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一

繁体字  大/小字体  选护眼色

阿毗达磨顺正理论卷第十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诏译

辩差别品第二之三

作意别有。亦如经说。心由作意引发故生。故此定应是大地法。然上座言。无别一法名为作意。由此别相理不成故。谓于所缘。能作动意。名作意相。若于所缘。唯作动意。诸余心所。应不能缘。若亦由斯方能缘者。理不应尔。名作意故。余缘生故。此难非理。诸心所法。依心转故。但动于意余动亦成。故无心所不能缘过。又众缘力诸法乃生。故虽余缘生心心所。而此作意。非无力用。谓此作意。力能令识于余境转。若尔一境识流转时。应无作意。是则作意非大地法。不尔一境识流转时。亦有作意。然于余境。此用明了。谓于一境。刹那刹那。亦由作意力方引心令起。然于余境。引发心时。作意功能。明显易了。岂不众缘发生心等即名能引。何劳别计作意力为。此责非理。虽具生识余和合缘。而说作意能生识故如契经说。尔时若无能生作意。正现在前识终不起。理亦应尔。虽多境界俱时现前。而识何因唯缘一起。岂不于此生缘合故。诚如所言。此即作意生缘合者。即世尊言。作意尔时正现前义。所言作意。于境引心。为是前生。为是俱起。是俱时起。非谓前生。经言作意正现前故。正现前者。谓正起近现前自境。即正生时。将入现在。取自境义。此中意显。由作意力。引识令缘自所乐境。胜解别有。亦如经说。心由胜解。印可所缘。诸心起时。皆能印境。故此定应是大地法。然上座言。胜解别有理不成立。见此与智相无别故。谓于所缘令心决定。名胜解相此与智相都无差别。是故定应无别胜解。此言非理。要有印可。方决定故。有言胜解是决定者。于决定因说为决定。若尔此二。应不同时。不尔此二相随顺故。谓由简择。随生印可。复由印可。随生决定。不相违故。同时无失。若一切心。皆有此二。则诸心品。应皆印决。此难非理。以或有时余法所伏功能被损。虽有印决。劣难知故。诸无色法。就用说增。如前已辩。世尊建立。贪瞋痴等。行相异故。又别说有十无学支。故知非无别胜解体。彼谓此中心离贪轭。相续转故。即随缚断。名正解脱。所以者何。以薄伽梵于余经中自决此义。故余经说。云何名为心善解脱。谓心从贪从瞋从痴。离染解脱。云何名为慧善解脱。谓如实知。心从贪等离染解脱。此言非善。以无体法。为无学支。理不成故。彼无少法名随缚断。如何可立为无学支。又彼释言。即随缚断。名正解脱。此不成释。所以者何。由随缚断解脱生故。离染无为。名随缚断无学胜解。名正解脱。若不尔者。前离染言。已显缚断。后解脱言。应成无用。言如实知心解脱者。见离染心相应解脱。又如实知解脱心者。谓见解脱相应之心。故余契经。世尊自说。心离染故。便得解脱。若不尔者。解脱既是离染异名。应依初说。不依第五。如余处言。尽离灭等。虽依初说离染解脱。而体各异。若不尔者。说解脱言。应成无用。如无染离染义无差别故。又说解脱为对治故。非随缚断即是解脱。故契经说。折伏法中。言由正解脱折伏邪解脱。非随缚断能为对治。若能印可。是胜解相。此与信欲应无差别。相虽少同。而体甚异。谓审印可。是胜解相。心净希求。是信欲相。岂不信顺及与欲乐即印可耶。信顺欲乐。随顺印可。非即印可。信欲助成胜解用故。心所相用。极难辩析。唯审睿觉。能分别知。故譬喻师。不能堪忍。分析劳倦。遂总非拨。三摩地别有。亦如契经说。平等持心。令住自境。名三摩地。诸心起时。无不各住自所取境。故此定应是大地法。然上座言。离心无别三摩地体。由即心体缘境生时不流散故。若三摩地。持心令住一境转者。岂由三摩地无故。心便于多境转耶。若谓多心由此持故令于一境无间转者。则不应说刹那刹那有三摩地。心唯一念堕在境中。此应非有。如是此应非大地法。若由有此心住所缘。是则此体应非现见。然诸心所。体可现见。又法功能。不待余法。故心住境。自力非余。此言非理。令心造作。亦应无别大地法思。差别因缘。不可得故。又识非住所缘为性。慧等亦同。心有定非定故。又诸心所体现见言。如前已破。前如何破。谓若心所现可见者。应无有执彼即是心。又法功能。必待余法。或应缘起言成无义。又心所用。不应在心。心心所法性各别故。三摩地用。谓能住心了别所缘。是识功用。如自体起。必託所缘。亦非自能住境不散。设住境用。依心体成。如令心造作别有体义立。又阿笈摩。证三摩地实有别体。如契经说。应修二法。谓奢摩他毗钵舍那。若拨无实三摩地者。便违此等无量契经。若谓无违。于心心所分位差别。立此用故。即心心所差别转时。立三摩地。名用无失。此亦不然。于余法体。立余法用。理不成故。又不应言三摩地用。于彼一切差别位立。唯依于心。而说此故。又彼宗义。心心所法。不同时起。有何定准说心定时受等亦定。若谓如无别相应体而说相应。此亦应尔。谓如无别相应法体。而彼心等。总名相应。如是虽无别三摩地而心心所。总说为定。理亦不然。是彼性故。谓心心所。是相应性。非等持性。所以者何。一切位中。彼相应性。无胜劣故。三摩地性。于诸位中。有胜劣故。此既一相诸位何缘胜劣有别。余法所持。令此功力有损益故。现见青等余色所糅。相续随流。胜劣有别。又若无定心自住者。应无贪等心自染等。岂不如无别法助故。慧自简择。如是亦无别法助故。心自住境。此例不齐。以契经说心如电光亦如猨猴。非住相故。又三摩地体即心者。想等亦应无别有性。即心能取名相施设。应说为想。即心领纳违等所缘。应说为受。即心造作善恶等业。应说为思。是则唯心。应无三所。又见谛者。于并生疑。故三摩地。非心位别。如契经说。大德世尊。我若在定。心则解脱。非不在定。为先有定后方解脱。广说如经。彼执解脱亦心位别。或说无学心为解脱支故。必无二心一身并起。故彼于并不应生疑。是故定应别有心所。是心住因。名三摩地。故受等十。别有实体。一切心俱名大地法。如是已说十大地法。大善之地。名大善地。此中若法大善地所有。名大善地法。谓法恒于诸善心有。彼法是何。颂曰。

