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2015/02/08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

谈起佛教的共修活动,“法会”算是许多人认识佛教的入门砖。但是学佛新手初来法会现场,对法会内涵及仪轨还不认识,往往只能从陌生的环境中自行摸索,尤其在知客处跟着大众写牌位、点灯,让不少人误以为法会仅是为了消灾延寿、超度亡者而设的佛事。那么法会的原意究竟是什么?佛陀时代也有法会吗?参加法会对我们具有什么意义呢?

法会的范畴

法会又称为佛事、法事,指的是各种说法或供佛、供僧及布施等活动的集会,其根本精神是“以法相会,如法修行”。一般来说,寺院的朝暮课诵、定期举行的共修,以及根据不同经典、含摄佛菩萨誓愿的经忏佛事,皆属于法会的范畴。

当代的法会,集梵呗、供养、诵经、礼拜、念佛、持咒、观想等多种修行法门于一身,可说是汉传佛教所独有;佛陀时代的法会则不然,纯粹是“听法、说法的聚会”。

佛陀成道后,在恒河两岸游化、应机而说,开演教法多达三百余会。当时大众一起聆听佛陀说法、一起受戒诵戒,或者接受国王、大富长者的布施供养等,皆可说是法会的雏型。当佛陀入灭不在人世后,说法听法的场景不再,迦叶尊者与五百阿罗汉集结经典, 亦透过弟子之间的口耳传诵佛陀所说的教法, 开展出分享佛法、弘扬佛法的内涵。

诵经之外,僧俗弟子也在各地起造佛塔,每日早晚绕塔、礼拜、供养香花、歌咏赞叹佛的功德。佛的遗迹和舍利塔,不仅是大众巡礼参拜的对象,也逐渐发展出定期的集会。每逢纪念日法会,更是盛况空前,法会的内容不再局限于说法、诵经;出于对佛的虔敬与忆念,香花、灯、伎乐供养,以及梵呗也加入法会的行列。

回归佛陀说法的本怀

回到法会的最初,无论是佛陀说法、经典的受、持、读、诵,或是仪式与义理并重的经忏佛事,无非是透过种种方便,帮助我们回归佛陀说法的本怀,让众生都能离苦得乐,成就佛道。

法会的形式固然随著时空环境更迭,但其根本精神仍在,领众的法师、参加法会的信众,是否能体会佛陀出世本怀、祖师大德创制忏仪的心念?参加法会既不是赶庙会看热闹,也不是把超荐佛事交给僧众来做,就算功德圆满。不该只是寻求消灾免难、超荐亡灵一类的心灵慰藉,这些都只是世间的安心而已。

除了提醒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开放心灵,纳受法义,并如法修行,参加法会时,要从诵经过程中培养觉照力,从经文脉络中学习佛菩萨如何去感受众生的苦、救度众生的苦,并将这份愿心和愿行延续到周遭的人,让佛法从经文忏本中改变自己的生命、走入人群。如此一来,才能真正回归法会“说法听法、修行佛法、弘扬佛法”的本然。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推荐】印光大师对持咒的六点开示

一、持咒不需知道咒语的意思,只需至诚恳切 持咒以不知...

【推荐】求生天国与往生净土有什么不同

生死大事是件不易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在生死死生之...

星云大师《对「业」的认识》

一般人在生活中遇到不如意、不幸的遭遇时,往往会说:...

星云法师《佛教的真理是什么?》四、中道

壹中道的意义 佛世时,有一位比丘,名二十亿耳,出家...

修行人一定要闭关吗

闭关,又称掩关,这名词和风气,在印度并没有,在中国...

在家人以何为重,如何能促进信心

问: 在家人以什么为重,如何实修才能促进信心? 大安...

如本法师:皈依三宝有什么禁忌吗?

皈依三宝,仅是踏入佛门的第一步,没有任何之忌讳,皈...

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什么精神

到寺院之后,我们拜佛、拜菩萨。我们应当向佛菩萨学习...

【注音版】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

肇论

肇论序 小招提寺沙门 慧达 作 慧达率愚,通序长安释...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唯识二十论

唯识二十论一卷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佛家上香的仪轨

供香及礼诵持念等种种法门,其妙要在于诚敬二字。供佛...

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

中国佛教的十大宗

佛法在印度古代时,小乘有各种部执,大乘虽亦分空、有...

【推荐】佛教十宗略述

释迦世尊住世之时,说法四十九年,皆随众生根机,方便...

【佛教词典】恼心所

【恼心所】 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小随烦恼心所之一.恼者恼...

【佛教词典】薰修

又作熏修。薰谓薰染,修谓修行。以德修身,如以香薰衣...

往世恶业,今生病因

我们如果生病了,我们要思惟,它不是无缘无故的。生病...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

圣严法师《竞争与较量大不同》

一般人所了解的竞争,就是要把别人拥有而自己没有的东...

菩萨行布施的时候,以法施为重

菩萨行布施度的时候,是以法施为重,以法布施为最上等...

【推荐】奥秘来自我们的日常生活

有父子俩是开饭馆,卖打卤面的。打卤面的调料调配得特...

为什么要我面对这宿命

问: 请问法师,从我出生,爸爸就不要我,不养我,那...

无言的感化:看佛陀如何面对恶口与辱骂

佛陀成道后第十年,也即佛陀四十五岁那年,佛陀在优陀...

帝释桓因修忍辱

过去,天人和阿修罗们常常为了争夺酒色而征战,这天,...

身处生死轮回,我们该怎么办

《楞严经》的整个观念就是返妄归真。返妄归真当然你要...

免受外力夺走精气、被外力所害,要用这个方法

彼药师琉璃光如来得菩提时,由本愿力,观诸有情,遇众...

不变应万变

道树禅师,建了一所寺院,与道士的庙观为邻,道士放不...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中品中生

【经文】 中品中生者,若有众生,若一日一夜持八戒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