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蕅益大师  2021/01/30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

非信不足启愿,非愿不足导行,非持名妙行,不足满所愿而证所信。经中先陈依正以生信,次劝发愿以导行,次示持名以径登不退。信则信自、信他、信因、信果、信事、信理;愿则厌离娑婆,欣求极乐;行则执持名号,一心不乱。

信自者:信我现前一念之心,本非肉团,亦非缘影,竖无初后,横绝边涯,终日随缘,终日不变。十方虚空微尘国土,元我一念心中所现物。我虽昏迷倒惑,苟一念回心,决定得生自心本具极乐,更无疑虑。是名信自。

信他者:信释迦如来决无诳语,弥陀世尊决无虚愿,六方诸佛广长舌决无二言。随顺诸佛真实教诲,决志求生,更无疑惑。是名信他。

信因者:深信散乱称名,犹为成佛种子,况一心不乱,安得不生净土?是名信因。

信果者:深信净土诸善聚会,皆从念佛三昧得生。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亦如影必随形,响必应声,决无虚弃。是名信果。

信事者:深信只今现前一念不可尽故,依心所现十方世界亦不可尽;实有极乐国在十万亿土外,最极清净庄严,不同庄生寓言。是名信事。

信理者:深信十万亿土,实不出我今现前介尔一念心外,以吾现前一念心性实无外故;又深信西方依正、主伴皆吾现前一念心中所现影。全事即理,全妄即真,全修即性,全他即自。我心遍故,佛心亦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譬如一室千灯,光光互遍,重重交摄,不相妨碍。是名信理。

如是信已,则娑婆即自心所感之秽,而自心秽理应厌离;极乐即自心所感之净,而自心净理应欣求。厌秽须舍至究竟,方无可舍;欣净须取至究竟,方无可取。故《妙宗》云:“取舍若极,与不取舍亦非异辙。”设不从事取舍,但尚不取不舍,即是执理废事。既废于事,理亦不圆。若达全事即理,则取亦即理,舍亦即理。一取一舍,无非法界,故次信而明愿也。

言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

然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故释迦慈尊,无问自说,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可谓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故云“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也。

信愿持名以为一乘真因,四种净土以为一乘妙果。举因则果必随之,故以信愿持名为经正宗。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蕅益大师文章列表

有哪些念头会失去三皈依体呢

问: 我们有哪些念头就失去三皈依了呢?失去三皈依后,...

一辈子修持净土,究竟能不能去呢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那么佛性是什么呢?佛就...

净宗大德彭际清居士

彭际清(1740~1796),名绍升,字允初,号尺木,又号...

不能为了懈怠放逸而取底限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

死后的去向与临终处理的关系极大

实例一: 有一天,朋友打电话来要我去助念。我进门之后...

【推荐】陈义孝居士:往生极乐的三要三不要

由于悚于生死之剧苦、轮回之路险、三界之无安,所以,...

【推荐】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问: 没有三皈依能往生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

【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

佛说八关斋经

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不同

问: 请问法师,色、受、想、行、识里面的想和识有什么...

色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美好的

很多事情并不是想象中的美好的。很多时候的美好,都是...

用此念佛法何愁不成功

念佛须念念在心,我们的念心,对阿弥陀佛的思念要好似...

真能念佛,即是现前修行六度万行

汉传大乘法门里面所讲的六度万行,布施、持戒、忍辱、...

【佛教词典】五无间

五无间业的简称,又名五逆罪,即:杀父、杀母、杀阿罗...

【佛教词典】独影唯从见

【独影唯从见】 独影境的相分,是第六识见分虚妄分别变...

一世精勤,功超累劫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于佛法中,...

烤鸡鸭背后的真相

学习传统文化一年多了,今年四月,偶然回家乡一趟,闻...

星云大师《特殊的教育法》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居士: 大家好!我们这一次夏季佛...

【推荐】改变价值观——执着变洒脱

快乐无忧是名为佛 禅宗有一位祖师说:快乐无忧,是名为...

念佛后该如何回向

念佛回向,不可偏废,回向即信愿之发于口者。然回向祗...

后得智的五种分别

后得无分别智有五种,谓通达、随念、安立、和合、如意...

保持一颗「不动心」

一位朋友,研究生毕业时,先主动地选择留校做学问。周...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

学佛之人,必须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存好心者,凡...

丰子恺《护生画集》

丰子恺——护生画集...

科学研究:善念能延长人的寿命

说起因果律,人们都会点头认同,因为物质世界是有规律...

星云大师《佛诞节祈愿文》

慈悲伟大的佛陀! 我们在此地虔诚恭敬地礼拜,因为您...

【推荐】恶要原谅,善要引导

南山和尚有两名弟子。一天,大弟子外出化缘,得了一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