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七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七

宋凉州沙门智严共宝云译

无尽意菩萨品第十二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游王舍城如来行处宝庄严堂,是大功德之所修成,佛一切法本行果报,苞容无量诸菩萨众。其所讲宣悉是无量甚深之义,皆是如来神力护持,入无碍行微妙智门。其心欢喜得念进意,分别智慧无轻毁者。若有称赞叹其功德,尽未来世不可穷尽。如来、正觉觉平等法,善转法轮度无量众,于一切法而得自在,知众生意尽其根源,善为众生断诸习气,虽为佛事心无所作。与大比丘六百万人,悉是如来法王之子,善得解脱断烦恼习,晓了甚深无生法忍,成就威仪其行端严,堪受供养为众福田,善持诸佛所说教戒。

复有菩萨摩诃萨众,其数无量、不可称计、不可思议、不可宣说。是诸菩萨于一念顷,能过无量无边佛刹,已曾供养过去诸佛,谘受妙法无有厌足,常勤教化无量众生,善解方便智慧具足。其心安住无碍解脱,善除忆想取相戏论,近一切智悉是补处,其名曰:电天菩萨、胜诤菩萨、日藏菩萨、勇健菩萨、离恶意菩萨、游行菩萨、观眼菩萨、离闇菩萨,如是无量菩萨大士,德皆如是。

尔时,世尊入诸菩萨所行无碍诸法门经,所谓庄严诸菩萨道甚深佛法,十力无畏、智慧成就,获得自在总持印门,分别诸辩大神通门,转不退转无生法轮,通达诸法同于一相,于一相法不生分别。知诸众生根性无碍,善能观察诸法实相,破坏一切诸魔境界,入于通达善思惟门,能除一切烦恼诸见,无碍智慧善权方便。

一切佛法平等无二,受持诸佛智慧之门,演说诸法如真实相,忆想取相入平等门,成就功德入深因缘,庄严佛身身口意业。念意进持显示四谛,分别妙慧化声闻故,身心寂静化缘觉故,得一切智化大乘故,入一切法得自在智,赞叹如来诸功德故,如是等门宣说开示教导分别。

时佛说是大集经时,于此东方自然出现大金色光,照此三千大千世界靡不周遍。除佛光明,其中所有日月、释、梵、护世天王、诸龙、鬼神、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所有光明悉不复现。诸牆壁等树木丛林、小山大山、目真邻陀山、铁围山、大铁围山,及国土中间其光彻照。若此世界所有地狱皆蒙其光,其中众生光触身时,除一切苦受微妙乐。

尔时,佛前大众之中,其地自然出六十亿净妙莲华,好香流布种种庄严,诸华杂色悦可众心。其华各有亿百千叶,以宝罗网弥覆其上,华质柔软犹如天衣,其有触者受妙快乐。是一一华所出诸香,遍满三千大千世界。是世界中,若天、若人所有诸香悉灭不熏。诸龙八部闻其香者,皆得妙喜渐离烦恼。

尔时,尊者阿难见是金色光明及诸莲华,白佛言:「世尊!今此瑞应谁之所为,有是光明及诸莲华?」

佛告阿难:「有菩萨摩诃萨名无尽意,在此东方,与六十亿诸菩萨俱眷属围绕,欲来至此,故先现瑞。」未久之间,时无尽意即以神力,感动此地令大震动,放无量光、雨种种华,亿那由他诸天人等,作百千伎乐,与六十亿诸菩萨众周匝围绕来至佛所。至佛所已,寻于佛前住虚空中高七多罗树,合掌向佛出微妙音,其声遍闻大千世界,即以偈颂而赞叹佛:

「清净永离垢,  勇健除诸欲,
 能灭众尘劳,  而得净妙眼。
 三垢荒秽等,  善断吐洗灭,
 一切皆无余,  稽首大慈觉。
 除去诸怖畏,  善灭无明网,
 十力圣主王,  邪论不能伏。
 外道异见人,  皆悉怀怖畏,
 犹如师子王,  独步无所惧。
 正觉净光明,  无垢普照曜,
 天人世间中,  能离一切闇。
 除尽众闇冥,  无有无明网,
 其光常明净,  如日出云雾。
 众生老死苦,  无有救护者,
 为调是等故,  而受无量苦。
 能生坚慈悲,  唯有等正觉,
 犹如大医王,  勤行疗众疾。
 一切诸法本,  其性无有我,
 譬如山谷响,  皆从众缘生。
 众生本无性,  无作无受者,
 而能为此故,  生于大慈悲。
 诸有之渊海,  无明闇甚深,
 其中多觉观,  勇溢而波浪。
 不从他闻法,  自然到彼岸,
 如莲华在水,  行世不染污。
 秋月草木零,  盛热河池竭,
 比智知世法,  迁动不常住。
 愚人所亲近,  圣智所呵弃,
 解法不牢固,  独拔渡有流。
 其面目开明,  譬如优钵罗,
 微妙甚清净,  过百千日月。
 所有过去世,  及现在众生,
 一切所赞叹,  如来悉堪受。
 调不调伏故,  除热得清凉,
 是故我今日,  稽首无上尊。
 度世增上福,  功德无有极,
 如人中牛王,  顶礼佛福田。」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如实赞赞叹佛已,从空中下,及六十亿诸菩萨众顶礼佛足,礼佛足已右绕三匝,于华台上结加趺坐。