 信及不放逸  轻安舍惭愧
 二根及不害  勤唯遍善心

论曰。心浊相违。现前忍许。无倒因果。各别相属。为欲所依。能资胜解。说名为信。专于己利防身语意放逸相违。名不放逸。正作意转。身心轻利安适之因。心堪任性。说名轻安。心平等性。说名为舍。掉举相违。如理所引。令心不越。是为舍义。趣向如理。自法二种增上所生。违爱等流。心自在性。说名为惭。爱乐修习功德为先。违痴等流。厌恶劣法。说名为愧。有说怖畏谪罚恶趣自他谤因。说名为愧二根者谓无贪无瞋。已得未得境界耽着希求相违。无爱染性。名为无贪。于情非情。无恚害意。哀愍种子。说名无瞋。与乐损恼有情相违。心贤善性。说名不害。于诸已生功德过失。守护弃舍。于诸未生功德过失。令生不生。心无堕性。说名为勤。由有此故。心于如理所作事业。坚进不息。有作是言。此中既说身轻安故。非唯心所说名轻安。此言非理。受等亦应同此说故。然五识身相应诸受。说名身受。有作是说。设有轻安体非心所。然此中说心所法故。不应说彼以能随顺觉支体故。亦名觉支。谓身轻安。能引觉支心轻安故。亦见余处。瞋及瞋因。名瞋恚盖。见思惟勤。名为慧蕴。虽彼瞋因思惟及勤非瞋非慧。然顺彼故。亦得彼名。此亦应尔。舍后当辩。说二及言。兼摄欣厌。厌谓善心。审观无量过患法性。此增上力。所起顺无贪心厌背性。与此相应。名厌作意。欣谓善心。希求过患出离对治。此增上力。所起顺证修心欣尚性。此于离喜未至等地。亦有现行。故非喜受。与此相应。名欣作意。此二行相。更互相违。故一心中。无容并起。是故此中。不正显说。大善地法性不成故。亦有喜根。厌行俱转。定无有欣厌行俱转。为表此二定不俱行。说二及言。行相违故。如是已说大善地法。大烦恼之地。名大烦恼地。此中若法。大烦恼地所有。名大烦恼地法。谓法恒于染污心有。彼法是何。颂曰。

