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俞良臣的故事

2010/07/2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明嘉靖时候的人,姓俞,名都,字良臣,他博学多才,乡试每试必高中,因为家贫,开班授徒,并与同好结文昌社,戒淫杀口过,还时常放生,但是后来应试却七次皆不中,生五子,四死一失踪,生四女三夭折,俞妻哭儿女,眼睛都哭瞎了。

俞良臣自认无大过,却贫苦潦倒,不明白老天为何待他以薄,在四十岁那年开始,每年岁终送灶日,他就写疏文,求灶神上天传达自己的怨尤,但是,一切困境都没有改变。四十七岁那年除夕,他和妻女困坐凄凉,忽然有一老人来访,表达慰问之意,俞良臣难逢知己,于是伤心痛陈自己的怨尤,认为自己读书行善多年,至今却功名不遂,妻子不全,衣食不济,真是不甘心!

来访老人却说,俞良臣是“意恶”之人,专务虚名,还敢渎陈上帝,恐怕还要继续受罚。俞良臣听了大惊,不明白自己所为怎会是“恶”。

老人缓缓说道:“你的文昌社每月放生,是因人成事,并非真有慈悲之念;你逞口舌之利,伤风败德,触怒恩神;你见美女就生邪念意淫;看别人高于自己,就生忌妒之心;在独处私处之时,没有善念,只求外表虚名,繁此种种,不是恶意吗?”

俞良臣闻言激动不已,深切忏悔,并感谢老人指点,他当年的新春心愿就是洗心革面,绝不欺暗室,起心动念就是真和善,并且自号“净意道人”。在他五十岁时高中进士,受聘赴京,还找到走失的儿子,一家团圆。日后他天天行善,时时检点自己,并亲自写下遇灶神之事,传训子孙。俞良臣享寿八十八岁。

“净意道人”的故事,让我们不禁汗颜,因为,生为凡人的我们,常常事外表伪善,内有恶意,如平日见行事举止不顺眼的人,我们一定会心生憎恶,但外在仍会和对方哈啦几句,看了俞良臣的故事,我们且从“不动心、不口过”开始吧!共勉之。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但行善事,莫问前程

《涅槃经》说:善恶之报,如影随形;三世因果,循环不...

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

【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即使珍宝如雨下,欲望仍无法满足

有一次,佛陀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游化,住在城南的祇...

不服气的修行者

有一位修行者与当时一位禅师修行的法门不同,他看到禅...

人格的熏陶

佛陀出去托钵,路过皇宫的楼阁,看到难陀和爱妃正在享...

认定你这个朋友

单位和家之间的路途有点远,又不在公交线路上,遇上紧...

【佛教词典】界差别

云何界差别?谓欲界异生有学无学,如欲界有三色无色界...

【佛教词典】三马

(譬喻)譬菩萨,声闻,一阐提之三者。涅槃经三十三曰...

如何做到无欲无求

1、从世间法来说 要做到无欲 在世间法上,所谓的无欲,...

【推荐】佛陀的金玉良言

诸行无常: 世间万象,没有任何事物是长久永恒不变的...

受持《金刚经》,前世重罪变轻贱报

读诵、抄写、宣扬《金刚经》的人,在别人轻慢你的时候...

阿弥陀佛帮我们远离了分段生死

我们到了极乐世界我们是为了成就圣道,一般来说,你初...

什么样的菩提心不容易退

在《大乘起信论》讲到这个菩提心(整个大乘佛法的根本...

大安法师:往生极乐要如何发心

问: 发菩提心是往生条件之一,出离心能不能等同菩提...

为什么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

为什么这个业力在得果报之前还有机会?我们来看看种子...

星云大师《佛教对「青少年教育」的看法》

「一个国家、一个团体有没有前途,就看他对年轻人是否...

如何在生活中改变自己的错误言行

问: 在生活环境中改不了自己的错误言行,怎么办? 大...

一心念佛就在即心即佛

离相是谈空,离一切相,当下是要即一切法的。宗门下的...

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我们怎么改变我们既有的思想? 第一个,我们 先修空观...

佛诞节的纪念意义

今天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诞期的纪念日,并且是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