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是无尽意菩萨摩诃萨,从何处来?佛号何等?世界何名?去此远近?」

佛告舍利弗:「汝可自问,无尽意当为汝说。」

时舍利弗敬顺佛教,问无尽意:「唯,善男子!从何处来?佛号何等?世界何名?去此远近?」

无尽意言:「唯,舍利弗!有来想耶?」

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我知想已。」

无尽意言:「若知想者应无二相,何缘问言从何处来?唯,舍利弗!有来去者为和合义。如和合想是无合无不合,无合无不合即不去不来,不去不来者是圣行处。唯,舍利弗!有来去者即是业相,如业相无作无非作,无作无非作即不去不来,不去不来者是圣行处。唯,舍利弗!有来去者是国土相,如国土相无国土无非国土,无国土无非国土即不去不来,不去不来者是圣行处。唯,舍利弗!有来去者即是缘想,如缘想无缘无非缘,无缘无非缘即不去不来,不去不来者是圣行处。唯,舍利弗!有去来者即因等生相。如因相无因无非因,无因无非因即不去不来,不去不来者是圣行处。唯,舍利弗!有去来者即是文字语言,如文字相无文字无非文字,无文字无非文字即不去不来,不去不来者是圣行处。」

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汝今所说微妙事相,吾从昔来所未曾闻,向之所疑当还启请。如主关人,若见空行、若见担者,即应诘问。汝所齎持悉是何物?若知种稷应收其税。唯,善男子!我等如是从他闻法,随音声解以自照心,是故我今应当谘禀。汝等大士!为护大乘出生无量声闻缘觉。唯,善男子!愿为分别说其来处。」

无尽意言:「唯,舍利弗!汝今自可谘请如来,如来当说,断汝疑网。」

时舍利弗即白佛言:「唯愿,世尊!说是菩萨从何处来?佛号何等?世界何名?去是远近?若闻彼佛及世界名,则令无量无边菩萨庄严菩提。」

佛告舍利弗:「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今当说彼土功德及佛名号,汝闻是时勿怀疑惧,应当一心信受奉持。」

时舍利弗闻是语已,赞言:「善哉,善哉!世尊!愿时宣说,我当一心顶戴受持。」

佛告舍利弗:「东方去此度十恒河沙国土微尘等世界,彼有世界名曰不眴。是中有佛,号曰普贤如来、应、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今现在。

「舍利弗!其土无有声闻缘觉,乃至不闻二乘之声,一切圣众纯是菩萨,已于过去久修德本,善业成备布施调伏。自守防护戒忍多闻,心不放逸安住功德,威仪成就忍力无碍,于无上道坚固精进。所修善根一切成就,诸禅解脱三摩婆提,游戏神通大智照明,善分别知一切诸法。所怀慈心等如虚空,大悲坚固拯济众生,常行喜心令彼同欢。所有舍心善灭憎爱,魔网诤讼悉使无余。善解众生诸根所趣,随其根量授与法财。其心平等如地水火风,能坏一切外道异论,摧伏敌阵建立胜幡,入深佛法十力无畏,于诸大众心无所惧。常观甚深十二因缘,离有无见行于中道,我及我所、众生寿命、养育士夫、作者受者、断常有无一切诸见,结缚因缘皆灭不起。总持王印而以印之,所有辞辩分别敷演,那由他劫说不可尽。得大神力感动无量无边佛土,于诸佛土善能往来,断除瞋怖憍慢放逸,其所演说如师子吼。一切众生怨亲中人,悉皆安止究竟涅槃。法云垂布以兴雷震,三明解脱以为电光,无上法雨以为甘露,能惠法财三宝不断。内外清净譬如宝珠,相好殊胜最上无比,以诸善根璎珞其身。佛法灌顶得补处位,善能分别诸众生行,随而调伏令得解脱。能净道场坐师子座,于诸法中得无所畏,能自变形犹如佛身,一切佛事悉能示现,心得自在转于法轮。舍利弗!彼土纯有如是菩萨摩诃萨等以为眷属。」

尔时,大会闻佛称赞彼菩萨众功德智慧,踊跃欢喜,以天优钵罗华、拘物头华、波头摩华、分陀利华、曼陀罗华,散无尽意及诸菩萨,异口同音作如是言:「我等今日快得善利,得见如是诸正士等,礼拜供养恭敬围绕。若有众生闻其名者,亦得如是无量善利。若闻赞叹称其功德,悉皆当发无上道心。」说是语时,大会中有三百六十万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佛告舍利弗:「彼佛世界无三恶道及其名字,亦无邪行越戒之名。又无女人悭贪、嫉妬、破戒、瞋恚、懈怠、乱心、愚痴之名,及以障碍荫盖集名。众生根等无上中下,纯是一乘无大小名。佛土无有净秽之名,亦无三宝差别之称。不闻饥渴饮食之声,及我我所遮护之名,无诸魔网妄见集名。彼佛世界平坦广大,一日月照周匝六十亿百千那由他由延,是希有事是彼菩萨本愿所致。其土平正犹如手掌,琉璃众宝杂厕共成,其地柔软犹如天衣,若有触者受微妙乐。宝树庄严行伍相当,宝绳连绵以界八道。所有诸华常自开敷,亦无石沙荆棘秽恶,所有诸山纯以众宝而挍饰之,人天无别法喜禅味以为饮食。其土无有王者之名,唯除普贤如来法王。彼佛世尊及诸菩萨,不以文字而有所说。彼诸菩萨唯修观佛,谛视无厌,目不曾眴,即便能得念佛三昧悟无生忍,是故彼土名曰不眴。