 痴逸怠不信  惛掉恒唯染

论曰。云何如是六种。名大烦恼地法。以恒唯与诸染心俱。颂言染者。是染心义。又放逸等及与无明。如其次第。应知即是前不放逸勤信轻安舍等所治。痴谓愚痴。于所知境。障如理解。无辩了相。说名愚痴。即是无明无智无显。逸谓放逸。于专己利弃舍纵情。名为放逸。怠谓懈怠。于善事业。阙减胜能。于恶事业。顺成勇悍。无明等流。名为懈怠。由此说为鄙劣勤性勤习鄙秽。故名懈怠。不信者。谓心不澄净。邪见等流。于诸谛实静虑等至。现前轻毁。于施等因。及于彼果。心不现许。名为不信。惛谓惛沉。[梦-夕+登]瞢不乐等所生心。重性说名昏沉。由斯覆蔽心。便惛昧无所堪任。瞢愦性故。由是说为轻安所治。心为大种能生因故。由此为先。起身重性。假说惛沉。实非惛沉。彼是身识。所缘境故然此惛沉。无明覆故。本论不说为大烦恼地法。有言。彼论说无明名。唯目惛沉。相相似故。无明性是大遍行故。是此地法不说而成。有说此名。总目二义。掉谓掉举。亲里寻等所生。令心不寂静性。说名掉举。心与此合。越路而行。非理作意。失念心乱。不正知邪胜解。前已说在大地法中。故此地法中。虽有而不说。如于大善地法不说无痴善根。唯诸染心。恒有此六。如是已说大烦恼地法。大不善之地。名大不善地。此中若法大不善地所有。名大不善地法。谓法恒于不善心有。彼法是何。颂曰。

 唯遍不善心  无惭及无愧

论曰。唯二心所。但与一切不善心俱。谓无惭愧。故唯二种。名此地法。此二法相。如后颂中自当显示。故此不说。如是已说大不善地法。小烦恼之地。名小烦恼地。此中若法小烦恼地所有。名小烦恼地法。谓法少分染污心俱。彼法是何。颂曰。

 忿覆悭嫉恼  害恨谄诳憍
 如是类名为  小烦恼地法

论曰。类言为摄不忍不乐愤发等义。小是少义。显非一切染污心有。非虽少分染污心俱。仍各别起。无相应义。唯修所断。意识俱起。无明相应。此诸法相。随烦恼中。当广分别。如前所说。一切心所。应知其性。皆是实有。所以者何。非一品类。所缘义中。种种行相。俱时起故。一体同时。如所缘义。差别行相。无容有故。然由余法所制伏故。见其相续变异而起。现见清油垢水风等势力制持。灯相续中。便有明昧声动等故。如是已说大地法等品类决定心所差别。复有此余不定心所。恶作睡眠寻伺等类。总说名为不定地法。今应决判一切心所诸心品中俱生数量。何心品中。有几心所。颂曰。

 欲有寻伺故  于善心品中
 二十二心所  有时增恶作
 于不善不共  见俱唯二十
 四烦恼忿等  恶作二十一
 有覆有十八  无覆许十二
 睡眠遍不违  若有皆增一

