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出曜经卷第二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出曜经卷第二十一

姚秦凉州沙门竺佛念译
如来品之二

 ◎诸有不信佛,  如此众生类,
 当就于厄道,  如商遇罗刹。

诸有不信佛者,阎浮利地有众多贾客,共相率合入海採宝,正值回波恶风吹坏大船,复有诸人乘弊坏船,顺风流迸堕罗刹界。众多罗刹女辈,颜貌端正众宝自璎珞身,前迎贾客:「善来男子!此间饶财多宝,随意明珠无价杂珍恣意取之无守之者,我等既无夫主,汝无妻妾,可止此间共相娱乐,后得善风良伴归家不远。又诸君当知!海水昼夜回波无有定方,若见左面有道者,慎莫随从,设于梦中见左面道亦莫陈说。」时商客中有一智达者,内自思惟:「此诸妇女所说左道,事不徒尔,会当有缘。」即设权诈窃为阴谋,向暮与女共卧交接,伺女已睡窃即起,进涉左道行数里,中闻一城里数千万人称怨唤呼,或呼父母及己兄弟姊妹妻息,云何舍阎浮利地就此命终?贾客闻已衣毛皆竪,还摄心意直前诣城,周匝观察,见城铸铁垣牆,亦无门户出入处所,去城不远尸梨师树高广且大。即往攀树,见城里数千万人啼哭号唤,遥问城里人曰:「何为称唤父母兄弟耶?」城里人报曰:「我等入海採致宝物,为风所漂,又为罗刹女所诳,堕此鬼界闭在牢城。前有五百人渐渐取杀,今有二百五十人在。君莫呼此女谓为是人,皆是罗刹鬼耳!」其人闻已即还下树,诣彼女村窃就女卧。

明日晨旦语诸同伴:「吾有匿事欲共论说,各往闲静处,慎莫男女自随。」诸人响应各诣隐处,即便告曰:「卿等知不?昨夜吾欻生此念:『斯女人等何故殷勤说莫从左面道。』见女睡眠窃起往观,见大铁城闭数百人,[口*睾]哭唤呼。吾上树头遥问意故,众人报我为摩竭鱼所见坏船,恶风吹浪堕此鬼界,闭在铁城高数十丈,劝我还家善求方计。卿等今日意欲云何?」众人答曰:「卿昨夜何不重问彼人,颇有权宜方计,众人及我身得安隐归家不乎?」人即报曰:「我昨夜退不问此事,今暮窃起当往重问之。」说此语已各还所在。彼智达人向暮与女交接已,相女睡眠窃起,诣彼树上,问城里人曰:「颇有权宜方计,卿等诸人复及我身,得还阎浮利地不耶?」城里人报曰:「我等适生念欲还阎浮利地,此铁城便作数重不可败坏,死者日次无由得免;唯卿外人少有权宜,可得度脱还至本土。十五日清旦有一马王,从郁单越食自然粳米,来至此鬼界住高山顶,三自唤呼:『谁欲还归阎浮利地?』卿等若闻马王声者,皆往礼敬求还本乡。」其人闻是语已,即还伴中具陈情状,众人报曰:「今可去不?」智者答曰:「须十五日至,马王当来,乃得去耳。」未经数日马王便至在高山顶,三自唤呼:「谁欲还归阎浮利地?」声极远震。商客闻已,皆往至马王所前白王言:「我等咸欲还本乡里,愿见将接得归无为。」马王告曰:「卿等专意听我所说,各欲归家还本乡者,心意专正便得归家,心不专正不得归也。此诸妇女各抱男女,追逐卿后啼哭唤呼。其中诸人兴恋慕心,正使在我嵴上犹不得去;若能舍恩爱正心一意无所恋着,至心捉我一毛便得归家。」如其所语诸妇女至,各语夫曰:「诚可舍我贱身,何为捐弃儿女?」先教儿女往抱父颈啼哭唤呼:「舍我等为欲何去?」心意恋着者便不得还,唯有大智师子一人即安隐还归。是故说,诸有不信佛,如此众生类,当就于厄道,如商遇罗刹。