「云何念佛?谓不观色相、出生种性、过去净业,是时心中不生自高。不观现在阴界诸入、见闻觉知心意识等,无有戏论生住灭相,不取不舍不念不思。不观思想及非思想,不分别想法想己想无一异想。境界功德内外中间,不起觉观始终之念。不观形貌威仪法式,不观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十力无畏、不共之法。

「正念佛者,不可思议,不造行不作想,无等等离思惟,无所念无思处,无阴入界、生住灭想,无有处所非无处所。非动非住,非色非识非想非受非行,于识不生识知,于地水火风不生识知。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心法亦复如是。如是不缘一切境界,不生诸相我及我所,不起见闻觉知之想,究竟能到一切解脱。

「心心数法灭不相续,净诸忆想非忆想等,善除爱恚灭因缘相,此彼中间悉断无余。是法清净无文字故,法无欢喜不动转故,法无有苦不味着故,法无燋热本寂灭故,法无解脱性舍离故,法无有身离色相故,法无受相无有我故,法无结缚寂无相故,法相无为无所作故,法无言教无识知故,法无始终无取舍故,法无安止无处所故,法无有作离受者故,法无有灭本无生故。

「心数思惟所缘住法,不取其相不生分别,不受不着不然不灭不生不出。法性平等犹如虚空,过于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心法,是名菩萨念佛三昧。菩萨得是念佛三昧,一切法中得自在智陀罗尼门,闻佛所说悉能受持终不忘失,亦得晓了一切众生言辞音声无碍辩才。

「舍利弗!彼普贤如来,不如此土以二因缘演说正见,所谓从他闻声内正忆念。彼诸菩萨当见佛时,寻能分别诸深妙义,具足成就六波罗蜜。何以故?若不取色相即是具足檀波罗蜜,若除色相即是具足尸波罗蜜,若观色尽即是具足羼提波罗蜜,若见色寂灭即是具足毗梨耶波罗蜜,若不行色相即是具足禅波罗蜜,若不戏论色相即是具足般若波罗蜜,是诸菩萨即观佛时,寻具如是六波罗蜜得无生忍。

「舍利弗!诸佛世界严净微妙,少有如彼普贤如来不眴世界。」

时舍利弗语无尽意:「唯,善男子!快哉仁者!汝等大士得在彼土见普贤佛,获无量利。」

时无尽意语舍利弗:「大德今者颇欲得见不眴世界普贤世尊及大众不?」

舍利弗言:「唯然欲见,令此大众增长善根。」

时,无尽意即入菩萨示现一切佛土三昧,入三昧已令此大众及舍利弗,寻见彼土普贤如来及其大会。见是事已即从座起,合掌遥礼彼佛大众。此会大众以佛、世尊及无尽意神通道力,得微妙华世所希有,其华色香未曾见闻,自然满掬遥散东方,以用供养普贤如来;华寻遍至彼佛世界普贤如来及其大众。

彼诸菩萨见是华已,白佛言:「世尊!是华严丽世所希有,为从何处而来至此?」

彼佛答言:「是无尽意在娑婆世界,是中亦有十方世界诸来菩萨,而共聚集能仁佛所,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听佛世尊说大集经,是其大众所散之华。」

彼诸菩萨复白佛言:「其佛世界在何方面,去是远近?」

彼佛答言:「诸善男子!在此西方去是佛土十恒河沙世界微尘等国,彼有世界名曰娑婆。」

诸菩萨言:「愿乐欲见释迦文佛及其大众。」

尔时,普贤如来寻放大光,其明彻照此佛世界。彼诸大众因佛光明,悉得遥见娑婆世界释迦文佛及诸大众。见已,欢喜合掌恭敬作如是言:「希有世尊!其土菩萨一切大众,从何所来而作此集,遍满其界间无空处?」

彼佛答言:「诸善男子!其诸大众悉从十方无量世界而来集会,谘启听受甚深妙法。」

时舍利弗问无尽意:「谁字仁者为无尽意?」

无尽意言:「唯,舍利弗!一切诸法因缘果报名无尽意。所以者何?一切诸法不可尽故。」

舍利弗言:「唯,善男子!愿仁当说无尽法门。」

无尽意言:「唯,舍利弗!初发无上菩提心时已不可尽。所以者何?发菩提心不离烦恼故,发心相续不悕余乘故,发心坚固不参外论故,发心不坏魔不沮故,发心恒顺善根增长故,发心至常有为法无常故,发心不动一切诸佛安慰护助故,发心胜妙离衰损故,发心安止不戏论故,发心无喻无相似故,发心金刚坏诸法故,发心无尽无量功德悉成就故,发心平等利众生故,发心普覆无别异故,发心鲜明性常净故,发心无垢智慧明了故,发心善解不离毕竟故,发心广快慈如虚空故,发心旷大悉能容受诸众生故,发心无碍智慧通达故,发心遍至大悲不断故,发心不断善解立愿故,发心为归诸佛所赞故,发心殊胜二乘宗仰故,发心深远一切众生所不知故,发心不败不破佛法故,发心安隐善与众生诸快乐故,发心庄严一切功德悉成就故,发心善察智慧成就故。发心增长随意施与故,发心如愿戒清净故,发菩提心普及怨亲具忍辱故,发心难坏具精进故,发心寂灭具禅定故,发心无毁具智慧故,发心无愿增长大慈故,发菩提心住根坚牢增长大悲故,发心和悦增长大喜故,发心不动增长大舍故,发心任重诸佛所受故,发心不绝三宝不断故。唯,舍利弗!菩萨如是为一切智发菩提心,岂可尽耶?」