论曰。且欲界中心品有五。谓善唯一。不善有二。谓不共无明俱生。及余烦恼等俱生。无记有二。谓有覆无记。及无覆无记。如是欲界一切心品。决定恒与寻伺相应。故善心品。有二十二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十大善地法。及不定二。谓寻与伺。此中勤舍应不俱生。行相违故。如进与止。造修委弃。理不同时。契经亦遮此二俱起。说修二法时非时故。如契经说。心若惛沉。尔时应修择法勤喜。修轻安定舍则为非时。心若掉举。尔时应修轻安定舍。修择法勤喜。则为非时。俱生无失。不相违故。住正理者。起如理行。不息名勤。即于尔时。弃非理行。平等名舍。又于如理非理行中。舍如持称。进止平等。故舍与勤。更相随顺。起善止恶。行不相违。若于所缘。一取一舍。更相违背。可有此失。由斯类释。经主所难。谓有警觉无警觉性。作意与舍。应互相违。如是善成。于善心品。有二十二。心所俱生。不定地法。所余二种。恶作睡眠。非通三界。及六识身。有漏无漏。非唯不染。亦非唯染。故善心品。非一切时。皆有恶作。但可容有。有时增数。至二十三。言恶作者。悔以恶作为所缘故。立恶作名。如无想定。有说。无相及身念住。有处名身。若尔有缘所未作事心生追悔。应非恶作。不尔。未作亦名作故。如追悔言。我先不作如是事业。是我恶作。然此恶作。通善不善。不通无记。随忧行故。离欲贪者。不成就故。非无记法有如是事。然有追变。我顷何为不消而食。我顷何为不画此壁。如是等类。彼心乃至未触忧根。但是省察未起恶作。若触忧根。便起恶作。尔时恶作。理同忧根。故说恶作。有如是相。谓令心慼。恶作心品。若离忧根。谁令心慼。恶作有四。谓善不善。一一皆依二处起故。若于不善不共心品。有二十种。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六大烦恼地法。二大不善地法。并二不定。谓寻与伺何等名为。不共心品。谓此心品。谁有无明。无有所余。贪随眠等。如不共品邪见见取及戒禁取。俱生亦尔。大地法中。即慧差别。说名为见。故数不增。颂言唯者。是简别义。谓唯见俱。定有二十。表不共品中容有恶作等。谓若恶作是不善者。唯无明俱。非余烦恼。贪慢二种。欣行转故。瞋外门转。行相麁故。非恶作俱。疑不决定。恶作决定。故不俱起。有身见等。欣行转故。极勐利故。恶作不尔。然此恶作。依善恶行事处转故。诸见不尔。故不相应。邪见一分。虽慼行转。而二因故。非恶作俱。是故恶作是不善者。唯无明俱。容在不共。忿等亦尔。于四不善贪瞋慢疑。烦恼心品。有二十一心所俱生。二十如不共。如贪等随一。于前所说。忿等相应随烦恼品。亦二十一心所俱生。二十如不共。加忿等随一。不善恶作相应心品。亦二十一心所俱生。谓即恶作等二十一。若于无记有覆心品。唯有十八心所俱生。谓如不共二十法中。除大不善地法二种。欲界无记有覆心者。谓与萨迦耶见及边执见相应。不增见义。如前应释。于余无记无覆心品。许唯十二心所俱生。谓十大地法。并不定寻伺。有执恶作亦通无记。忧如喜根。非唯有记。此相应品。便有十三心所俱起。睡眠一切不相违故。于诸心品。皆可现行。于善不善无记心品。随何品有。即说此增。随其所应。各增一数。工巧处等诸无记心。似有勇悍。然非称理而起加行。故无有勤。又非染污故无懈怠。无信不信类此应知。已说欲界心所俱生诸品定量。当说上界。颂曰。

 初定除不善  及恶作睡眠
 中定又除寻  上兼除伺等

论曰。初静虑中。于前所说诸心所法。除唯不善恶作睡眠。余皆具有。唯不善者。谓瞋烦恼。及无惭愧。除谄诳憍。所余忿等。余皆有者。如欲界说。中间静虑。除前所除。又更除寻。余皆具有。第二静虑以上乃至无色界中。除前所除。又除伺等。等者显除谄诳。余皆如前具有。以从欲界乃至梵天。皆有王臣众生等别。故有谄诳。上地皆无。如是已说三界所系诸心所法俱生定量。有诸心所。性相似同。难知差别。今随宗义。辩彼难知心所别相。无惭无愧。爱之与敬。别相云何。颂曰。