诸有信佛者,如此众生类,安隐还得归,皆由马王度。唯有师子一人安隐得归,余者由恋慕心皆堕厄难也。时,罗刹妇抱其男女,往逐师子商客在在处处,告诸村落:「师子身者是我夫主,共生男女舍我逃走不知所趣?」诸人闻已问师子曰:「观卿妇女体性容貌人中英妙,儿女可愍,何为舍之?」师子报曰:「此亦非人,是罗刹鬼耳。住海渚中杀噉商贾不可称数,吾伴数百闭在铁城,唯我一人幸得免济。今此鬼女复逐我后,规欲害我恐不免济。」说此语已转复前行还至本国,鬼亦逐后到其国土。鬼往白王:「我与师子共为夫妇,生此男女后望得力,非图今日永已见舍,师子意不用我身,当录取男女,我故年少,岂更不能适趣耶?」王召师子问其情实:「卿妇幼少颜貌端正,男子殊异有君子相,何为舍之不肯纳受?」师子白王:「此非人形,乃是噉人罗刹鬼,化作男女追逐我后,望人意倾欲取我杀。前将五百贾客入海採宝,尽为罗刹所噉食,唯我一人得免济耳。今复见逐,将知如何?」王告师子:「设卿不用可持与我。」师子报曰:「此实非人是罗刹鬼,备有愆咎后莫见怨。」师子复语左右诸臣:「斯鬼至此间,必有伤害王。今不信欲内深宫,如是不久王及内宫尽当灰灭。」王复瞋恚语师子曰:「女中姿容如天玉女,何缘复称为罗刹鬼耶?速出在外吾自观察之。」王将鬼女入内宫中,牢固门閤已入一宿。明日食时宫门不开,诸臣共议:「王新纳妻,意相贪乐故门不开耳。」师子说曰:「不如来议。王及夫人并诸婇女,必为罗刹所食噉尽,故门不开耳。」即施高梯踰牆入内,见死人骸骨满数间舍,复见坑孔新出土壤,诸臣问师子曰:「王今已死内宫丧亡,骨成于积不可识别,云何葬送王身?」师子报曰:「尽聚诸骨一处焚烧,但言葬王,余者不在其例。」葬送已讫,诸臣责师子曰:「正坐汝身将罗刹鬼,杀王丧国宫殿灭亡,卿今意欲云何?」师子答曰:「吾先有言契,此非人身是罗刹鬼,备有愆咎后莫见怨。卿等何为复见责数?」诸臣人民前白师子:「王今已死更无胤嗣,唯愿师子当登王位,统理人民永得康宁,使我诸臣尊奉有处。」师子告曰:「若欲举我为王者,当随我教,设不从我教,尽为罗刹所噉。」诸人异形同响咸皆称善,即随王教。王告诸臣:「彼罗刹子女睡眠有时,当共集兵乘船入海攻击。」即往攻击杀罗刹男女大小,不可称数无有遗在,复往破坏铁城出其中人,因彼住止人民,炽盛富乐自然,珍奇异物不可称量。因名彼城号曰师子。迸落诸罗刹鬼不在例者,移在山西。铁围东垂土俗常法,若一人不事佛者,当送山西付鬼噉之。自尔已来佛法炽盛得道无数。是故说,诸有信佛者,如此众生类,安隐还得归,皆由马王度。又彼国常仪,国王生子若十若百若至无数,尽出作道,诵习佛经三藏备举,还复罢道登陟王位,梵语不通经籍不举,则不得陟王位也。住在外渚故,称师子渚国。