舍利弗言:「唯,善男子!譬如虚空不可穷尽,为一切智发菩提心,不可得尽亦复如是。」

无尽意言:「唯,舍利弗!佛戒无尽,因戒发心故不可尽。佛定无尽,因定发心故不可尽。佛慧无尽,因慧发心故不可尽。佛解脱无尽,因解脱发心故不可尽。佛解脱知见无尽,因解脱知见发心故不可尽。

「唯,舍利弗!如来戒、定、智慧、解脱,解脱知见其性无尽,因是五众发菩提心,岂可尽耶?如来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无尽,因如是等故发菩提心,是故无尽。

「唯,舍利弗!举要言之,一切如来悉皆无尽,因是发心故不可尽,三宝不断故无有尽,众生性无尽故无尽,如实智无尽故无尽,随诸众生无量心行智无尽故无尽,回向无上无尽故无尽,教化众生无尽故无尽,无尽智无生故无尽,离性无生故无尽,知一切法本性无尽故无尽。唯,舍利弗!是名菩萨发菩提心不可尽也。

「复次,舍利弗!是菩萨心清净无尽。心清净者不作谄故,不作谄者无姦诈故,无姦诈者善分别故,善分别者无邪命故,无邪命者心清白故,心清白者常正一故,常正一者性殊胜故,性殊胜者无轻毁故,无轻毁者灭诸曲故,灭诸曲者心质直故,心质直者入平正故,入平正者心坚实故,心坚实者不可坏故,不可坏者性牢固故,性牢固者不可动故,不可动者无所依故,无所依者除我心故,除我心者无伴等故,无伴等者息呰蔑故,息呰蔑者作善业故,作善业者无呵责故,无呵责者消过失故,消过失者不热恼故,不热恼者性真实故,性真实者无虚诳故,无虚诳者如说行故,如说行者能善作故,能善作者无瑕疵故,无瑕疵者不错谬故,不错谬者无所滞故,无所滞者不退转故,不退转者观众生故,观众生者大悲根深故,大悲根深者善化众生不疲惓故,善化众生不疲惓者不求己乐故,不求己乐者不贪利养故,不贪利养者不染爱故,不染爱者缘诸法故,缘诸法者观羸劣故,观羸劣者见众生故,见众生者常拥护故,常拥护者为归依故,为归依者无垢累故,无垢累者善观察故,善观察者无讥论故,无讥论者心纯善故,心纯善者不动摇故,不动摇者善清净故,善清净者常精进故,常精进者内清净故,内清净者常鲜明故,常鲜明者无垢染故。

「唯,舍利弗!其净心者能断悭惜,亦化他人令断悭惜。其净心者能断破戒,亦化他人令断破戒。其净心者能断瞋恚,亦化他人令断瞋恚。其净心者能断懈怠,亦化他人令断懈怠。其净心者能断乱心,亦化他人令断乱心。其净心者能断愚痴,亦化他人令断愚痴。舍利弗!净心如是能断一切诸不善法,安诸众生于善法中,是故名曰菩萨净心不可得尽。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心行清净亦不可尽。何以故?菩萨行施时,一切皆见舍诸所有。菩萨行戒亦不可尽,一切皆见持诸禁戒头陀正行威仪无犯。菩萨行忍亦不可尽,一切皆见于诸众生心无恚碍。菩萨行进亦不可尽,一切皆见于诸善法精勤修集。菩萨行禅亦不可尽,一切皆见于诸禅定无有错乱。菩萨行慧亦不可尽,一切皆见修习多闻。是名菩萨行施、行戒、行忍、行进、行禅、行慧。菩萨修行慈悲喜舍亦不可尽,一切皆见利益拔苦、欢喜踊跃、善断爱恚,是名菩萨慈悲喜舍。

「菩萨所行三业清净,离身三恶及口四过,心离三恶,所谓贪欲、瞋恚、邪见。菩萨修学多闻无尽,不悋惜故;菩萨修行无悋惜者,集一切智故;菩萨修集一切智者,劝余菩萨发道心故;劝余菩萨发道心者,修行安止于善根故;修行安止于善根者,愿向无上菩提道故;愿于无上菩提道者,摄取一切诸佛法故;摄取一切诸佛法者,四事摄取故;菩萨修行四事摄者,忏悔诸罪故;菩萨修行悔过法者,发露诸恶故;菩萨修行发露诸恶者,回向一切诸功德故;菩萨回向诸功德者,积聚无量诸珍宝故;积聚无量诸珍宝者,劝请诸佛故;劝请诸佛者,摄取诸法故;摄取诸法者,行大士法故;行大士法者,能为众生作重任故;为诸众生作重任者,不舍坚牢诸庄严故;不舍坚牢诸庄严者,成就众生一切善事故。