 无惭愧不重  于罪不见怖
 爱敬谓信惭  唯于欲色有

论曰。无惭无愧差别相者。于诸功德及有德者。无敬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说名无惭。诸功德者。谓尸罗等。有德者谓亲教等。于此二境。无敬无崇。是无惭相。即是敬崇能障碍法。或缘诸德。说为无敬。缘有德者。说为无崇。无所忌难。无所随属。总显前二。或随次第。于所造罪。不见怖畏。说名无愧。诸观行者。所诃厌法。说名为罪。于所诃厌诸罪业中。不见能招此世他世讥毁谪罚非爱难忍异熟果等诸怖畏事。是无愧相。即不忌惮罪业果义。不见怖言。欲显何义。为不见彼怖。为见而不怖。前应显无明。后应显邪见。此言不显见与不见。为无愧体。但显有法是随烦恼能与现行无智邪智为隣近因。说名无愧。此略义者。谓能令心。于德有德无所崇敬。名曰无惭。于罪现行。无所忌惮。名为无愧。有余师说。于诸烦恼。不能厌毁。名曰无惭。于诸恶行。不能厌毁。说为无愧。有说。独处造罪无耻。名曰无惭。若处众中造罪无耻。说为无愧。有说。现起不善心时。于异熟因。无所顾眄。名曰无惭。于异熟果。无所顾眄。说为无愧。诸不善心现在前位。皆于因果。无所顾眄。故一心中二法俱起。由此翻释惭愧异相。若净意乐。为习善人所乐胜业。名有惭者。为得善人所乐胜果。名有愧者。诸有爱乐胜业胜果。必亦怖于恶因苦果。一切善心。现在前位。定于因果。皆无迷惑。由此惭愧。一心并生。故有余师。以如是义。标于心首。说如是言于所造罪。自观无耻。名曰无惭。观他无耻。说为无愧。谓异熟因。当时现起。故名为自。其异熟果。后时方有。故说为他。彼义意言。诸造罪者。意乐不净。于现罪业及当苦果。皆无顾眄。由此已释。经主此中。误取彼情。横申过难。谓设难言。若尔此二。所观不同。云何俱起。已说无惭无愧别相。爱敬别者。爱谓爱乐。体即是信。然爱有二。一有染污。二无染污。有染谓贪。无染谓信。信复有二。一忍许相。二愿乐相。若缘是处。现前忍许。或即于中。亦生愿乐。此中爱者。是第二信。或于因中。亦立果称。前信是爱隣近因故。名爱无失。敬谓敬重。体即是惭。谓如前释大善地法中言。心自在性说为惭者。应知即是此中敬体。然复有言。有所崇重。故名为敬。由此为先。方生惭耻。故敬非惭。彼师应许无惭耻者能起恭敬。以执先起敬时未有惭耻故。应无惭耻者能起恭敬。若谓敬时已有惭耻。则不应说由敬为先方生惭耻。若谓敬时非无惭耻。然敬非惭。此亦非理。言敬非惭。无证因故。非敬为先方生惭耻。勿无惭者能起恭敬。又勿有敬而无惭耻。然复确执敬体非惭。但有虚言。都无实义。故应敬体是惭差别。谓或有惭。名有崇重。此惭差别说名为敬。补特伽罗为境界故。即惭差别。得崇重名。夫崇重者。是心自在。心自在性。已说为惭。谓于心中。有自在力。能自制伏。有所崇重。故说敬体是惭差别。于诸所尊。有所崇重。故名为敬。是境第七。或因第七。由于所尊发随属意。即名为惭。此惭即是有所崇重。故此敬体。是惭差别。义善成就。即由此证。补特伽罗为境信惭。说名爱敬。非谓以法为境起者。故爱与敬。虽大善摄。而不立在无色界中。有余师言。信顺亲密。而无耽染。说名为爱。瞻望所尊。崇重随属。说名为敬有余师说。亲近善士因名为爱。不越彼言因名为敬。复有说者。于和合众。见等皆同。故名为爱。于可尊重。深心恭事。故名为敬。此爱与敬。欲色界有。无色界无。无依处故。如是已说爱敬别相。寻伺憍慢别相云何。颂曰。

