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贫穷老母布施臭米汁

2012/05/1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大迦叶尊者喜欢向贫穷的人乞食,而不向有钱人乞食。一天,尊者准备去乞食前,先入定观察应该给哪里的穷人种福田,观察后即来到王舍城中,看到一位老母最为贫困,她住在茅厕中,身体赢弱又有疾病,孤苦零丁无衣无食,只能用小篱笆遮挡身体。尊者入定知道她由于往昔没有种福所以今生贫穷,又知道老母近日即将寿终,于是心想我若不度她,她就再也没有种福田的机会了。这天,老母饥渴困乏,见到一位长者要丢弃一些已经酸臭的米汁,随即拿着破瓦盛了回来。大迦叶尊者来到老母的住处,说:“你若布施给我可以得到大福报。”老母回答:“我又病又穷,无衣无食,并非我不愿布施,实在是没什么可以布施的呀!”

尊者说:“佛是三界至尊,我是他的弟子,想要解除你的饥饿贫困,所以向你乞食,如果能把衣食分少许布施给我,即可从饥贫中解脱,来世得到豪富。”老母说:“诚如您所说,我前世没有修福,所以今生住在粪窟中,无衣无食,虽想要布施却无能为力啊!”尊者说:“你说饥饿贫穷无以布施,如果你有布施的意愿,则不能说是贫穷了,如果再有羞惭之心,就是穿着法衣了。世上有的愚人,虽然锦衣财宝谷物众多,却无惭无愧不知布施,福报尽后就要受贫穷的果报了。如果你这么贫穷还能布施修福,那就是稀有难得啊,要相信布施必能获福啊!”

老母听尊者说完后,心里很欢喜,想起前日得到的臭米汁,想要布施又担心没法喝,于是请问尊者:“可以慈悲接受我的布施吗?”尊者回答:“很好很好!”老母即取来米汁,由于没有蔽体的衣服,只能侧着身子隔着篱笆把米汁递给尊者。尊者接受了米汁后,即咒愿老母获得福报安康。尊者心想,我如果把米汁带到别处喝,老母会不相信,以为我把米汁丢弃了。随即当着老母的面把米汁喝干净,老母于是生起了真实的信心。尊者又想,我当显现神足通令老母增加信心,随即隐没地中又飞上虚空,身出水火,种种变化。老母看到如此神变后欢喜踊跃,诚心地跪在地上遥视尊者,尊者问老母:“你有什么心愿?世间豪富,转轮圣王,及四天王释梵诸天,或者欲得初果、二果、三果、四果,辟支佛,乃至无上佛果,都可以实现。”这时老母厌离世间之苦,听说天上非常快乐,即向尊者禀白:“我愿以此微福得生天上。”于是迦叶尊者忽然隐没不现。

数日后,老母寿终,即转生到忉利天上,威德巍巍,震动天地,光明殊特,譬如七个太阳同时出现照曜天宫。帝释天主释提桓因很惊讶,不知是什么人有此福德,该不是这里还有人在我之上吧?于是以天眼观察,得知是因为这个天女的福德。释提桓因问天女:“你从何处来?是修了什么大福德,有如此大光明大威德?”天女回答:“我原本在阎浮提的粪窟中住,又老又病,无衣无食,因为供养了释迦佛的大弟子迦叶一点臭米汁,然后发愿生天,所以现在生到此处。”

这时天女心想,我今获此福报,皆因前世供养迦叶尊者,假使以天上种种珍宝供养尊者,仍不能报答尊者之恩于万一。随即带着侍女手持天香天花下到人间,于虚空中散花供养迦叶尊者,然后下来五体投地顶礼尊者,再以偈赞叹尊者,表达感激之情,天女说偈之后,即与侍女一起回到天上。

帝释心想:此女于阎浮提臭恶之中,以米汁供养迦叶尊者获此大福,尊者只接受穷人的供养,不去富贵之家乞食,我得想个好办法,到尊者处种种福田。于是释提洹因即与天后,将食物装在小瓶中,下到王舍城,在小巷边建了个简陋的小屋,并变化成一对老夫妇,身体消瘦,弯腰驼背,装作穷人乞丐之状,屋里没有任何饮食谷物衣服等。迦叶尊者乞食时,看到这家穷人就上前乞食。老大爷说:“我们太穷了什么都没有,怎么办?”尊者为老夫妇咒愿久久不肯离去。老大爷说:“我和老伴曾经乞讨得少许饭食,正打算吃,听说您非常慈悲德高,如今虽然穷困,愿意将饭食供养贤者您,希望能令我们获得福报。”心里又想:天食非常的芬香,如果打开瓶子让尊者察觉,必然不肯接受。于是老大爷说:“道人,请您把钵给我,我把饭食盛上。”于是尊者把钵递给老大爷并咒愿施主获福。