「复次,舍利弗!菩萨摩诃萨有四行无尽。何等为四?菩萨心行无尽、法施无尽、教化无尽、善根无尽,是为菩萨四行无尽。

「菩萨复有四行无尽。何等为四?乐在空闲摄持威仪无有厌足、常乐聚集无量功德而无厌足、多求学问广知诸义而无厌足、常愿无上菩提智慧而无厌足,是名菩萨四行无尽。

「菩萨复有四行无尽。何等为四?觉校计无尽、觉称量无尽、觉思惟无尽、觉观法无尽,是为菩萨四行无尽。

「菩萨复有四行无尽。何等为四?觉垢因无尽、觉白法无尽、呵诸烦恼无尽、赞叹白法无尽,是名菩萨四行无尽。

「菩萨复有四行无尽。何等为四?观诸阴尽无尽、观诸界尽无尽、观诸入尽无尽、观因缘尽无尽,是名菩萨四行无尽。

「菩萨复有四行无尽。何等为四?说无常行无尽、说苦行无尽、说无我行无尽、说寂灭涅槃无尽,是名菩萨四行无尽。

「举要言之,菩萨所行一切无尽,向一切智、尊一切智、仰一切智,一切智无尽,以是因缘菩萨所行悉皆无尽,是名菩萨心行无尽。

「复次,舍利弗!是菩萨心毕竟无尽。何以故?其所思惟乃至一念,常缘菩提心不疲惓,专趣诸地过生死故;毕竟增长,到彼岸故;毕竟本行,转胜增上故;毕竟离负,摄胜法故;毕竟无等,具足一切诸佛法故;毕竟所缘,增长善法故;毕竟能到,过心行处故;毕竟庄严,无疲厌故;毕竟修行,吉祥菩提种种苦行悉成就故;毕竟不望,不求己乐故;毕竟随顺,无诸恶故;毕竟调伏,住圣法故;毕竟不杂,离烦恼故;毕竟难施,不悋头目故;毕竟难戒,拥护犯禁故;毕竟难忍,忍无力势诸过恶故;毕竟难进,专修苦行舍二乘故;毕竟难定,心不味着诸禅定故;毕竟难慧,不着一切诸善根故;发行能到,一切善事悉成就故;毕竟远离憍慢、增上慢、胜慢、我慢、下慢、憍慢、邪慢,善分别故;毕竟能舍,施诸众生不求报故;毕竟不惊,观深佛法故;毕竟增进,不停滞故;毕竟无尽,常精进故;毕竟不诳,必为众生作重担故。

「又毕竟者,调柔众生,慈覆利益诸贤善人。悲心救拔诸行恶者,恭敬尊长,护无护者,归无归者,照无照者,依无依者,伴无伴者,直诸曲者,善不善者,无姦姦者,净邪命者,恩于恩者及无恩者、不知恩者,利不利者,实虚谤者,不憍憍者,不毁作者,软语教呵。

「诸作恶者、护邪行者,见行方便不以为过。于诸受者等心恭敬,于余菩萨常行诱导,以柔软语而演教诲。乐在空处修行善法,离诸利养不惜身命。无有邪念,心寂灭故;言无邪谄,摄口过故;不以邪业而求利益,其心少欲常知足故;心调柔和,无垢秽故;回在生死,具善根故;能忍诸苦,为众生故。是为大士一切毕竟而不可尽。是菩萨心,生死烦恼永不能坏。何以故?是心增长诸功德故,含受一切诸众生故,成就无尽妙智慧故。大德!是名菩萨摩诃萨毕竟无尽。」

◎尔时,舍利弗语无尽意菩萨摩诃萨言:「唯,善男子!颇复更有无尽法不?」

无尽意言:「有。菩萨修行檀波罗蜜不可穷尽。何以故?菩萨摩诃萨行施无量,所谓须食与食,具足命辩色力乐故;须饮与饮,离渴爱故;须衣与衣,具清净色除无惭愧故;须乘与乘,得一切乐具神通故;须灯与灯,具足佛眼清净故;须音乐者施与音乐,具足天耳清彻故;须香与香,身出具足微妙香故;须鬘与鬘,具陀罗尼七觉华故;须涂香末香悉施与之,具戒定慧熏涂身故;须种种味随意与之,味相成就故;无依止者施与依止,能为众生具足救护为归依故;须敷具者悉施与之,具足究竟断除阴盖,成就梵天贤圣诸佛妙床座故;须座与座,具足三千大千世界以为道场,金刚座处悉成就故;随其所须悉能与之,成就菩提诸所须故;随病施药得无老死,甘露法药悉成就故;须僕使者皆给与之,自在智慧得具足故;若以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珂贝、璧玉、珊瑚种种诸珍用惠施者,具足大人三十二相故;能以种种璎珞施者,具足八十随形好故。

「若以象马车乘施者,具足大乘故;若持园林以布施者,具诸禅支故;若持妻子以布施者,具足无上道法爱故;若以仓库穀财施者,具足诸善法宝藏故;以阎浮提若四天下随意施者,具足法王得自在故;以诸乐具持用施者,具足无量法乐乐故;若持脚足以布施者,法足具成进至道场故;若以手施,具足法手安抚众生令得乐故;若以耳鼻用施与者,具足诸根悉通利故;若以眼目持用施者,为欲具足无碍法眼故;若以头施,于三界中具足殊胜一切智慧故;若以血肉持用施者,诸不坚牢具坚牢故;若以髓脑持用施者,具金刚身得不坏故。