 如来无等伦,  思惟二观行,
 善观二闲静,  除冥超神仙。

如来无等伦者,如来处世神德无量,行过虚空所化无限,普引众生导示慧明,四等育养见者得度,是故说,如来无等伦,思惟二观行,善观二闲静,除冥超神仙也。

 善获获自在,  爱尽无所积,
 解脱心无漏,  恩惠天世人。

善获获自在者,众生处在荼炭,流转五趣回波七使,欲趣于道不知何路得至?是故如来不舍弘誓之心,拔济苦难,普处众生类指示自在堂,是故说,善获获自在也。爱尽无所积者,得四无畏永尽于爱,是故说,爱尽无所积也。解脱心无漏者,心永得解脱无所罣碍,复获无漏永除诸垢,是故说,解脱心无漏也。恩惠天世人者,一切众生皆来归仰,是以圣人应时适化救济无乏,是故说,恩惠天世人也。

 犹人立山顶,  遍见人村落,
 审观法如是,  如登楼观园,
 人忧除无忧,  令知生死趣。

犹人立山顶,遍见人村落者,如有目之士遍见村落,行者坐者出入行来,啼哭歌舞喜笑皆悉观之。如来世尊亦复如是,立智慧山顶,观五趣众生,黠者愚者有至无至,皆能分别而往化之。是故说,犹人立山顶,遍见人村落也。审观法如是,如登楼观园者,如来天眼一切遍见,乘高楼观一一分别难度易度,可与言者与言,不可与言者而自默然,随其前人所念成道,是故说,审观法如是,如登楼观园也。人忧除无忧,令知生死趣者,如来观察有忧无忧有少智多智,皆悉分别,教示众生令知生死之趣,是故说,人忧除无忧,令知生死趣也(如来品第二十二竟)。

出曜经闻品第二十三

 善闻好行,  善好闲静,  所行不左,
 安如沙门。

善闻好行者,多闻学士为人所誉善哉善哉!人之有闻所行必善,是故说,善闻好行也。善好闲静者,求出欲界色界无色界,不乐愦乱无所系缚志趣闲静,是故说,善好闲静。所行不左者,身口意所行常顺正理终不左也,最胜最妙无有出者,是故说,所行不左也。安如沙门者,顺沙门行不逆沙门行,如彼所行所修,是故说,安如沙门也。

 愚者不觉知,  好行不死法,
 善解知法者,  病如芭蕉树。

愚者不觉知,好行不死法者,愚者所习恒习弊行,不别善法恶法,若好若丑尽不觉知,不计无常变易之法,营一身之资谓千年不尽,保物久常无有耗减,是故说,愚者不觉知,好行不死法也。善解知法者,病如芭蕉树者,虽善解于法经耳便过,如芭蕉树遇风则叶落,病者顿极加以毒汤,是故说,善解知法者,病如芭蕉树也。

 犹如盖屋密,  闇冥无所覩,
 虽有众妙色,  有目不见明。

犹如盖屋密,闇冥无所覩者,犹如造屋舍闭塞窓牖,内外緻密冥然不见明,是故说,犹如盖屋密,闇冥无所覩也。虽有众妙色,有目不见明者,彼屋舍里虽有众妙色罗列姝好,有目者入中永不见色,是故说,虽有众妙色,有目不见明也。

 彼如有一人,  智达广博学,
 不闻则不知,  善法及恶法。

彼如有一人,智达广博学者,世傥有人,优婆塞优婆夷刹利长者居士及诸庶人,心慧意朗,先不闻者则知善恶之法,极智慧人,先不闻法者则无所别知,是故说,不闻则不知,善法及恶法也。

 犹如人执烛,  悉见诸色相,
 闻已尽能知,  善恶之所趣。

犹如人执烛,悉见诸色相者,犹如智达之人手执明灯,尽能分别好恶诸色,是故说,犹如人执烛,悉见诸色相也。闻已尽能知,善恶之所趣者,彼知学人闻法即知善恶诸法,近法远法、有记无记尽能了知,是故说、闻已尽能知、善恶之所趣。

