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五蕴明明有,如何照见空

传喜法师  2016/10/23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五蕴明明有,如何照见空

观世音菩萨教导我们:无色受想行识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身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很多初学之人会说,眼耳鼻舌身意、色身香味触法,我样样都有,如何才能照见五蕴皆空?

“色不异空”,诸如我手里的话筒,它是不真实的。话筒由多个零件组成,把话筒拆开,每一个零件便不能再称其为话筒,话筒本身是因缘组合的,是所有部件组合的总称,它需要厂家、设备、生产线、工人的劳动等很多因缘条件,所以“话筒非话筒,是名话筒”。我们看到事物因缘和合的这种属性,便能从对事物实有的执着中解放出来,这就是色不异空。

“受”也如是,受分为觉受和感受两部分。人的身体能够辨识冷暖,就是觉受。人的正常体温在37度左右,当把空调的温度调至10度时,人吹空调的风,就会觉得很凉;调至30度时,人又会觉得热。但是如果一个人高烧42度,再让他感受30度的空调风,他会觉得寒冷。风没有改变,但是在不同条件下,身体的觉受就不一样了。

除了身体的觉受,还有感受,比如微信抢红包,你第一次抢到红包,哪怕只有几毛钱,还是很新鲜很兴奋。但是第二个、第三个红包即使里面钱再多,你的兴奋度跟第一次抢到红包的感受也绝对不同。

所以受是变化的,不是一定的,受即是空。

同样的道理,“想”也不是固定的。人没觉悟时,情绪低落时的想法和高兴之时的想法会完全不同。

比如爬山,走高低不平石子路,脚硌得很痛,走得很辛苦,心里满是抱怨。后来看到老人赤脚在石子上走,老人告诉你脚在石头上走可以按摩全身器官,对身体健康美容都是极好的。想法改变后,再走同样崎岖不平的石子路就感到很享受,因为每走一次都是健身的运动,都是对健康极大的助益,同样走的是一条路,想法不同,心态前后迥异。

一位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做雨伞生意,一个做布鞋生意。老太太不管晴天雨天都愁眉不展,晴天她担心雨伞不好卖,下雨天又担心布鞋卖不出去。后来一位师父开解她:“你要换过来想,下雨天的时候,你就想卖雨伞的女儿生意好;晴天的时候,你就想卖布鞋的女儿生意好。”老太太换个想法后,果然心开意解。

所以想也是随着诸多因素随时变化的,也是不定的,想即是空。

“行”也如是。一次在筹备梵呗音乐会的时候,因为节目总时间超长,导演从专业角度分析,认为会影响受众观感,觉得要删减节目。可是每个节目大家都付出了相当的心力,去掉哪个节目都舍不得,最后经过讨论,我们决定保留所有节目。演出结束后,大家都觉得时间太短暂,意犹未尽。因为佛教音乐会蕴含着正能量,大好时光总是匆匆容易过。

所以时间的长短不是固定的,要根据不同的条件来界定。这代表“行”,行也是空。

五蕴中的“识”也是因缘法。识是眼看到色,耳闻到声,鼻嗅到香,舌尝到味等所领受的分别。就像鼻子闻到檀香味,但鼻子只是一个器官,没有“识”,鼻子也闻不到味道。

人们常说“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菜场味道很杂,但长时间在里面工作的人是闻不到臭味的。人也一样,恋爱初期如胶似漆,在一起时间久了,就越发看到对方的缺陷,开始挑剔吵架,甚至想离婚,但是真的分开一段时间,又会思念对方。所以认为好或不好也是变化的,“识”也是不固定的,所以识不异空。

世人常执着于自己的眼耳鼻舌身意、色声香味触法。只有智慧增长了,认识到原来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照见五蕴皆空,才能跳出生老病死的三界,度一切苦厄。读经千遍,不如解经一字,经典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只有不断地思维、体悟和实践,才能穿越虚妄,看到世界的真相。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传喜法师文章列表

你若执著它,那你的烦恼就来了

《般若心经》讲的是什么?当然讲的是般若了。般若又是...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

金刚经的40句名言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

【佛学漫画】浅谈般若

浅谈般若...

以空性的心态来操作善业

我们一个净土宗的修行者,当然我们希望能够解决生死轮...

别辨心相明去取——圆心之相

若知自性是众生,故愿度脱,自性是佛道,故愿成就,不...

修行是要分别,还是不分别

在修行的时候,我们要问一个问题:到底修行是要去分别...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

觉树根株。教门头首。 此一心法。诸佛成道之本。菩萨悟...

撰集百缘经

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

【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

晚课(暮时课诵)

南无莲池海会佛菩萨(三称) 佛说阿弥陀经 姚秦龟兹三...

龙舒增广净土文

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

「施食」就像家里关着门做慈善

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许多人都有问到,其实施食的前提就...

不发心成佛我们怎报父母恩

一切菩萨都是发了心的、正走在成佛路上的人;已经达成...

不吃肉的原因

我再讲一个为什么不吃肉的原因,科学家已经证明,我们...

传喜法师:念佛有哪些方法,如何念才有功德

问: 念佛有哪些方法?持名念佛怎样才有功德? 传喜法...

【佛教词典】普庄

(1347~1403)明初临济宗杨岐派禅僧。台州(淅江)仙...

【佛教词典】逆观缘起齐识转还

【逆观缘起齐识转还】 p0928   瑜伽九十三卷七页云:...

净界法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第1讲 第2讲 第3讲 第4讲   第1讲 我们从今天起跟大...

念一句佛菩萨名号,功德无量

何以故,诸佛具足万德庄严,诸菩萨六波罗蜜以度无量众...

文珠法师《念佛法门》

今天,我要为各位介绍念佛法门。念是心念、想念、忆念...

用功没巧,只要一门深入

古人讲: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你看今天就是初三了,快...

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第一觉悟:...

佛法中的「勤俭宽和」

我书房墙壁上挂着一副勤俭宽和,是一位出家法师的墨宝...

怎么才能六根互用,把自性光明显现出来

缘见因明,暗成无见;不明自发,则诸暗相永不能昏。根...

婚姻的美满之法

有一个女众结婚十年,她觉得生活一向挺安逸,挺好的,...

此至一门是最为玄妙,惟有初心者难找下手处

沩山祖师曾说 :此至一门是最为玄妙。惟有初心者难找下...

佛陀被谤的因缘

佛陀遭外道奢弥跋毁谤,弟子们不解,为何至尊至贵的佛...

不说最后一句话

有位高傲的富婆,在一家非常昂贵的餐厅里,一直抱怨这...

无药可救的心梗病人为何奇迹生还

当内科住院医师第一年,有一夜,在加护病房值班时,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