「菩萨不以邪命求财而行布施,不逼众生强求他物转以施人,无恐怖施,无羞耻施,无悭惜施。如其所许无损减施,无不爱施,毕竟常施,无不毕竟施,无谀谄施,无姦诈施,不疑业报施,无邪命施,无愚痴施,无不信施,无不解施,无疲难施,无依着施,无选择施,无异相施,不求受者施。

「无有众生不堪受者,持戒犯戒无增减施。于受者所不望报施,不求名施,不毁誉施,无慢非慢施,无热恼施,不悔心施,不自赞施,无杂秽施,不望业报施,无定处施,无有瞋怒垢爱等施。

「有来乞者不恼害施,无轻易施,不[卑*页]面施,不撩掷施,无不故施,无手不与施,无不常施,无断绝施,无嫉慢施,无齐限施,如其所许不贸易施,无有堪任不堪任施,无非福田施,不轻小施,不赞多施,无衰耗施,不求后生施,不求自在得财宝施,不求释梵护世天王转轮圣王诸果报施,不愿声闻缘觉乘施,不求王子得自在施,不为一世故施,无厌足施,无不回向一切智施,无不净施,无不时施,无刀毒施,无恼众生施。

「菩萨行施,不为智者之所轻笑。何以故?观空寂行施,是故无尽。无作所熏施,是故无尽。出三有相施,是故无尽。不取处施,是故无尽。为解脱果,是施无尽。为伏众魔,是施无尽。为断结爱,是施无尽。为增上施,是故无尽。善分别施,是故无尽。助菩提施,是故无尽。正回向施,是故无尽。庄严道场解脱果施,是故无尽。是施无边,是故无尽。是施无坏,是故无尽。是施不断,是故无尽。是施广大,是故无尽。是施无住,是故无尽。是施无伏,是故无尽。无等等施,是故无尽。是施进趣一切种智,是故无尽。

「唯,舍利弗!是名菩萨修行布施而不可尽。」

尔时,舍利弗语无尽意言:「善哉,善哉!唯,善男子!仁已快说菩萨摩诃萨修行檀波罗蜜而不可尽,唯愿仁者当说菩萨尸波罗蜜,如诸菩萨所得无尽尸波罗蜜。」

无尽意言:「唯,舍利弗!菩萨戒众六十七事清净修治亦不可尽。何等六十七?于诸众生不起恼害,于他财物不生窃盗,于他妇女中不生邪视,于诸众生无有欺诳。初不两舌于自眷属,知止足故;无有恶口,忍麁穬故;无有绮语,常善说故;于他乐事,不贪嫉故;初无瞋恚,忍恶言故;正见不邪,贱余道故;深信于佛,心不浊故;信顺于法,善观法故;信敬于僧,尊重圣众故;五体投地,志念佛故;五体投地,思惟法故;五体投地,宗敬僧故;坚持禁戒一切无犯乃至小禁,不放舍故;持不缺戒,不依余乘故;持不穿戒,离恶处生故;持不荒戒,不杂诸结故;持不污戒,专长白法故;持甚深戒,随意回向得自在故;持赞叹戒,智者不呵故;持纯善戒,正念知故;持不呵戒,一切戒不散故;持善坚戒,防护诸根故;持名闻戒,诸佛所念故;持知足戒,无不厌故。受少欲戒,断贪惜故;持性净戒,身心寂灭故;持阿兰若戒,离愦閙故;持圣种戒,不求他意故;持威仪戒一切善根,得自在故;持如说戒,人天欢喜故。持慈心,戒护众生故;持悲心戒,能忍诸苦故;持喜心戒,心不懈怠故;持舍心戒,离爱恚故。持自省戒,心善分别故;持不求短缺,戒护他心故;持善摄戒,善守护故。持惠施戒,教化众生故;持忍辱戒心,无恚碍故;持精进戒,不退还故;持禅定戒,长诸禅支故;持智慧戒,多闻善根无厌足故。持多闻戒,博学坚牢故;持亲近善知识戒,助成菩提故;持远离恶知识戒,远离恶道故。持不惜身戒,观无常想故;持不惜命戒,勤行善根故;持不悔戒,心清净故;持不邪命戒,心行清净故;持不焦戒,毕竟清净故;持不烧戒,修善行业故;持无慢戒,心下不憍故;持不掉戒,远离诸欲故;持不高戒,心平直故;持柔和戒,心无抵突故;持调伏戒,无恼害故;持寂灭戒,心无垢秽故;持顺语戒,如说行故;持化众生戒,不离摄法故;持护正法戒,不违如实故。持如愿成就戒,于诸众生心平等故;持亲近佛戒,愿求如来无上戒故;持入佛三昧戒,具足一切诸佛法故。舍利弗!是名菩萨六十七事净治戒,众而不可尽。

「又,舍利弗!菩萨无尽清净戒中无有倚着,所谓破我人、众生、寿命、养育、士夫、色、受、想、行识、地、水、火、风。是净戒中无眼色相、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等相,亦无身心。是戒定相,一向不共故;是戒分别相,方便缘一切法故;是戒空相,得无相际不杂三界故,是戒不作,无生忍故。是净戒中无有已作今作当作,是清净戒过去不灭、未来不来、现在不住。