 虽称为多闻,  禁戒不具足,
 为法律所弹,  所闻便有阙。

虽称为多闻、禁戒不具足者,多闻博智善分别法,于禁戒不大殷勤,触有所犯戒律不具,是故说,虽称为多闻,禁戒不具足也。为法律所弹,于闻便有阙者,戒律之人以法弹举,斯人犯律不行正法,为人所讥行惭愧事,是故说,为法律所弹,于闻便有阙也。

 行人虽少闻,  禁戒尽具足,
 为法律所称,  于闻便有阙。

行人虽少闻,禁戒尽具足者,持戒完具无有缺失,不广习学,是故说,行人虽少闻,禁戒尽具足也。为法律所称,于闻便有阙者,彼持戒人为人所称,某甲某村有持戒人可敬可贵,昼夜精勤行道不废,不广博学达古知今,于闻便有阙,是故说,为法律所称,于闻便有阙也。

 虽少多有闻,  持戒不完具,
 二俱被诃责,  所愿者便失。

虽少多有闻,持戒不完具者,既自少闻、戒律不具,为众多人民所见嗤笑,人修人本必全一行,云何斯人尽拔善本?或有兴念怜愍彼人,身后长夜受恼无量。是故说,虽少多有闻,持戒不全具,二俱被诃责,所愿者便失也。

 智博为多闻,  持戒悉完具,
 二俱得称誉,  所愿者尽获。

多闻戒具足,不犯于众恶,便为天、世人、龙、鬼神、阿须伦、真陀罗、摩休勒等,悉见恭敬承事尊奉,是故说,智博为多闻,持戒悉完具,二俱得称誉,所愿者尽获也。

 多闻能奉法,  智慧常定意,
 如彼阎浮金,  孰能说有瑕?

多闻能奉法者,思惟正法无所缺漏,分别一句义演出无量,复能略说还至一句,是故说,多闻能奉法也。智慧常定意者,分别慧明欲尽有漏至无为处,亦无造作成就贤圣无漏智,心常禅寂而无乱想,是故说,智慧常定意也。如彼阎浮金者,余弊恶金多有瑕者,此阎浮金内外无瑕亦无尘垢,是故说,如阎浮金也。孰能说有瑕者,犹如戒行清净人,内外清彻行,无玷缺无所违失,无有能讥彼行人者,是故说,孰能说有瑕也。

 诸有称己色,  有叹说名德,
 斯皆谓贪欲,  然自不觉知。

佛契经说,如来世尊先当成二业:一眼知色,二耳知声。愚者错闻,一者谓如来着色,二者谓如来贪声。如来声者如梵羯毗鸟。佛言:「不尔。吾所说异,义不如此。智者分别解如来义。如来积行于阿僧祇劫,先净眼耳声,然后方修余行。」是故说,诸有称已色,有叹说名德,斯皆谓贪欲,然自不觉知也。

 内无自知,  外无所见,  内不见果,
 便随声往。

昔王波斯匿集四种兵,夜非人时出城游行。时有一比丘名罗婆那拔提,寂然闲静呗声清彻,令四种兵莫不闻者。时波斯匿王于彼众中便生此念:「若我明日见此呗比丘者,当赐三百千两金。」王复渐近内自思惟:「声音如似近,然复不见。」转复前进见其人,身在一函里,便赐三贝珠,是故说:

「内既知之,  外无所见,  内见果实,
 便随声往。  内既不知,  外有所见,
 二果俱成,

「便随声往。  内有所知,  外有所见,
 彼有朗智,  不随声往。」

时波斯匿王前白佛言:「向呗道人今为所在?吾欲观之。」佛告王曰:「欲见者勿兴懈慢。」佛即遣信唤比丘来。王寻见之生变悔心,悔夜所许极为奢侈,寻与三枚贝珠,意犹欲悔。王白佛言:「今此比丘本行何德得此妙声?复作何行受此小形?唯愿世尊敷演其义。」尔时世尊即以宿命智,观察当来过去现在,便告王曰:「往昔久远世时人寿二十千岁,人民之类共相敬待谦逊承事,时世有佛名曰迦叶,在世游化教诫周讫便取灭度。是时国王臣民兴恋慕心,即起偷婆高而且广。其人尔时亦在其侧,称言:『造此偷婆何为高广?』即夜以一铃悬于佛图竿,寻发誓愿:『若我后生在在处处,声响清彻上彻梵天,遭遇彼圣得尽诸漏,于弟子中声响清彻。』缘昔吐言嫌寺广大,由此果报受身极小;复以鸣铃悬寺上,蒙此果报得致妙声。」内既知之者,自观己身内无所有,若好悉能分别。内自知者,知内六根。是故说,内自知之也。外有所见者,便观外身一一分别,若见剥割斫刺亦无所觉,解知虚诈。又言外有所见者,外见六入。是故说,外有所见也。彼有朗智者,分别内外身,一一思惟善察无滞,解知所有,以智观之悉无所有,是故说,彼有朗智也。不随声往者,人之声响,乱人善念之原首,彼入定者,外声不入内乱不出,解知彼声犹如空等。是故说,不随声往也。了知四偈,义各如是。

 耳识多所闻,  眼识多所见,
 闻见不牢固,  事由义析理。

耳识多所闻者,或闻佛经,或外道异学、歌咏诗诵,好者便受、恶者舍离,是故说,耳识多所闻也。眼识多所见者,眼识亦多所见,若好若丑善色恶色,是故说,眼识多所见也。闻见不牢固,事由义析理者,若见闻念知尽能了别,见当说见闻当说闻,是故说,闻见不牢固,事由义析理也。

 智牢善说快,  闻知定意快,
 彼不用知定,  速行放逸者。

智牢善说快者,彼善思惟、言不错乱,承受不忘失则应行此行,是故说,智牢善说快也。闻知定意快者,皆由闻故然后得定,已得定意所适无碍,是故说,闻知定意快也。彼不用知定,速行放逸者,放逸之人转能行恶,不顾后缘不念后世,犹如以穀子投火,欲望苗干者,事终不然。犹如小块塞江,欲以止流者,终不可得。放逸之人意行暴虐,欲求毫釐善者,吾亦不见。是故说,彼不用知定,速行放逸者也。

 贤圣乐于法,  所行应于口,
 以忍思惟定,  闻意则牢固。

贤圣乐于法者,乐应贤圣法,未始去离终已翫习意无厌足,皆是诸佛贤圣之所演说,是故说,贤圣乐于法也。所行应于口者,行如禁法无所违失,是故说,所行应于口也。以忍思惟定者,受人教诫一心奉行,不兴憎嫉彼此之心,闻其善言甘心禀受,昼夜诵习不离定意,是故说,以忍思惟定也。闻意则牢固者,佛所说法,从初至竟上中下义,终日讽诵初不忘失,是故说,闻意则牢固也(闻品第二十三竟)。

出曜经我品第二十四

 当学善言,  沙门坐起,  一坐所乐,
 求欲息心。

当学善言者,昼夜诵习善言好语,採取众妙度世之要,是故说,当学善言也。沙门坐起者,比丘常当作是念:「分别上下不侵他坐,斯是食坐斯是行道坐,吾当坐此舍此。」是故说,沙门坐起也。一坐所乐者,专其一心求于定意,分别诸情摄取诸根,一坐心乱者非为一坐,意不外驰便能超越度魔境界。是故说曰,一坐所乐也。求欲息心者,藏匿心识不摄心者多诸思想,若更受形趣三恶道,地狱畜生饿鬼中,不遇三宝诸佛世尊,不值清净诸梵行人,不知惭耻,当从一生至百千生;求欲息心则无生死,是故说曰,求欲息心也。

