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界诠法师  2021/08/15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佛学之宇宙论——九地

依三界施设九地,欲界一地,色界四禅分为四地,无色界四空分为四地,共为九地。

一、五趣杂居地:同为散地故合而为一。

二、离生喜乐地:色界初禅,离欲界之欲及恶不善法,生喜乐之受。

三、定生喜乐地:即二禅天,离初禅寻伺,禅定转胜,由定所生之喜乐。

四、离喜妙乐地:即三禅天。离二禅欲,又离二禅粗动有分别之喜,住静妙无分别之乐受,离喜之乐。

五、舍念清净地:即四禅天,离三禅之欲,有乐故有动转,离乐及寻伺心平等正直,心无动转而能安住名舍念清净,虽离喜乐寻伺而心不忘失,了了分明舍念清净。因离喜乐受住清净之舍受名舍念清净。

六、空无边处地:厌患身体质碍,尽灭一切色想,一心缘空,与空相应。

七、识无边处地:厌患虚空,泯除空相,转心缘内识。

八、无所有处地:觉住识仍有所依,厌患心识,依无所有寂然而住。

九、非想非非想处地:定心胜妙,无粗想非无细想。

无想定与灭尽定的区别。无想定是外道为了获得无想天的果报而修泯灭一切心想的禅定,能于定中心想不起,尚未断惑证真,此定是属色界摄。

灭受想定是灭受想之心,断见思烦恼而证圣果。入灭尽定者,则息诸想念断除贪爱之心,求出世功德;入无想定,则妄计伏心想以为解脱,求世间乐果。

灭尽定是无漏业,不感三界生死果报;无想定是有漏业,感色界内无想天果报。灭尽定,既灭第六识兼灭第七识染分,无想定但灭第六识分别之见,不能灭第七识执我染分,并未断诸邪见。故有此世间与出世间、感果不感果等胜劣不同。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佛教知识文章列表
界诠法师文章列表

天台二祖慧思大师的三生三世弘法因缘

巍巍南岳,层峦叠翠,草木峥嵘,在从磨镜台去南台寺的...

念佛心不够恳切的原因

原文: 念佛,心不归一,由于生死心不切。若作将被水冲...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问: 为什么凡夫总是苦海常现? 证严法师答: 凡夫从...

偏重于持戒修福的危险

原文: 今生持戒修福之僧,若心地未明、愿力轻微,又不...

望前名果,望后名因

关于这个所知依,我们当然是没有办法想象,阿赖耶识不...

怎样检验出离心及出离三界火宅

检验出离心 佛说死无常,死来无定期。若已经得到人身,...

观作瓶喻

有两个人来到陶匠的工作坊,他们对陶匠制作陶器的过程...

念佛是众生出轮回的捷径

净土行人要努力让自己念出的这句阿弥陀佛,如沉舟溺子...

佛说盂兰盆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

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

【注音版】大轮金刚陀罗尼

大轮金刚陀罗尼...

右绕佛塔功德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

贪嗔痴三毒

一、贪 贪又作贪欲、贪爱、贪著,略称欲、爱。是对于...

什么是菩萨行

菩萨行总的来说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是以救度众生为...

佛学常见辞汇(六画)

【色】 指一切有形象和占有空间的物质。色可分为内色...

有五根,何等为五

一时,佛住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佛教词典】别相三宝

为二种三宝之一,三种三宝之一,四种三宝之一。又作化...

【佛教词典】解脱通达

【解脱通达】 p1235 如七种通达中说。 二解 显扬三卷一...

修行人如何激励自己

接触到几位同参道友,大家谈的话题,都是说无常迅速,...

我们所需要的一切都不能离开佛法

出家三十多年,感觉每天一转身就是一个白天,睡一个晚...

生命意义在于尽本分,发挥良能

人人都要感恩,珍惜时间与空间,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

偏空跟断灭见有何不同

问: 请法师慈悲开示,法师说:小乘的空观,是将依他起...

【推荐】佛教智慧与幸福人生

为什么生活中很多人总是有怨气,有委屈,满腹牢骚? 快...

贪心失金鹅

一位妇人在先生往生后,带着三个女儿到富有人家里当奴...

印光大师论至诚恭敬

一、敬惜佛经善书 1.尊敬佛经善书 一切佛经及阐扬佛法...

修行要发三种心

今天是第一个七的第一天,我们注意要有一个正确的出发...

如何念佛才能算深信切愿

问: 在日常忙碌的工作、生活和种种牵挂的影响下,我...

念佛求生净土以报答四恩

若不念佛求生净土。虽发心广大。自救尚且不了。安能救...

千万别把自己吃老了

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见到这样的现象,相同年龄和相同...

不能往生西方,则所作有益之事,完全成了世间福报

既不能生西方,则汝一生守节念佛,及所作种种有益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