「又,舍利弗!是净戒中心净无垢,识不止住、思不亲近,是清净戒,不依欲界、不近色界、不住无色界;是清净戒,舍离欲尘、除瞋恚碍、灭无明障;是清净戒,不断不常、不逆因缘;是清净戒无有我相,舍我所相不住身见;是清净戒不取假名,不住色相不杂名色;是清净戒不系于因,不起诸见不住疑悔;是清净戒,不住贪瞋痴、不着善根;是清净戒不恼不热,寂灭离相。是清净戒不断佛种,求正法故;不断法种,不分别法性故;不断僧种,修无为故。

「舍利弗!持净戒者相续不断故不尽。所以者何?凡夫戒者在所受生是故有尽,人中十善尽故有尽,欲界诸天福报功德尽故有尽,色界诸天禅无量心尽故有尽,无色界天所入诸定尽故有尽,外道仙人所有诸戒退失神通尽故有尽,一切声闻学无学戒入涅槃际尽故有尽,辟支佛戒无大悲心尽故有尽。舍利弗!菩萨净戒皆无有尽。何以故?于是戒中出一切戒,如种无尽果亦无尽;是菩提种不可尽故,如来戒禁亦无有尽。以是故诸大士等所持诸戒,皆不可尽。舍利弗!是名菩萨修持净戒而不可尽。」

尔时,舍利弗语无尽意言:「善哉,善哉!善男子!仁已快说菩萨尸波罗蜜而不可尽。唯愿仁者,当说菩萨羼提波罗蜜,如诸菩萨所得无尽羼提波罗蜜。」

无尽意言:「唯,舍利弗!菩萨具三十二事,修行忍辱亦不可尽。何等三十二?断诸结故当知是忍,不生害故当知是忍,无有缠故当知是忍,无有恼故当知是忍,无覆蔽故当知是忍,无有瞋故当知是忍,无忿诤故当知是忍,无斗讼故当知是忍,于诸尘界心不异故当知是忍,护自他故当知是忍,顺菩提心故当知是忍,善思惟故当知是忍,无二想故当知是忍,识业报故当知是忍,庄严身故当知是忍,口演净言故当知是忍,心清净故当知是忍,心坚牢故当知是忍,言语自在故当知是忍,不忆想故当知是忍,善分别心故当知是忍,护他心故当知是忍,修梵世行故当知是忍,受人天报故当知是忍,身相胜故当知是忍,具妙梵音故当知是忍,除诸过患故当知是忍,断诸荒秽故当知是忍,断一切不善根故当知是忍,杀诸结贼故当知是忍,于恼害众生得超越故当知是忍,具足一切佛法故当知是忍。舍利弗!是名菩萨三十二事修行忍辱而不可尽。

「舍利弗!云何为忍?若见骂者默受不报,善知音声如响相故;见有呵责默而受之,善知身相如影像相故;见有瞋者心不怀恨,善知心法如幻相故。忿不报忿,心清净故;闻有称名,心不生爱不自高故;闻不称名,心不生碍功德具足故;若遇荣利不生喜悦,善自调故;若遇衰耗不生罣碍,心寂灭故;见有称者心不惊动,善知分别故;见有毁者心不缩没,其心广大故;见有讥者其心不下,善安住故;见有誉者其心不高,不倾动故;若遇乐事心不欢逸,观有为法无常相故;若遇苦事心不疲恼,为众生故;世法不染,不依止故;忍受诸苦,见危逼者以身伐故;忍节节支解,具足觉支故;众苦加身悉能堪受,具佛身相故;忍他过患,善作业力故;示现烧热修诸苦行,伏外道故;现入诸道,出过释梵护世诸天故。是名菩萨之忍辱也。

「又,毕竟忍者无有诤讼。何以故?若见他骂我能忍者,如是忍者是观二相非毕竟忍。若言谁骂我者,如是忍辱是法功德非毕竟忍。若骂眼耶,如是忍者是观入相非毕竟忍。耳鼻舌身若骂意耶,如是忍者是观诸入非毕竟忍。若无骂者,如是忍辱是观无我非毕竟忍。若知假名,如是忍者是观响相非毕竟忍。彼之与我二俱无常,如是忍者是观无常非毕竟忍。彼是颠倒我无颠倒,如是忍者是观高下非毕竟忍。彼不勤行我是勤行,如是忍者是观勤懈非毕竟忍。彼住恶道我住善道,如是忍者是观善恶非毕竟忍。

「我忍无常不忍有常,我能忍苦不受诸乐,我忍无我不忍有我,我忍不净不忍于净。如是忍者,是观有对非毕竟忍。我忍于空不忍诸见,我忍无相不忍诸觉,我忍无愿不忍于愿,我忍无作,不忍于作。我忍结尽不忍结在,我忍于善不忍不善,我忍出世不忍在世,我忍无诤不忍于诤,我忍无漏不忍于漏,我忍白法不忍黑法,我忍寂灭不忍生死。如是忍者,是观相对非毕竟忍。

「云何名为毕竟忍耶?若入空寂,不与诸见和合、不倚着空,是诸见等亦复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无相不与诸觉和合,不倚无相,是觉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无愿不与愿合,不倚无愿,是愿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无作不与作合,不倚无作,是作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尽结不与结合,不倚尽结,诸结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