 一坐一卧,  独步无伴,  当自降伏,
 隻乐山林。

一坐一卧者,降伏内外生死炽然,虽复一坐一卧,心意不定非为坐卧也。复当思惟三有之难,恒当系意使不分散。是故说曰,一坐一卧也。独步无伴者,在众若野心恒一定,若行若坐心不驰骋,如彼行人随时乞食,内自思惟食所从来,受施之人求报其恩,自知止足,复当念佛身相功德,持意忍辱亦不分散。有如是心者便可入村求度众生,不兴乱想,如彼山林而不有异。是故说曰,独步无伴也。当自降伏者,恒自息意令不驰散,常能挍计内外诸物,以能降伏,便为诸天世人承事供养,八部鬼神随时拥护,为佛世尊所见叹誉。是故说曰,当自降伏也。隻乐山林者,持心专意恒乐空闲,虽入大众意如空无,天雷地动心不错乱,然后乃应如来圣典。是故说曰,隻乐山林也。

 千千为敌,  一夫胜之,  莫若自伏,
 为战中胜。

千千为敌,一夫胜者,或有众生一人胜千,不自降者则非为胜,便为堕落不至究竟。能自摄意内外降伏,乃得越次至无为境,胜诸怨雠无所畏忌,乃谓为胜,能灭三界结使根本永尽无余,名为健夫,三界结本已灭无余更不造新。或有众生一人胜千,或胜万人,非为健夫。何以故?犹在生死不远八难。是故说曰,千千为敌,一夫胜之,莫若自伏,为战中胜也。

 自胜为上,  如彼众生,  自降之士,
 众行具足。

自胜为上者,夫人在世,能自降伏精神不错,复为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迦留罗、旃陀罗所见供养,天魔波旬虽统六天,亦不能得其便,是故说曰,自胜为上也。如彼众生者,如彼修行人,既自慕学,复能使人执行,此心内不兴垢外尘不入,乃应净清无为处,是故说曰,如彼众生也。自降之士,众行具足者,人有十名号亦不同,或言众生,我人寿命有形之类,皆名众生,如斯之辈能自降伏不生外想,实谛第一义,无形不可见,欲求无为道者,念自降伏,不生十八本,持不漏诸界,斯亦复名自降之士。诸根具足,功德备具,随时行道不失时节,是故说曰,自降之士,众行具足也。

 非天犍沓和,  非魔及梵天,
 弃胜最为上,  如智慧比丘。

非天犍沓和,非魔及梵天者,或有世人祭祠诸天欲求恩福,或事犍沓和修其净行,或事魔天望得豪尊,或事梵天谓天为道,外道异学心想梵天,众生根本皆由梵天而生,以是之故事于梵天。如来说曰:「此非真道,自既迷惑,复使他人内于邪迳,亦非坚固不可恃怙。所谓真正道者,智慧比丘是也。执心清净不漏诸结,为人说法无彼此心,意如虚空不可沮坏,利根速疾亦不滞碍,意之所念无往不剋。」是故说曰,非天犍沓和,非魔及梵天,弃胜最为上,如智慧比丘也。

 先自正己,  然后正人,  夫自正者,
 乃谓为上。

先自正己,然后正人者,夫人修习自守为上,昼则教诫夜则经行,孜孜汲汲终日匪懈,然后训诲众生安处大道。如佛契经所说,佛告均头:「如人己自没在深泥,复欲权宜拔挽彼溺者,此事不然。犹人无戒欲得教诫前人者,亦无此事。广说如契经。」如器完具所盛不漏,人神澹泊堪受深法,亦能教化一切众生,其闻法者莫不信乐,是故说曰,先自正己,然后正人,夫自正者,乃谓为上也。