 寻伺心麁细  慢对他心举
 憍由染自法  心高无所顾

论曰。寻伺别者。谓心麁细。心之麁性。说名为寻。心之细性。说名为伺。若尔寻伺体不异心。经即就心说二性故。此言非理。由不了达经义意故。经言所有心麁细性名寻伺者。由有此法。心起便麁。此法为寻。由有此法。心起便细。此法名伺。或作异释。故体异心。谓我不言。心之麁性名心麁性。心之细性名心细性。若尔云何。依心麁性。名心麁性。依心细性。名心细性。若尔麁细性相违故。不应寻伺一心俱生。虽一心中二体可得。用增时别。故不相违。如水与酢等分和合。体虽平等。而用有增。麁心品中。寻用增故。伺用被损。有而难觉。细心品中。伺用增故。寻用被损。有而难觉。若谓酢用一切时增故非喻者。此言非理。我不定说。以酢喻寻。伺喻于水。但有用增者即说如酢故。若心品中。寻伺二法随用增者。即说如酢。微便喻水。由是寻伺。虽一心中体俱可得。用时别故。而无一心。即麁即细。如贪痴性。虽并现行。而得说心为有贪行。随何心品。有法用增。由此为门。总摽心品。有说。现见别法所持。令其别法相续变故。心体相续既有麁细。故知别为寻伺所持。有余复言。为立寻伺。为定障故。说寻伺为心麁细性。云何知然。诸圣教内。处处于定立心名故。谓契经中。说四静虑为定根已。复说四静虑。为增上心学。又契经说。依住净戒。修习二法。谓止观已。复说。智者依住净戒。修习心慧。又契经言。离贪欲故。心得解脱。离无明故。慧得解脱。止观是彼亲近对治。故知于定建立心名。谓大仙尊。见有观行者。方欲趣入中间静虑时。有法为障。推求此障。知寻为体。复有观行者。方欲趣入第二静虑时。有法为障。推求此障。知伺为体。既能为障。故知别有。若言烦恼足为定障。何须别立寻伺障者。此言非理。烦恼唯障离染法故。非为定障。云何知然。下地烦恼有虽已断。而上地定不现前故。有虽未断。上地边定。亦现前故。又唯烦恼为定障者。应唯未断能与趣入上地为障。然寻伺等。要现在前。方与趣入上地为障。又契经说。静虑中言。寂静寻伺。离喜断乐。已离贪者。修诸定时。方说寻等寂静离断。故知烦恼外别有寻等障。于染善心。为障别故。不应责言烦恼障定。何须别立寻伺为障。是故所言为立寻伺为定障故。说寻伺为心麁细性。理善成立。定之麁障说名为寻。定之细障说名为伺。由此故说心之麁性。说名为寻。心之细性说名为伺。亦无有失。非于上地定过患中更有如斯麁细名想。故上地定。得一味名。由是彼无中间静虑非上诸地。如初静虑。于一地中。有渐除障。渐得胜定。可立中间。何故不说寻伺自相。如说。受等各别相耶。辩诸法相。有多门故。谓圣教中有约自性辩诸法相。或约相应果因功用及所缘等。且如说言。云何地界。谓坚强性。云何不善。谓与无惭无愧相应。云何三摩地。谓心一境性。云何为触。谓三和合。云何为眼根。谓眼识所依。云何法智。谓于欲界所系诸行。或彼行因。或彼行灭。或彼断道。诸无漏智。如是等门。辩诸法相。皆于正理。无所乖违。是故不应责同受等。诸法性相。最极难知。辩静虑中当更分别。如是已说寻伺别相。慢憍别者。慢谓对他心自举性。称量自他德类胜劣若实不实。心自举恃。[夌*欠]蔑于他。故名为慢。憍谓染着自法为先。令心傲逸。无所顾性。于自勇健财位戒慧族等法中。先起染着。心生傲逸。于诸善本无所顾眄。故名为憍。于诸善本无所顾者。谓由心傲。于诸善业不欣修习。是谓慢憍差别之相。如是已说诸心心所品类不同俱生决定差别之相。然心心所于契经中。随义建立种种名相。今当辩此名义差别。颂曰。

 心意识体一  心心所有依
 有缘有行相  相应义有五

论曰。心意识三。体虽是一。而训词等义类有异。谓集起故名心。思量故名意。了别故名识。或种种义故名为心。即此为他作所依止故名为意。作能依止故名为识。或界处蕴施设差别。或复增长相续业生种子差别。如是等类。义门有异。故心意识。三名所诠。义异体一。如心意识。三名所诠。义异体一。诸心心所名有所依。所缘行相相应亦尔。名义虽殊而体是一。谓心心所。以六内处。为所依故。名有所依。以色等境。为所缘故。名有所缘。即于所缘境品类相中。有能取义。故名有行相。平等俱时与他合故。说名相应。云何平等。五义等故。谓心心所。五义平等。故说相应。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皆平等故。事平等者。一相应中。如心体一。诸心所法各各亦尔。有譬喻者。说唯有心无别心所。心想俱时。行相差别。不可得故。何者行相唯在想有。在识中无。深远推求。唯闻此二名言差别。曾无体义差别可知。又由至教证无心所。如世尊告阿难陀言。若无有识入母胎者。乃至广说。又说。或心或意或识长夜流转。生于地狱。乃至生天。又说。士夫即是六界。所谓地界乃至识界。又说。我今不见一法速疾回转犹如心者。又说。我今不见一法若不修习则不调柔无所堪能犹如心者。又如契经伽他中说。