「若入于善不与不善和合,不倚于善,不善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出世不与世合,不倚出世,在世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无诤不与诤合,不倚无诤,是诤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无漏不与漏合,不倚无漏,诸漏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入白法不与黑合,不倚白法,黑法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

「若入寂灭不与生死和合,不倚寂灭,生死皆空,如是忍者是无二相是毕竟忍。若性不自生、不从他生、不和合生,亦无有出不可破坏,不可坏者是不可尽,如是忍者是毕竟忍。无作非作、无所倚着、无分别、无庄严、无修治、无发进、终不造生,若无生者是不可尽,如是忍者是无生忍。无生忍者是不出忍,不出忍者是毕竟忍,如是菩萨修行是忍得受记忍。舍利弗!是名菩萨行忍无尽。」

说是忍时,一切大众赞无尽意言:「善男子!善哉,善哉!快说此忍。」言已,即雨种种希有诸华、末香、涂香,无数杂衣、幢幡、宝盖,以用供养于无尽意。百千伎乐于上空中,自然出声作如是言:「若有众生欲得如来甚深忍者,闻作是说不应惊怖。」时诸华香杂衣幡盖普遍充溢,满此三千大千世界。

尔时,佛告无尽意言:「善男子!汝所供养华香等物,可自求器除去摒挡。」

无尽意言:「唯然,世尊!我今当以神通之力即身为器。」

时无尽意,即入菩萨色身三昧,入三昧已一切所有供养之具悉入脐中,身界如故不增不减。

尔时,众中有一菩萨名大庄严,问无尽意:「善男子!所入三昧名为何等,而仁入已诸供养具悉入身中,身界如故而不增减?」

无尽意言:「善男子!其三昧者名为一切色身三昧。」

大庄严言:「是三昧定,颇复更有余力势不?」

无尽意言:「是三昧力,能令身界悉受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色相,身界如故亦无增减。」

尔时,众中或有人天作是思惟:「宁可得见是定力不?」

尔时,佛知一切大众人天所念,告无尽意:「善男子!汝可示现是定神力。」

时无尽意菩萨摩诃萨于是三昧久已通达,是故能以一切大众十方诸来大菩萨等、佛及圣僧悉内身中。尔时,其身犹如大宝庄严世界,受诸菩萨摩诃萨等所有种种庄严之事,是时大众悉自见形在无尽意菩萨身内。时无尽意示现如是大神通已,是时大众各还如本。

时大庄严菩萨摩诃萨问无尽意:「善男子!我从昔来未曾见闻如是三昧神通变化。」

无尽意言:「善男子!假使三千大千世界一切所有悉入我身,犹无增减,况于此耶?」

说是无尽忍辱现大神变时,七十六那由他天及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万二千菩萨摩诃萨得无生法忍。

「舍利弗!是名菩萨修行忍辱而不可尽。」

大方等大集经卷第二十七

 

上篇:大方等大集经

下篇:大哀经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大集部目录

【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龙藏本)...

【注音版】僧伽吒经

僧伽吒经...

【注音版】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文殊师利菩萨除淫欲神咒...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虚空孕菩萨经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百千颂大集经地藏菩萨请问法身赞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

大集大虚空藏菩萨所问经卷第一 开府仪同三司特进试鸿...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佛说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卷第一 译经三藏朝散大夫...

华严经关脉义记

华严经关脉义记 夫以三乘渐次究之者可测其津涯。一乘...

虚空孕菩萨经

虚空孕菩萨经卷上 隋天竺三藏阇那崛多译 如是我闻:...

净业知津

净业知津 灵岩山下宝藏僧 悟开 述 世间称为苦海者。...

【注音版】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佛说宿命智陀罗尼经...

佛说兴起行经

佛说兴起行经序 所谓崑崙山者,则阎浮利地之中心也。...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

文殊师利问菩提经(一名伽耶山顶经) 姚秦龟兹三藏鸠摩...

佛说难提释经

佛说难提释经 西晋沙门法炬译 闻如是: 一时,佛行在...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佛说菩萨逝经

佛说菩萨逝经 西晋沙门白法祖译 佛在鹞山中,与诸比丘...

念观音圣号免命难

我们兴隆寺一个居士。他在黄河以北一个工地上,给人家...

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问: 很多人都在问:为什么很多地方都会闹鬼。 方海权...

有人骂你,你听不见,他自己就拿回去了

我们经常为什么习定?我们经常练习打坐?就是忍。外相...

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

赵州禅的两个特色

赵州和尚,法号从谂,他生活在公元778年到公元897年,...

魔化比丘死后投生何处

《佛说法灭尽经》:众魔比丘命终之后,精神当堕无择地...

三界无安是火宅

我们以前有个例子说得非常好,千里来书为栋墙,让他三...

大安法师:明了因果和轮回的真理就能改命

明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为什么能够救人?下面提出五个重...

还是在于你的心

从前,在喜马拉雅山的雪山脚下,有一位修行人在那里过...

教化第一的迦留陀夷尊者

迦留陀夷,此云黑光,其形粗黑故。《弥陀略解圆中钞》...

出离四流便得四乐

过去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法的时候,对比丘们开...

受持五戒对净土学人的意义

受持五戒,它有两层意思,第一个如果你是修圣道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