 先自正己,  然后正人,  夫自正者,
 不侵智者。

夫人习行不唐其功,毕竟其学不辞劳苦,以己所信平等无二,勤加精进日有新业,附近明智不亲弊友。夫人有智,皆由明哲成人之慧,非师不剋,是故说曰,不侵智者也。

 当自剋修,  随其教训,  己不被训,
 焉能训彼。

当自剋修,随其教训者,如人习行备具诸行,戒闻施慧以自庄严,念定三昧尽诸有漏,然后乃得训诲一切,其闻法者自归笃信不怀狐疑。是故说曰,当自剋修,随其教训也。己不被训,焉能训彼者,如人修学素无善师,无有将导便致踬碍,遇善师者能自修责,必获所愿无事不剋。犹如善御马将,随马良善,善者育养、恶者加捶,然后乃知善恶有别,方之贤愚亦复不异,善者生天、恶者入狱,方当经历毕诸罪苦,其间艰难何能具宣?如人出行必求良祐,意欲所至无愿不获。是故说曰,当自剋修,随其教训,己不被训,焉能训彼也。

 念自剋修,  使彼信解,  我己意专,
 智者所习。

念自剋修者,恒当专精使意不乱,灭十迹行应身口意,使无数众生莫不渴仰,迟闻所说欲修奉行。是故说曰,念自剋修也。使彼信解者,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刹利婆罗门长者居士,闻正言教心意信乐终不违逆,是故说曰,使彼信解也。我已意专,智者所习者,如人习术意专乃剋,若失良师便自坠落不能自拔,出入进止为天世人所见爱敬,若至他方异域刹土,见者心欢终不中退。是故说曰,我已意专,智者所习也。

 为己或为彼,  多有不成就,
 其有觉此者,  正己乃训彼。

为己或为彼,多有不成就者,人之习行以己所修邪见之业,复以己智授彼使学,此则坠堕不至无为,如复有人己身专正习正受行,以己所见教训前人,受者信解不唐其功。是故说曰,为己或为彼,多有不成就也。其有觉此者,明人所习当究本行,如佛所说,不能自利焉能利人?习行之人当念观察,思惟非常苦空非身,悉解非有彼无我空,岂有身也?是以圣人示人轨则,导以微教布见切禁。是故说曰,其有觉此者,正己乃训彼也。

 身全得存道,  尔时岂容彼,
 已以被降伏,  智者演其义。

身全得存道者,由彼习行之人专精剋己,为尊为贵为无有成,进止行来不逢凶虐,恒为诸天世人、天龙鬼神、揵沓和、阿须伦、旃陀罗、摩休勒,所见供养,卫护其身便不遭患。是故说曰,身全得道存,尔时岂容彼也。已以被降伏,智者演其义者,如人慕修深奥之法,得第一义越过三界,便得成就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贤圣八品道,是谓如来甘露法门,所愿者得,四事供养,衣被饮食床卧具病瘦医药。是故说曰,已以被降伏,智者演其义者也。取要言之,偈成三句,其文一同,但益智者获其法一句也。法谓二义:一名字体义体,第二者所谓第一义四沙门果是也。智者得其戒,此二句也,戒有二种:一名二百五十戒,二名无漏身戒。智者被叹誉,此三句也。此亦二义:一者俗所叹誉,二者为内藏所叹誉。所谓俗者,言语辩才和颜悦色不伤人意,其闻法者欢喜承受乐闻其法。无漏身戒者,所行不左常遇贤圣,离八不闲处,其有见者心开意解,共相告令叹说其德。智者闻其名,此四句也,或有学人,俗闻其名道闻其名。智者获其乐,乐有二种:俗乐、道乐。在俗受其福德,为檀越施主所见念待,受其供养,衣被饭食床卧具病瘦医药。道乐者,受禅定福,根力觉意贤圣八道。智者获其慧,慧有二种:或有俗慧,或有道慧。所谓俗慧者,分别名字众不滞碍。所谓道慧者,得须陀洹道、斯陀含道、阿那含道、阿罗汉道,得诸根具足空无相愿。是故说曰,智者获其慧也。智者获其心,心者众行之本,若心不正流驰万端,外着色声香味细滑法,若能降伏摄心不乱,便能成就无为道果。然彼行人服其心意,思惟曩昔为心所惑,劫数难量经历生死皆由于心。然我今日觉心所为,更不造新为心所使也。智者获其道,众生流转从劫至劫不可称记,如契经所说,众生入地狱者,多于大地尘土。如我今日越过三界,以天眼观众生之类,蜎飞蠕动共相伤害无有竟已,由如陶家脚蹴轮转成其坏器,或轮上坏者,或在地坏者,或入陶坏者,人亦如是,是故学人当念慕修。又复引经:「吾以天眼观众生,生天者如爪上土,盖不足言。」是故说曰,智者获其道,处天久游观。若有众生久生天者,胜后生天三事。何谓三事?一者天寿,二者天色,三者福禄。是故说曰,处天久游观也。处天久受福,共相娱乐视东忘西,是故说曰,处天久受福也。处在宗族中如日贯云,出为父母兄弟姊妹中外所见爱敬,断诸一切缚,尽能断一切,诸结使永尽无余,缚着爱染悉皆除弃,是故说曰,尽能断一切,诸结使处忧。不己忧心解是非解知无常,恩爱别离世之常法,有乐必苦生当有死,不生则无,死岂可避,以是义推,忧为是谁?乐所从来?是故说曰,处忧无忧心,如死灰澹然。无为尽灭一切恶趣,所已恶趣者,地狱饿鬼畜生,边地夷狄之中,亦名恶趣。是故说曰,灭一切恶趣也。脱一切苦恼,脱八苦根,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恩爱别离苦、所欲不得苦,取要言之五盛阴苦。行者于中脱此众苦,泥洹为第一,无为无作无有众变,是故名为泥洹也(我品第二十四竟)。

