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舍得的三种层次

2015/02/06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舍得的三种层次

对舍得的理解,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舍得舍得,不舍不得。贾平凹先生写过一篇关于“舍得”的文章,在他看来,世界是阴与阳的构成,人在世上活着也就是一舍一得的过程。诚如平凹先生所言:会活的人,或者是成功的人,其实是懂得这两个字的:舍得。不舍不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

然而这只是对“舍得”一般意义上的理解。

舍得的第二个层次:舍,就是得。蛇在蜕皮中完成了长大,人在经历中迈向了成熟。舍与得就如水与火、天与地、阴与阳,相生相克,相辅相成,在对立统一中,达到了和谐。这和《心经》里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思并无二至。包含了一个古老而深奥的辩证法。

然而,当我们在说“舍,就是得”的时候,其实依然执着与“得”。

舍得的第三个层次该是“无所得”。“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故《金刚经》云:应无所著而生其心。

清代陈伯崖有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这里说的“无求”,是告诫人们要舍弃满脑子的功利与浮躁,不为外物所羁绊,不为浮云遮望眼,从而获得一种超然物外的自在与宁静。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无为而无所不为,有所不求才能有所追求。这才是“无求”的最高境界。而不是那种不思进取、碌碌无为的消极态度和庸人哲学。

“高标做事,低调做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他必然是一个在工作、事业上高要求,在生活上低标准的人。只有抛开了荣辱得失、舍弃掉名利枷锁,一心一意地去追求高尚的事业和完美的人生,才能胸怀坦荡,大有作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比宝石还贵重的东西

有一个云游四方的修道人,途中,捡到一颗珍奇的宝石,...

悭财者世世贫穷,悭法者世世愚痴

这个悭就是耽,是爱的意思。不过耽比爱的势力更强大,...

感念施主恩德

贫穷布施难,这里特别谈到贫穷的人对于僧人的布施,我...

有四种供养因缘,使僧众心生贪爱

有一天,释迦牟尼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向比丘们开示...

悭者喜舍

佛陀的大弟子当中,被人赞誉为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

血肉施蚁的乌龟

一时,佛在舍卫城,有憍陈如等五比丘得到了罗汉果,八...

一亿村的故事

以前有个名为一亿村的地方,拥有一亿元财富的人,才有...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

卷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室罗筏城祇桓精舍,与大比...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

【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印光大师校印本)...

思惟略要法

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

学佛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问: 学佛以后是不是一定得受五戒? 成刚法师答: 我...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

心常觉照、不随妄转,你就成功了

在大乘佛法的修学内涵当中,不管你是修什么宗派,都有...

【推荐】追求临终正念,在唯识学有三个重点

那么临终的正念,在整个净土宗的修学者,是所有人努力...

【佛教词典】佛围陀

(杂语)Buddhaveda,佛之三藏,犹如婆罗门之围陀经,...

【佛教词典】真说

(术语)真实之说法也。又如来亲口之教说也。教行信证...

修行的目的并不是不睡觉不吃饭

眠为大暗无所见,日日欺诳夺人明,以眠覆心无所见,如...

风水对后代子孙有没有影响

常常有人问我,有没有风水啊?我说有啊,绝对有道理,...

禅修需调五事

禅修需调五事:第一,调饮食;第二,调睡眠;第三,调...

【推荐】胎儿没成形前堕胎,算犯杀戒吗

面的三皈依,它不应该只属于人天乘,它是应该共于五乘...

【佛学漫画】仗此连绵不断的佛号而愈病

慧明法师的往生故事...

慧律法师《僧璨大师最上乘信心铭》

沉痛殷切的呼吁 佛弟子最茫然的是:法门众多,却不知...

修行就是一人和万人战

六度当中有精进波罗蜜,先布施、持戒、忍辱,这三种还...

不肯念佛者,皆是福薄之人

昔时有人问莲池大师:一个人不信净土,不愿修念佛法门...

《佛说阿弥陀经》白话译

序 分 这一部经,是我从佛那里亲自听到的。当时,释迦...

没学佛的人生是没办法规划的,因为做不了主

一个生死凡夫为什么加罪障呢?因为我们的生命当中,每...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

居士修行与弘法中的几个误区

佛制四众弟子,出家众以修习梵行、弘法度众为要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