老大爷刚打开瓶子,天食之香马上普熏整个王舍城,尊者嫌味道太香心里奇怪,便准备入定观察是怎么回事。这时,老夫妇恢复帝释天主和天后的原形,迅速飞上空中,欢喜无量。尊者思维后知道是帝释化作老人,为了增加福报这么做,既然已经接受了布施就不宜归还给他了。迦叶尊者称赞说:“善哉帝释,培植福报无有厌倦,能够忍受丑陋的身形,下来人间培福,必定获得殊胜果报。”帝释和天后听后更加欣喜踊跃。这时天人奏着天乐来迎接天帝天后回宫,帝释回宫后倍加欢喜。

世尊对阿难说:“世间没有人能比得上这位贫母,所施虽然很微少,却能获福无量,因为她由于遭受苦厄发起了至诚供养的心。而帝释天呢,他在天上享受着巨大的天福,还能舍下豪贵之身下来人间种植福田,所获福报也是难以衡量。所以如来说布施第一。阎浮提人愚痴可怜,能如此布施者很稀少啊,你要广为宣说如来的真实教言。”于是,天龙鬼神,四辈弟子比丘僧,广行财法二施,愿及众生,随其志愿,皆得果报。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故事文章列表

远离恶口的十种功德

诸仁者!于彼远离恶口因缘,获十种功德,何等为十?...

布施的功德

释尊在祗园精舍向僧众讲述布施的功德: 如果附近发生...

念诵《普贤行愿品》能得到五种果报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速见如来无量光,具...

以栴檀涂塔成辟支佛

佛陀在魔羯提国带领着众比丘一路行化,来到了恒河边,...

先从学吃亏着手

一个人你有慈悲心不难,你起欢喜心也不难,但是你要舍...

如何才是广修供养呢

复次,善男子!言广修供养者,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

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决无产难之苦

女人能从小常念佛及观音圣号,后来决无产难之苦。或一...

【注音版】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说法灭尽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

七个顶级心理寓言

一、做一棵永远成长的苹果树 一棵苹果树,终于结果了...

心不留影

泽庵宗彭禅师是日本江户初期临济宗大德寺派的高僧,精...

【推荐】鲤鱼救子的感人故事

在乌江那个地方,有个名叫刘子胥的人。他有一个鱼池,...

忘恩负义的樵夫

从前,有一个樵夫,入山砍柴,不觉天色将晚,急忙收拾...

【佛教词典】夜摩天

【夜摩天】 p0832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夜摩天者...

【佛教词典】四种行人

指大乘菩萨修行阶段中,已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

固执的青蛙

两只比邻而居的青蛙,一只住在深水池里,不容易被人瞧...

真正的男子气概

有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小孩苦恼,都已经十六岁了,一点男...

肉体不过是幻化的因缘,为什么要贪著

以前也和大家一起学习过龙舒居士的净土文。再读一遍,...

改变你的磁场

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

观音圣号功德无量,命终也能往生净土

观世音菩萨圣号功德 《楞严经》: 观世音菩萨云:由我...

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

依于妄念,调修法身 故于妄念起者任其起(《圆觉经》云...

善恶随行

佛陀有一次到拘利城教化,拘利城的城主善觉王是耶输陀...

慈舟老法师:念佛即是说法

华严经云:十方三世佛,同共一法身。 念一声阿弥陀佛...

助念主事者宜明理,莫以世间俗情贻害病人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

一念决定往生的信愿,才能感佛接引

当须发决定心,临终定欲往生西方。且莫说碌碌庸人之身...

不要只求顺缘,还要求点违缘

我从小就有很多的疑问,也喜欢问。长大以后去读书,老...

念佛需恭行,切忌好高骛远

现在的人好高骛远,有点小聪明,就忙着参禅、学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