出曜经卷第二十一

 

上篇:出曜经

下篇:法集要颂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本缘部目录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

世尊我一心  归命尽十方  无碍光如来  愿生安乐...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大悲咒注音版

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地藏菩萨本愿经

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

旧杂譬喻经

旧杂譬喻经卷上 吴天竺三藏康僧会译 (一) 昔无数世...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佛说过去世佛分卫经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佛言:「...

异出菩萨本起经

异出菩萨本起经 西晋居士聂道真译 释迦文佛,前世宿命...

长寿王经

长寿王经 僧祐录云安公失译经人名今附西晋录 闻如是:...

【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留支译本)...

礼法华经仪式

礼法华经仪式 一心顶礼十方法界常住三宝(拜起胡跪烧香...

比丘听施经

比丘听施经 东晋天竺三藏昙无兰译 闻如是: 一时,佛...

【注音版】文殊菩萨圣诞祝仪

本祝仪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

佛说大乘不思议神通境界经卷上 西天译经三藏朝奉大夫...

【注音版】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八吉祥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

佛说慧印三昧经一卷 吴月氏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甘露经陀罗尼...

佛说当来变经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

来之不易的楞严经

有一次,茗公上人去普陀山讲《楞严经》,用过斋饭后,...

长寿短寿不都是在做一个梦吗

请看下面第七段:学道当明心。 我们修学佛道要注意明了...

佛号与菩提心之间有何关系

问: 请开示念阿弥陀佛名号与菩提心的相互关系。 大安...

随各人施心大小,所感得饭菜不同

外在六尘是讲依报的环境。看六尘这当中有六段:色、声...

不让孩子受苦,以后他就很苦

人不会养孩子时,就会溺爱。什么苦都不让孩子受,乃至...

风雨飘摇的人生

周公有一首诗,叫做《鸱鸮》,出在《诗经?豳风》,《...

千万不要杀生增恶缘

冬至很多地区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但在美德之中也存在...

慧律法师《安详之道》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诸位法师、诸位在家居士:...

梦参老和尚十大经典开示

梦参老和尚(1915.7.13 - 2017.11.27),世寿103岁,僧...

各宗要略:天台宗

一、学统 北齐慧文禅师,读《大智度论》悟一心三观。南...

杀生的定义和范围是什么

原则上说,不杀生戒的重心在不杀人,所以,杀人是重罪...

羡人不如慕己

羡慕或许是人的一种天性吧。就像我家的小调皮,自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