对立的两个概念...

胎儿羊水少胎位不正,诚念观音平安顺产

爱人怀孕六个多月时,做B超发现胎儿羊水少,且胎位较低...

圣严法师《让孩子走自己的路》

问:台湾人小孩越生越少,父母的期望也越高,许多年轻...

遇到任何难关,都不能损伤到健康

想要保持健康,就不能老是为事烦心。无论遇到任何人生...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

【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毗尼日用切要...

【注音版】大悲咒修持仪轨

大悲咒修持仪轨...

【注音版】准提咒持诵仪轨

准提咒持诵仪轨...

心态决定独木桥的走法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

不知者受害最大

释迦牟尼说法的时候总是显得和蔼可亲,经常说些弟子熟...

能做到这五件事,病人便能早日痊愈

往昔,佛陀行化于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世尊...

阎王也怕阿弥陀佛

再说这位黄太太,又告诉大家一则阿弥陀佛的伟大,连阎...

【佛教词典】如来无诤

【如来无诤】 p0576   瑜伽八十八卷四页云:由四因缘...

【佛教词典】胜论十句义法

【胜论十句义法】 p1105 唯识述记五卷六页云:后其苗裔...

不要烦恼明天怎么办

话说两个来问道的僧人,都被赵州禅师叫到茶堂吃茶去,...

五母同悲一子

昔日,有一个小孩,名叫沙弥罗,年七岁,喜好修学解脱...

北宋宰相张商英的学佛奇缘

张商英是一位宰相,他信佛的经历有点奇特。他原来对佛...

一个人有所住,就被它所转,就被它所系缚

你看我们有住的时候,我们感到不安,为什么不安?因为...

宰相之子的故事

好,南无阿弥陀佛,各位大觉世间有缘,大家吉祥。今天...

情执太重怎么办

问: 情执太重怎么办? 明证法师答: 执着就把人害死...

修学佛法,绝不可离开净土法门

释迦牟尼佛(公元前565公元前486年),示生人间,说种...

人不宜食众生肉

经言靴裘①等物皆不应着,以其日与诸畜相亲近也。夫此...

【推荐】修行时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于一切法唯有识性,随闻胜解故;如理通达故;治一切障...

反观自己,不向外求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

到极乐世界能得寿命无量,修行永不退转

又舍利弗,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 佛陀又...

一分钟智慧(三个故事)

1.大海 有一天,小华气嘟嘟地从学校跑回来。爸爸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