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的「四辩八音」

宣化上人  2014/03/24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有四辩八音,什么叫四辩?就是四无碍辩:

(一)义无碍辩。义,是意思,例如本来没有意思,可是佛一说法,就把这意义、意思,说出无穷无尽那么多。

(二)法无碍辩。本来是一种法,可是佛在一种法里生出无量无边的法;由无量无边的法,又归纳成一种法。所以“一本散为万殊,万殊仍归一本”,一样变成一万样,一万种的法又变成一种,这叫“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三)辞无碍辩。辞,是言辞。有的人说一件事情,说几句话就说完了,而佛说这个道理,能滔滔不尽,海水似的川流不息。

(四)乐说无碍辩。乐说,就是欢喜讲经说法,欢喜说法教化众生,一说起法来,他最欢喜。

八音呢?佛有八音说法:

(一)极好音,也叫最好的声。佛这种声音,你一听,越听越欢喜听,不像有人讲话好象拉锯似的,劈劈啦啦地。佛的声音是响亮清脆的。

(二)柔软音。佛的声音听起来就好象水那么柔软,越听越觉得这声音越好,比奏音乐的声音更好听。

(三)合适音。适,是恰好,恰到好处。就是这声音很柔和,人听了,再没有比这更愿意听的了。

(四)尊慧音。佛的音声,很尊贵的。不要说听他那个言语,光听那个声音,就已经有无量的智能。

(五)不阴音。好象有人讲话的声音是属于阴。阴,就是好象女人讲话似的,多数是娇娇的,而佛的声音是不阴。

(六)不误音。不误,你听他即使是讲笑话,也令人听得非常的正确,没有那种好象和你讲笑话似的。

(七)深远音。你听佛的声音,不知道多深,不知道能传出去多远。目犍连尊者用他的神通向东方无量亿佛国去,要找佛的声音,看看佛的声音到什么地方停止。找了无量国土,佛的声音还是像在他耳边一样的清楚。以他那么大的神通,也找不着佛声音的停止处,这就是深远。

(八)不竭音。就是这个声音不会断、不会完。你听佛所说的声音,接接连连,没有断的时候。

佛用这八种的音声来说法,这八种的音,有的人听一、两种,三、四种,四、五种,有的时候,一个人听一种,你这个人听得深远,那个人听得柔和;个人根性不同,所听的也不同。所以这八种音,叫微妙音。记得这八种音,你们也学学这八种音来说法。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宣化上人文章列表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推荐】听你「自己」的佛号,心才能专注寂静

一句佛号的操作包括念从心起、声从口出、音从耳入,我...

念佛不出声心里默念可以吗

问: 请问师父,我有一个问题就是说,先去想厌离娑婆...

发愿度人进佛门但并不如愿,是否应放弃

问: 值此末法时期,善知识难遇,众生不知念佛。弟子...

弘法人士一定要有自知之明

问: 师父慈悲,弟子有一想法请开示,我认为弘法人不要...

佛教经典不能随便增减

佛经所诠释的真理是放之法界而皆准的,不会随时代的变...

利益众生的方法

学习大乘佛法,修学的目标就是要利益一切众生。然众生...

御马三法

佛陀教化众生的方法,总是应病与药,观机逗教。是什么...

知器施教的舍利弗尊者

目犍连尊者是佛陀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神通第一。尊者...

【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礼佛大忏悔文...

饿鬼报应经

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

【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佛说九横经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便告比丘:「有九辈九因缘...

佛菩萨为什么要坐在莲花上

莲花表征清净无染,光明自在的意思,因为莲花出于污泥...

人天行果——五戒

总说五戒 学佛者,在受三皈后,实践规则,即从受持五戒...

南无阿弥陀佛是什么意思

影视剧中经常会听到南无阿弥陀佛这句佛号,现实生活中...

「业」的含义

古印度语称为竭摩,梵语(Karma),巴利文(Kamma),...

【佛教词典】三无生忍

为法相宗依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所立...

【佛教词典】离杂秽语妙行

【离杂秽语妙行】 p1429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云何离...

参禅与念佛是一件事

参禅与念佛,在初发心的人看来是两件事;在久修的人看...

从小吃过不少肉还杀过生,现在该怎么做呢

问: 我已28岁,从出生到现在吃过不少肉,也杀过不少昆...

执着越重,轮回就越难出去

唐朝有一个百丈禅师,他有一天在百丈山讲《金刚经》。...

依因性来显现功德

我们现在讲这个净土缘起门呢,今天的内容讲到这个依因...

供养佛塔获殊胜功德

佛陀曾开示,供养佛塔功德甚大,应当精勤诚心供养。 过...

慧命向导

有个家族中的一些成员,打算合组贸易商队越过沙漠到另...

佛像的真义与不敬的果报

恭敬佛像之学处分三: 一、真实义;二、以公案说明不敬...

了解自己,看清内心的相貌

在《楞严经》里面,修假观,第一个,先了解自己,你这...

你是人吗

从佛陀的时代到现在,每当有人请求出家,或受戒之前,...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可杀乎?

原文: 杀生一事,过患至为深重。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生...

在唐朝,出家是怎样一种体验

唐朝是我国佛教繁荣的时期,宏伟的佛教寺院,精湛的佛...

发了不好的心就会感召不好的人

你的一切表现都和你的思想、语言、行为有很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