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弟子文库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净界法师  2021/05/31  繁体字  大字体  护眼色  听文章

从信仰式念佛提升到智慧引导式的念佛

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把我们念佛的人,大方向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属于事持,一种事相式的念佛;一种是理持,就是他在念佛当中带有理观智慧的引导,这两种。

我们刚开始念佛,一般人在接触净土法门都是先修事持的。事持的特点,就是我们依止一念的信仰,我们刚开始会相信阿弥陀佛的功德是无所不在的,也相信阿弥陀佛他一定可以救拔我们。所以我们的心跟佛号接触的时候,那一念信仰的善念,就创造一种念佛的力量出来。

当然这个时候,内心当中没有观照的智慧。这会产生两种过失:

第一个,我们所念的佛号不得坚固。信仰式的修学,你的心是完全寄托在你一念妄想的情绪上,因为你对妄想没有调伏力,没有调伏力你就只好夹带妄想来念佛。妄想我们前面说过很多次了,它一定会受到感受的牵动,而感受一定受到业力的主导。所以当你的善业起现行的时候,当你身心是安稳状态的时候,你可以把佛号念得不错。但是当你的生命走到罪业现前的时候,走到生命谷底的时候,你的佛号就提不起来了。因为你夹带妄想来念佛,妄想是变化的,所以妄想它会给你一个很高亢情绪的信仰,它也会给你一个很低落的情绪来障碍你。

所以,你刚开始在事持的时候,你会觉得你念佛的功夫有时候好,有时候不好,就落入一种波浪式的不稳定式的念佛。就这样的一个念佛的情况,你一路走过来,走了几年,总觉得修行一直上不了路。这是第一种情况,不得坚固。

第二个,不得圆满。因为你带有感情性的念佛,你有时候是皈依心很强,有时候皈依心很差,因为没有这种善巧智慧的引导,你这个佛号就不能达到波罗蜜。你所念的佛号在本质方面都是生灭性的、有漏的,只有少数偶尔跟道心相应、跟菩提相应、跟净土相应,所以你的佛号质量太差了。

没有波罗蜜的力量,没有智慧引导,就这两种过失,使你的佛号不得坚固,不得圆满。

所以当我们从一种信仰式的念佛,带有感情妄想的念佛,开始提升到一种除了信仰以外多了一分智慧的观照——带有理观性的念佛,这个就是所谓善根式的念佛。善根式的念佛,尽管你是在妄想的当中,但却可以调伏妄想,可以引导妄想,让我们所有的佛号更为坚固,更为圆满。

这种信仰式的念佛跟智慧引导式的念佛,佛陀在经典当中讲了一个譬喻来加以说明。这两者有什么差别呢?

佛陀说:在恒河的一边,有两个牧牛人,他们各自领着一群牛在吃草。时间久了以后,这边的草也吃得差不多了。两个人就商量,我们应该把牛群赶到恒河的另一边去,那边有更加新鲜肥美的草来继续供给牛群。

那么第一个人,他在赶牛冲过恒河的过程当中,没有善巧。他就拿着牛鞭一路地打牛,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用强迫式、信仰式的方式,把牛群给赶过去了。但是,毕竟牛是不会游泳的,所以绝大部分的牛都在过恒河时陷入水中死掉了。只有少数强壮的牛到达了对岸。这是第一种情况。

第二个牧牛人,他有智慧的善巧。他首先在恒河当中找到一个最短的距离,把牛分成三类:强壮的牛、中等的牛跟最虚弱的牛。他把强壮的牛放在前面,稍微用鞭子打一下,这些强壮的牛一下子就冲过恒河。

第二种中等的牛,看到强壮的牛过去,它受到鼓励,一看前面都过去了,它们也就顺势一鼓作气,中等的牛也全部过去了。

这个时候绝大部分的牛都过去了,就在对岸呼喊,那么这些残弱的牛,想想这个输人不输阵,就赶紧提起自己的愿力,最后这些残弱的牛也一鼓作气全部过去了。

佛陀讲这两个譬喻是想说什么事呢?就是说,你在修行过程当中,没有理观的智慧引导,你最后的结果就是事倍功半,你所修的一切不能构成波罗蜜。不能构成波罗蜜就是说什么意思呢?第一个,你所修不能坚固;第二个,所修不能圆满。

所以,当我们慢慢地从一种信仰式、压抑式、强迫性的念佛,提升到一种调伏性的、引导式的念佛,我们应该以佛陀的智慧来善调内心,来增长自己修行的水平。

文库首页全部栏目随机文章收藏分享
净界法师文章列表

净土宗发菩提心十种方法

菩提心的别相有十个。 一念佛重恩故;二念父母恩故;三...

行香子怀净土词

几经劫难,暂得人身,因循自误又半生。荒唐过日,前路...

七十岁的人切勿将念佛当作泛泛悠悠的事

日前陈豫堂来函,言汝父女二人均欲皈依,祈为取法名,...

发五种心决定往生

厌离心:此界八苦交煎,怨家会聚故。 欣慕心:西方万...

印光大师:念佛百问

1、念佛时心多散乱,或说是年龄关系,如年老心散,不...

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

接手书,所言决欲年内往生,此见不可执著。执则成病,...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问: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大安法师答:...

念佛起止仪

一、礼佛三拜 二、念赞佛偈一遍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

佛说无量寿经

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

无量义经

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

【注音版】金光明最胜王经

金光明最胜王经...

因果同时,念佛当下成佛

我们一般讲因果,都是讲异熟的因果,但下一段就讲到因...

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

《大报恩经》里面,善友太子到海中取如意宝,要满众生...

「心与佛合」才是真正的善人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

【推荐】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之耳

【原文】 千般装点,只为半寸之眼。百种音乐,只为一豆...

【佛教词典】说法

日本佛教用语。谓立于路旁对往来行人说法。传说日僧日...

【佛教词典】实有九种

【实有九种】 p1272 此胜论师义。唯识述记五卷七页云:...

如何从外相来推测未来的祸福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

自在观音

住在观音殿的旁边,能够跟观世音菩萨成为邻居,是一种...

心烦时如何调伏心态

每天事务的杂乱有时令人心烦,常会想下一步怎么办?一...

如何看待慈善事业与念佛的关系

在《无量寿经》里面,佛早已对这种问题有个答案。在这...

跳下悬崖找活路

一樵夫上山砍柴不慎跌下山崖,危急之际,他拉住了半山...

佛教是否应该与时俱进,摒弃一些非科学的成分

问: 请你谈一下,在当代自然科学极大发展,人类理性普...

生老病死颂

恩爱萦缠与么来,三缘和合住胞胎。 凿开混沌通身瑕,踏...

三身佛

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

唯识学里的二种色法

在《唯识学》上,色法有二种:一个叫业果色,一个叫定...

六亲眷属指的是哪些人

我们在修学佛法时,常将自己的功德回向他人,而回向的...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