 心远行独行  无身寐于窟
 能调伏难伏  我说婆罗门

此等诸经皆遮心所。又于心所。多兴诤论。故知离心无别有体。谓执别有心所论者。于心所中。兴多诤论。或说。唯有三大地法。或说有四。或说有十。或说十四。故唯有识随位而流。说有多种心心所别。如甘蔗汁。如倡伎人。故无受等别体可得。心心所法。共一境转。生住灭等。分位是同。善不善等性类无异。体相差别。实难了知。非诸劣智能生胜解。故契经言。心心所法。展转相应。若受若想若思若识。如是等法和杂不离。不可施设差别之相。故应于此发起正勤求生胜解了差别相。诸契经中。处处说有受想思等。识俱生故。不可由不得一类别相便总拨一切圣教真理。纵仁于此识想差别。若得不得。然其想相离于识体。决定别有。我于此二差别相中。分明证得。谓若于彼诸境界中。总了其体。说名为识。别取名相。施设名想。复云何知。此二俱起。非于境界总了体识。无间灭已。别取名相。施设识生即名为想。由阿笈摩及正理故。阿笈摩者。谓契经中。先说识已。后说俱生受想思故。言正理者。谓于眼识所了色中。取相名想。若于后时。想方起者。前色已灭。云何今时有相可取。辩本事品。已遮眼识缘过去境。若言意识能取彼相。理亦不然。经说。眼触所生想故。若谓此如意近行说。此亦非理。意识不从触所生故。犹如眼识。非有诸识三和所生。如何可言识从触起。若彼复执。从意识后方生意地能取相想。此非眼识无间所生。便违所言如意近行。又从身触所生身受。若同彼想不现领纳身所取境。如何现前分明随领顺苦等触。不应许此领纳过去所触境生相分明故。又生次第。理不成故。谓经所说。眼触所生受想及思。三心所法。眼识无间。谁定先生。彼许此三是识差别。故识不可多体俱生。定次第生。无因证故。应说三法谁最初起。虽引至教证唯有心。而于义中无证功力。识于诸处有胜功能。非诸心所。是故偏说。又诸心所无不依心。但说所依能依已显。又心心所。随处随时。用有增微。就增者说。或有心品。识用增强。或受或想或复思等。随一一法用增强位。以此为门。总摽心品。故唯说识。不妨有余。心独行言。为遮心并起。不遮心所。如言人独行。故所引经。无证功力。言于心所有多诤论。故知离心无别体者。此亦不然。皆信有故。谓依理教。诸大论师。皆信离心别有心所。但于多少数增减中。经无定说。故兴诤论。若执受等是心差别。如何即心可名心所。据何定理。说识为心。复以何缘。即名心所。若谓诸识体即是心。受等诸法。是心体类。心相续中。有此法故。名心所者。何故不言所造诸色即是大种体类差别。即于地等相续位中。有此法故。名为所造。此既不尔。彼云何然。离大种外。别有所造。辩本事中已广成立。若责何故知心所法决定离心别有体者。由阿笈摩及正理故。阿笈摩者。如契经言。眼色为缘。生于眼识。三和合触。俱生受想思等心所。如是诸法。是心种类。依止于心。系属于心。故名心所。此俱生言不说无间。但显心所同时而生。俱有因中。当更成立。又不容有心体俱生。故知但说心所俱起。若谓如前所引经说。心心所法。展转相应。若受若想若思若识。如是等法和杂不离。不可施设差别相者。此经意显。心所与心其体无别。此亦非理。寿识煖三。亦同此说。应无别体。不可说言识之与煖其体无别。又和杂言。显有别体。非无别体可说和杂。若唯有识。前识灭已。后识方生。云何可言如是等法和杂不离。若言由此受想思识无间生故名和杂者。此亦不然。理不成故。余契经说俱生言故。或识无间有此法生。容可说言和杂不离。非识无间有受等三俱时而起。如何可说受想思等与识和杂。故彼所执理教相违。又契经言。修观行者。得他心智。能知他心及心所法。而记别言。汝意如是。汝意如此。汝有此寻。汝有此伺。乃至广说。不应即心名为心所。如前已辩。由是等类诸阿笈摩。证知离心别有心所。由正理者。如前所说。谓于眼识所了色中。取相名想。若于后时。想方起者。前色已灭。云何今时有相可取。乃至广说。有余复言。如契经说。

 名映于一切  无有过名者
 由此名一法  皆随自在行

名者即是受相行识。既言一法。故知唯心无别心所。此言非理。以名如色多体成故。如契经言。法有二种。谓名及色。非大种等差别相法一法为性。此亦应尔。有余复言。若心心所。其体各异。于一心品。应有众多。能觉了用。故心所法应不异心。此亦不然。能觉了用。体唯一故。觉了谓慧。非心心所皆慧为体。如何令余非觉了性成觉了体。故无斯过。有余复言。我等现见唯有一识。渐次而转。故知离心。无别心所。此亦非理。受等如心体相分明。现可取故。又心心所。虽体俱生。而其功用。非无先后用增强位。体方可知。如诸大种。此亦应尔。有何定因。唯心心所俱时而起。说名相应。非诸大种。或所造色。由大种等体有增不增故。若尔心所体亦应然。不尔一相体无增故。又契经说。见为根信证智相应。故诸大种。或所造色。无相应义。若言不尔不遮余故。非彼经中说诸色法无相应义。又亦说色有相应故。谓于诤处。说二相应。此言非理。太过失故。如于一分佛说色言。应一切法皆色为体。若言世尊唯说大种所造为色。此亦非理。不遮余故。若谓变坏故名为色。知此色言。已遮余法。此亦非理。唯变坏义。非定知故。若谓经言手等触对故名变坏。唯变碍义。是色非余。此亦非理。不决定故。非彼经中说唯变坏是色非余。又余经中。亦说无色有变碍故。谓契经言。意为可意不可意法之所变碍。故无色法亦应是色。如是经言。了别境界。故名为识。应诸色法亦识为体。若谓不然。曾无说色识为体故。此不应理。如想受等。应成识故。又不遮故。若谓如何无所缘法而得说为了境识者。此亦非理。自计度故。何处经言。无所缘法不能了境。又何处说。色无所缘。是故应唯心心所法。有相应义。同一所依所缘行相时事等故。诸契经中。见心心所有如是义。非大种等。以大种等方处势用各各差别。虽暂和合不相离故假说相应。而非毕竟有相应义。唯心心所。毕竟相应。故相应言。义善成立。有余师说。如一器中煎水涌沸击烂烧动四用差别。俱时有故。知四大种。异体和杂。实有义成。如是众多心心所法。展转相助。虽同一时所依所缘行相相似。而其势用各各差别。无杂乱故。知有别体。如斯论旨诸部极成。皆已共摧唯有心论。故心心所别有义成。

说一切有部顺正理论卷第十一

 

上篇:阿毗达磨顺正理论

下篇: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
佛经咒语文章列表
大藏经·毗昙部目录

普贤行愿品

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佛遗教经

佛垂般涅槃略说教诫经(亦名遗教经) 释迦牟尼佛初转法...

净土十疑论

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

阿毗昙五法行经

阿毗昙五法行经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 苦法黠可苦法黠...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

阿毗达磨藏显宗论卷第一 尊者众贤造 三藏法师玄奘奉 ...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

阿毗达磨俱舍释论序 正教本宗。文唯三藏。梵音所阐。...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磨集异门足论卷第一 尊者舍利子说 三藏法师玄奘...

惟日杂难经

惟日杂难经一卷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初受道遮利菩萨,...

宝王三昧念佛直指

重刻宝王三昧念佛直指序 念佛三昧所以名为宝王者。如...

佛说心明经

佛说心明经一卷 西晋月氏国三藏竺法护译 闻如是: 一...

【注音版】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佛说能净一切眼疾病陀罗尼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宋黄龙国沙门昙无竭译 如是我闻:...

佛说月光菩萨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佛说阎罗王五天使者经 宋沙门慧简译 闻如是: 一时,...

金光明经

金光明经序 真定府十方洪济禅院住持传法慈觉大师宗颐...

华严经旨归

华严经旨归 唐京兆西崇福寺沙门法藏述 夫以。主教圆通...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

有福之人的三要素,也就是仁、智、勇。 第一个要素就是...

欲速脱轮回之苦,莫如持名念佛

念佛求生净土,乃一门圆摄百千法门,非举一废百也。但...

没空的哥哥

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这样去观想才能减少痛苦

佛教导说:要经常思惟,现在我们生存的现实和周围环境...

龙王和他的女儿

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

有病痛的时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问: 有病痛的时候,如何身苦,心不苦? 妙境法师答:...

七佛译经师--鸠摩罗什大师

鸠摩罗什(西元 344-413年),龟兹国人(新疆疏勒),自幼...

提倡以护生和素食代替放生

近两年来,新加坡居士林在佛菩萨圣诞日到来之前总会在...

每天早上盥洗后就做这两件事

若或事务多端,略无闲暇,当于晨朝盥漱毕,有佛则礼佛...

净土法门与诸宗之圆通

学习净土法门的义趣 二十多年来,学教、学戒,讲学、做...

七种不退转之法

古印度时,佛陀与五百位大比丘,在罗阅城迦兰陀竹园弘...

要做正信佛弟子,必须先受三皈依仪式

佛宝是指己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圆满究竟的人。法宝是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